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融媒 李偉旗)最近,市區行政大道南側的海棠樹進入盛果期,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成為街頭的亮眼景致。面對這觸手可及的“天然饋贈”,過往市民以欣賞代替采摘,用行動詮釋寶雞人的文明素養。
7月23日傍晚時分,筆者在市區行政大道看到,南側成排的海棠樹上垂下一簇簇海棠果,在夕陽的襯托下分外好看,不少散步的市民被這一景致吸引,或駐足欣賞、或拍照記錄。筆者沿行政大道一路觀察,沒有發現海棠樹被攀折采摘的痕跡。負責清掃該路段的環衛工人說,這條路的海棠樹已掛果多年,幾乎沒見過有人采摘,都是等果子自然熟透了落下來,他們再及時清掃。
筆者從市城市管理執法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在城市道路綠化上,注重選擇兼具生態、景觀與文化價值的鄉土適生樹種,精心選育像枇杷、銀杏、紅葉李、海棠、石榴等果樹型綠化樹種,這些樹種不僅具有良好的遮陰和觀賞效果,其掛果特性也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季相變化。“雖然市區水果樹越來越多,我們卻很少接到有市民采摘果實和毀壞樹木的反映。”該局園林綠化科科長張金環告訴筆者,為確保景觀效果與公共安全,綠化養護部門制定了嚴格的管護規程,定期噴灑符合環保標準的藥劑防治病蟲害,并依據不同樹種特性進行果期管理,對于枇杷、海棠等果實較大且成熟后易脫落的樹種,他們安排人員及時清理落果,以保持路面環境整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