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補查還原真相
精準定性指控犯罪
——最高檢第八評議組在貴州開展出庭支持公訴評議活動
“我之所以殺人,是因為他處處刁難我。”
“這份績效發放方案能夠證實被害人沒有克扣你的獎金,不存在刁難你的情形,你是否認可?”
“在案證據顯示被害人對被告人系正常管理,不存在過錯。”
“鑒于上訴人有雙胞胎哥哥,我們通過筆跡鑒定,證明作案人即本案上訴人。”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評議組來到貴州開展刑事案件出庭支持公訴評議活動,先后對貴州省檢察院,遵義、貴陽、畢節等地檢察機關辦理的普通犯罪、重大犯罪、職務犯罪、經濟犯罪和未成年人檢察等領域的多個刑事案件開展聽庭評議和推門聽庭活動。
在遵義,評議組觀摩了一起由貴州省檢察院辦理的故意殺人二審上訴案。在舉證質證階段,針對上訴人提出“被害人對我故意刁難打壓、存在過錯”的上訴理由,檢察員通過出示自行補充偵查的大量證據,有力證明被害人無過錯。法庭辯論階段,針對量刑爭議焦點,檢察員及時調整答辯策略,精準把控庭審節奏,充分論證上訴人作案手段殘忍、影響惡劣。
“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我認可量刑……”庭審持續三個小時后,上訴人從百般狡辯到真誠悔罪、認可量刑。“謝謝檢察官還我丈夫公道。”庭審結束后,被害人家屬眼含熱淚,在庭外留住檢察員,鞠躬表示感謝。
“本案自行補充偵查力度大、效果好,有利于還原案件事實真相。”“在上訴人有雙胞胎兄弟的情況下,檢察員通過筆跡鑒定,準確核實作案人身份,是本案一大亮點。”“檢察員訊問重點突出,舉證條理清晰,質證及時有力。”在庭審評議環節,評議組對庭前準備、舉證質證及庭審應變等方面給予充分肯定,并從訊問節奏和說理論證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被轉走的錢是哪里來的?轉到了誰的賬戶?這些錢最終用到了哪里?”在貴陽,評議組聽庭評議貴陽市南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盜竊案庭審,公訴人扎實細致的庭前準備和較強的庭審應變能力,同樣贏得了評議組的認可。
起訴書指控,2024年7月至8月間,被告人張某在被害人張某某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網絡貸款平臺備用金、理財產品等共計2.92萬元轉移至自己實際控制的網絡金融賬戶并進行支取消費。
記者注意到,該案偵查機關以張某涉嫌詐騙罪對其刑事拘留,后檢察機關改變定性以涉嫌盜竊罪批準逮捕并提起公訴。
“從犯罪對象上看,被告人的行為侵害的是被害人所有并占有的財產而非網絡貸款平臺占有的財產。從犯罪手段上看,被告人在被害人不知情、無處分意識的情況下,將上述財物轉移。從犯罪后果上看,被害人是張某某而不是網絡貸款平臺……”庭審中,被告人罪名的認定成為焦點。公訴人借助多媒體示證,圍繞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量刑情節進行充分闡述,針對爭議焦點作出精準回應,有力指控犯罪。
“我不知道被害人能否收到我的道歉,我真心想對被害人說一聲對不起。”面對公訴人精準有力的指控,被告人張某在最后陳述環節表示認罪悔罪。合議庭采納公訴意見,當庭宣判,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公訴人準備充分,指控犯罪有力,團隊配合默契,表現出了較高的出庭公訴能力。”“建議對涉案資金性質進一步細化說明。”評議會上,評議組成員為公訴人出庭表現點贊,并提出改進意見。
“出庭支持公訴是檢察機關的標志性職能,大家要有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最高檢第八評議組組長、吉林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曾天在評議時建議,貴州省檢察機關要以庭審評議為契機,深入推進公訴能力建設,加強各類刑事案件庭審規律研究,加強公訴人才培養。
“對評議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照單全收,堅持問題導向,以評議促建設,以整改促提升,進一步強化出庭公訴能力建設,以‘三個善于’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貴州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姜正權表示。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