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酷暑難當,但絲毫阻擋不了交通建設的步伐。在董梁高速日照段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震耳,1000余名建設者,在鋼筋水泥間揮灑汗水,用堅守詮釋責任,以實干書寫擔當,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7月24日,行走在日照市五蓮縣戶部鄉董梁高速一標段全長817米的潮白河大橋施工現場,機械轟鳴聲擊碎蟬鳴,施工人員頂著烈日,揮汗如雨正加緊建設。105根墩柱矗立在地面上,顯得格外壯觀,目前基礎及下部結構已全部完成。大型架橋機舒展鐵臂,正將箱梁精準吊裝,施工人員系著安全帶在空中加固濕接縫,橋面焊花飛濺,鋼筋綁扎班組彎腰作業,鋪裝施工與護欄底座澆筑同步推進。
在董梁高速二標段松柏鎮白廟村南側的施工高地俯瞰:白廟樞紐的龐大輪廓已然清晰,這里是董梁高速與濰日高速的“握手點”,一座對角雙環變形苜蓿葉樞紐正拔地而起。巨大的橋墩如巨人般列陣,177根樁基已全部深扎大地,穩穩托舉起這座未來車流交織的立體樞紐。施工人員頭頂烈日,汗水浸透了工裝,在密密麻麻的腳手架間精準綁扎鋼筋;大型吊車揮舞巨臂,將預制模板穩穩吊裝就位,混凝土泵車轟鳴著注入“骨架”關節,壓路機在拓寬的路基上來回奔忙,現場一片繁忙有序、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
白廟樞紐立交設計橋梁11座、涵洞17道、天橋1座,目前系梁完成90.38%,蓋梁完成57.27%,挖方完成50%,填方完成71.57%。據了解,該互通樞紐的設置有利于董梁高速與濰日高速交通流之間轉換,對合理組織、引導和疏散高速公路間的交通流起著關鍵作用。
在莒縣閻莊街道尹肖路東側的董梁高速三標段施工現場,一段全厚式路面高韌性抗疲勞瀝青混合料(HRF-13)試驗段攤鋪施工圓滿完成。本次試驗段采用半幅機械化攤鋪工藝,攤鋪全長260米,瀝青層厚度達6厘米。為確保抗疲勞層鋪筑質量達到最優標準,項目提前科學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精確測算配合比等核心技術參數,并嚴格開展工程質量與安全技術交底,為后續全厚式瀝青路面大規模施工筑牢技術根基、夯實質量保障。
全長798米的莒縣沭河大橋,是董梁高速莒縣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在建設過程中,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懸澆箱梁技術,下部結構則以鉆孔灌注樁和柱式橋墩為支撐,展現出“力與美”的工程美學。在施工現場,人頭攢動、機械轟鳴,架橋設備正有條不紊的鋪設預制橋板,施工人員緊張有序的忙碌著,在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順利進行。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莒縣段路基土方完成69%,橋梁樁基礎完成75.4%,墩柱完成81.9%。
董梁高速日照段全長約69公里,雙向四車道,概算投資約111億元。據統計,項目自2023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目前清表已完成99%,路基工程完成54.8%,橋涵工程完成65.7%。已累計完成投資57.23億元,不斷刷新項目“進度條”,跑出建設“加速度”。作為省、市重大交通項目,以“項目提升年”為牽引,日照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深入施工現場,時刻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發揮好協調服務職能,形成工作合力,全力保障董梁高速建設順利推進。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區域崛起的“主動脈”。項目建成通車后,將在日照北部形成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大通道,進一步完善全市路網布局,提高五蓮縣、莒縣東西向的通行能力,加強日照與東部沿海經濟區、西部中原經濟區的聯系,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旅游資源開發和鄉村全面振興等具有重要作用。
來源:日照公路
編輯:張珊
審校:彭婷
值班主任:孫立梅
盡在“日照日報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