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真拉了,這兩天有張照片在網上火了,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上的F35C戰機全都銹得像剛從廢品站撿回來一樣,不是說這是五代機么?按理說機身材料用都是耐腐蝕的,怎么會銹得這么嚴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開始我還以為大家是在鬧著玩呢,畢竟十多架F35C,全都是滿身黃銹,而且按理說機身材料都是耐腐蝕的,不可能會出現滿身銹跡,后來我才知道,機身確實是耐腐蝕的,但架不住最外面那層隱身涂層不爭氣。
別看美軍當年把這隱身涂層吹得天花亂墜,什么"戰場隱形術"、"雷達克星",聽著確實是個好東西。實際上這玩意就是個嬌氣包,比大小姐還難伺候。隱身涂層的附著性極差,涂完之后還必須在封閉恒溫的機庫里慢慢晾干。更要命的是,每次高速飛行時損耗都很特別大,基本上飛一趟就得補一次漆。陸地上的F-22和F-35A還好說,反正有專門的維護機庫,想補就補。但航母上的F-35C就慘了,那茫茫大海上,它上哪找噴漆房去,而且航母甲板上海風呼呼的,鹽霧腐蝕性還特別強,這隱身涂層根本扛不住。
結果就是涂層大片大片地往下掉,露出里面的金屬表面。海上那環境,高鹽高濕,金屬一露出來立馬就開始生銹。時間一長,就成了現在這副破銅爛鐵的樣子。更搞笑的是,同一艘航母上的F18反而沒這么嚴重的銹蝕問題。人家雖然服役的時間長,但人家的保養也比F35C好,這就說明不是環境的鍋,而是美國F35C自己的問題。
美軍對于現狀也是左右為難,畢竟修這些涂層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光材料費就已經是天價了,更不用說還得改造航母機庫,增加專門的噴漆設備、配備專業的技師。這一整套下來,跟買個新飛機差不多。最關鍵的是修好了也沒用,出海一趟回去還得重新修,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
所以美軍現在的態度也無所謂了,就先這么湊合著用吧,反正現在也不打仗,主要就是出去晃悠晃悠,威懾一下。雖然看著不太體面,但好歹也是架戰機不是。
反過來看看咱們的殲35,人家從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海洋環境的特殊性,從殲20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國產隱身涂層明顯更實用,不會出現那種大面積銹蝕的情況。說白了,美軍這就是光想著炫技了,搞了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而中國踏踏實實搞研發,從實際使用情況來考慮反而更靠譜。
所以在我看來,美國F-35C這次大面積銹蝕的情況,也徹底暴露了美軍裝備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一個連基本防腐都搞不定的五代機,還有什么資格談制空權?相比之下,中國軍工的務實路線顯然更有前途,這種踏實做事的態度才是真正的實力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