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臺灣海峽發生激烈對峙,38架大陸戰機深入,統一要來了
一個決定,在很熱的一天做出。出門或不出門,會改變25個人的工作。
陳之漢,人叫他館長。他生氣了。他去國民黨的活動,對著他們說話。他說反對這次罷免,就是挫敗“臺獨”。他還說國民黨自己太“溫吞”,朱立倫在旁邊聽著。
一個做電腦的公司,叫華碩。它的創始人叫童子賢。他不是花蓮人,是臺北的企業家。他去了花蓮的街上。他支持罷免傅崐萁,幫著掃街。很多人不明白,他為什么要做這個事。
“臺獨”這個詞,在這次罷免里一直被說。陳佩琪是柯文哲的妻子。她的話很重。她說,就算柯文哲被戴上手銬腳鐐,到了26號那天,也一定要去投下反對票。
這是一場關于路線的信任投票。
這次投票,不只是在一個地方。有24個國民黨的民意代表要面對這個事情。還有一個新竹市長高虹安。他們都是半年前才選出來的。現在又要投票決定他們是不是要下臺。
罷免有一個門檻。同意罷免的票數,需要達到整個選區有投票權的人數的四分之一。
這個數字是:
百分之二十五。
這個數字很重要。在新北市洪孟楷的選區,這個數字就是:
10萬
在花蓮傅崐萁的選區,這個數字是:
4萬7千
星期六的天氣會很熱。是夏天最熱的時候。民進黨的人宣傳說,同意罷免的人,出門走走去投票。反對罷免的人,待在家里吹空調。他們想讓反對的人覺得麻煩,不想出門。
藍白兩個政黨站在一起了。
他們要催票。國民黨怕在立法機構失去多數。民眾黨怕自己被邊緣化,變成小黨。所以兩邊都在努力,讓自己的支持者出門去投反對票。他們怕支持者因為天氣熱不出門。
日本方面的事情是這樣的。之前,有日本的政治人物公開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很多人都聽過。后來臺灣的媒體報道,日本政府私下告訴自己在臺灣的僑民,發生戰爭需要自己想辦法離開。
這兩個說法放在一起,讓一些民眾產生了疑問。政治人物的承諾,和政府的實際準備,看起來不一樣。
辦一次選舉,或者辦一次罷免,都要花很多錢。有人問,這些錢是哪里來的。這些錢是納稅人的錢。納稅人的錢,是不是可以這樣用,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對普通人的影響,就是星期六那天要做一個決定。要不要出門。出去,就要面對高溫。不出去,就放棄了一次投票的機會。很多人的生活,就是由這樣的選擇組成的。
這是一場內部的政治投票。外面的人也在看。因為投票的理由里,有“臺獨”這樣的議題。其他國家和地區會關注這個結果。他們會用這個結果來判斷臺灣內部的政治風向。
26號那天,票箱會打開。里面的票會被一張一張數出來。同意的算一堆,反對的算一堆。會有一個數字。這個數字決定那25個人的工作還在不在。夏天過完,天氣會變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