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人這一輩子,年輕時交朋友講究“熱鬧”,覺得朋友越多越好;可到了老年才明白,圈子不在大,干凈就好,朋友不在多,靠譜才行。
作家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人老了,日子過得是心境,若是身邊圍著些不合適的人,今天惹點是非,明天添點堵,再好的心情也會被攪亂。尤其是這三種人,哪怕平時看著熱絡,也別走得太近,不然真沒好處,別不當回事。
一、總愛搬弄是非的“長舌婦”——老話講“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聽多了閑言碎語,心就亂了
民間常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五個女人一鍋粥。”有些老人,退休后沒事干,就愛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張阿姨的兒媳懶,李大爺的退休金少,誰家孩子離婚了,誰家孫子成績差,說得比當事人還清楚。
你要是跟她們走得近了,今天聽她說“王大媽背后說你壞話”,明天聽她講“趙大爺家藏著私房錢”,心里難免不打鼓。就像樓下的周奶奶,以前總愛跟一群“長舌婦”聊天,后來總疑神疑鬼,覺得誰都對她不懷好意,日子過得提心吊膽。
古人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老年人的日子,本該清凈自在,何必被別人的閑言碎語牽著走?那些愛搬弄是非的人,自己過得不舒坦,也見不得別人舒坦,離遠點,耳根子才清凈,心里才踏實。
二、總想占便宜的“算計精”——俗語說“貪小便宜吃大虧”,跟愛算計的人打交道,遲早吃暗虧
老輩人常說:“親兄弟,明算賬,何況是外人?”有些老人,跟人相處總想著“占點小便宜”,一起買菜讓你多付點錢,借了你的東西不還,甚至連你家的雞蛋、蔬菜都想順手牽羊。
小區里的張大爺就遇見過這樣的“朋友”,兩人一起打麻將,對方總偷偷換牌;一起去公園鍛煉,總讓張大爺帶水買零食,從沒主動付過錢。時間長了,張大爺才明白:“他不是大方,是把我的好當成了理所當然,再處下去,我就是冤大頭。”
《朱子家訓》里說:“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老年人過日子,圖的是舒心,不是算計。跟總想占便宜的人走得近,你掏心掏肺對他,他卻總想著怎么從你身上撈好處,最后不光錢受損失,心里也添堵,不值當。
三、滿身負能量的“怨婦型”——老話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天聽抱怨,日子也會變灰暗
常聽人說:“快樂會傳染,煩惱也會。”有些老人,不管遇到啥事兒都能抱怨幾句,天氣不好罵老天爺,兒女不常來罵不孝,菜價漲了罵商販,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我姥姥以前就愛跟這樣的老太太聊天,回來后總唉聲嘆氣,說“日子沒法過了”“兒女都不貼心”。后來我媽不讓她去了,讓她跟愛跳廣場舞、愛唱紅歌的老人玩,姥姥的心情才慢慢好起來,說:“還是跟愛笑的人在一起舒坦,聽著就高興。”
古人說:“境由心生,相由心轉。”人老了,更該多接觸積極樂觀的人,聽點開心的事,看點美好的景。要是天天跟滿身負能量的人待在一起,他的抱怨會像烏云一樣遮住你的陽光,讓你覺得生活處處是糟心事,何必呢?
人老了,時間寶貴,精力有限,該學會“斷舍離”——遠離搬弄是非的人,守住清凈;遠離愛占便宜的人,守住本分;遠離負能量的人,守住快樂。就像老話講的:“寧與君子爭高下,不與小人論短長。”跟對的人相處,日子才能過得有滋有味,這才是晚年該有的福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