最近,哇哈哈的瓜最大,最甜。到底是宗慶后的“塌墳事件”,還是宗馥莉的“公主復仇記”,或者另有更狗血的劇情,其實和局外人沒啥關系,各種解讀都是表演,沿著劇本既定的脈絡前進著。
14年前,宗慶后和宗馥莉父女參加央視財經頻道陳偉鴻主持的對話節目。陳偉鴻問宗馥莉:“娃哈哈減去宗慶后等于什么?”宗馥莉回答:“等于零”。她解釋說:娃哈哈應該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應該有自己的個性,而不是企業家本身,這是我要改變的。
能在14年前提出如此深謀遠慮的見解,可見大公主不是一般人。我想表達的是:宗大公主的這個觀點對眼下的汽車行業同樣有重要的警示價值。
這就是為啥小米雷軍無緣無故被躺槍了,不嫌事大的看客們已經不滿足宗慶后的塌墳,幻想著能看到更大的瓜。事實上,能看到什么樣的瓜不是事實本身決定的,而是流量背后的推手決定的。宗慶后當推手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妻一女一布鞋”,現在推手換人了,就是另一番景象。所以雷布斯一定會繼續溫文爾雅,鏗鏘有力,因為他的命運還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然,誰的運命也不會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能避免劇情反轉的唯一方式就是自己別當主角,別成天站在聚光燈下,它讓你萬眾矚目,也能讓你臉上的每一條褶子都清晰可見。這就是14年前,宗馥莉說的,企業要做品牌,不能成天做企業家IP。
今天,汽車行業沒幾個做品牌的,大家學蔚來做用戶運營,學理想當微博達人,學余承東喊“遙遙領先”,學雷軍理直氣壯,一本正經炫“車規級紙巾盒”。所謂“人老實話不多”的梗,就是源于米粉對雷總“人老實,話不多”的追捧,因為一系列事件,這句話被演變成了“人老,實話不多”。就像余承東的公開言論:“汽車主動安全是華為發明的”。幾天前,享界的品牌標識發布會上,大嘴當著北汽董事長的面脫口而出,享界的車標肯定不會選豬鼻子標。優秀的企業家IP,要敢于突破禁忌,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只是別人。
當打造企業家IP成為汽車行業共識,當老漢們都擠進直播間,當越來越多的車企弱化品牌建設,全員搞流量的時候,我猜最開心的是新勢力和新新勢力們,就像趙本山的經典小品賣拐三部曲,終于把范偉忽悠瘸了。
流量本身沒錯,但流量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的總結就是反權威,去中心化,打倒專業主義。打造企業家IP的目的是建立權威,但辯證法告訴我們,建立權威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反對權威。這就是新品牌們為啥天天拳打邁巴赫(參數丨圖片),腳踩庫里南。就像最近一汽豐田爆火的一條視頻說的:買車你就記住一句話,他們對標誰,你就買誰,他們吊打誰,你就買誰。這條視頻能出圈或許也是因為黃雀在后的又一次反權威吧。
眼下,汽車企業的研發工程師和設計師們是最彷徨迷茫的時候。我往期的視頻中有不少行業研發大咖們的感慨和無奈,在“聽勸”的指導思想下,研發和設計誰說了算了,用戶說了算,車評人說了算,當然最終是領導們說了算,反正不是工程師說了算。
聽勸是一種姿態,不是真相,真相是打倒專業主義,然后把這些反智的研發成果強加給用戶需求。因為只有打倒專業,才能標新立異,才能攪動流量。專業人士一定不同意普通家用轎車百公里加速搞2.98秒,即便同意了,也會在剎車、輪胎、懸掛、車身剛度上做一致性開發,但打倒專業就可以不管不顧,用戶一腳踹送了命那是駕駛水平的問題。專業人士一定不同意搞什么輪胎提舉,踏雪無痕的奇葩設計,因為保證抓地力是車輛安全的第一要務,但打倒專業就可以標榜自己真的能把邁巴赫摁在地上反復摩擦。消費者那里懂這些,就像范偉一樣,被忽悠瘸了還得感恩戴德趙本山是大善人。
幾天前,聽到一個新的造車理念叫作“衣服論”:過去人們買衣服首先考慮結實不結實,最好能穿三代,現在誰買衣服不是只看款式、顏色,年輕人更喜歡奇裝異服,漏幾個大洞代表時尚和潮流,誰還關心結實不結實。這話說的有道理,但汽車真的是一件衣服嗎?
馬克吐溫在《競選州長》中寫到:“你忠實的朋友——過去是正派人,現在卻成了偽證犯、小偷、盜尸犯、酗酒狂、賄賂犯和訛詐犯。”這才是流量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