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古村博物館,與回憶里的舊物“隔空對話”,體驗AR拍照打卡......在地處西江之畔的江門鶴山,一場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古村落改造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帶來這些變革的正是來自團廣東省委組織開展的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中的華南理工大學“鶴山語景?村落鄉韻”社會實踐團和廣東文藝職業學院設計與工藝美術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
建立數字保護屏障
喚醒老資源的新活力
走進共和鎮來蘇村,寬闊的村道蜿蜒而入,古宅、老樹、特色民宿相得益彰,處處彰顯著古村的活力與魅力。
來蘇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以鐘姓為主,享有“千年鐘氏古村”的美譽。近年來,依托特色建筑以及豐富的山水林地資源,來蘇村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景區建設,將村內閑置民居盤活成精品民宿;引入總投資超6億元的來蘇山水人家文旅項目,建設集山水田園、茶文化、水資源、古建筑文化為一體的鄉村自然生態景區,每年為村里增收50萬元以上,帶動30多名村民就地就業增收。
來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鐘瑞行告訴南都記者,今年春節期間,來蘇村接待游客超15萬人,但這些游客主要是奔著觀賞來蘇山水人家在春節期間盛開的紫花風鈴木而來的。
事實上,除了來蘇山水人家項目外,來蘇村還有不少旅游資源在等待“激活”,如在鐘氏大宗祠、來蘇舊物館等就存放著不少記錄著來蘇村發展歷程、家訓文化等史物。然而,這些藏著來蘇村深厚文化的景點卻鮮少有外地游客駐足。
為了進一步盤活來蘇村的旅游文化,華南理工大學“鶴山語景?村落鄉韻”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深入來蘇村,通過專業所長為村落文化傳承與產業振興注入科技動能。
在前期調研中,實踐團發現來蘇村目前在硬件改造上已經相對完善了,但在趣味性、互動性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提升。“來到這里以后,我們看到來蘇舊物館里存放著孔雀牌電視機、華南牌縫紉機、舊書物、雞公車、水車等村民們從自家翻出來的傳家寶。我們原本以為這里會有很多的研學活動,沒想到,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來舊物館的游客非常少,而且大多數人不會停留超過五分鐘。”實踐團指導老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巫喜麗向南都記者說道。
于是,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實踐團決定運用技術手段,將這些承載著來蘇村祖祖輩輩集體記憶的舊物搬上云端,在原舊物館的基礎上建成了數字博物館。通過數字博物館,讓“舊物說話”,使其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紐帶。
實踐團打造的數字博物館。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該數字博物館通過3D掃描、全景影像和數字建模技術,將實體博物館1:1還原到線上平臺的虛擬空間。游客可通過手機、電腦或VR設備隨時隨地“云游”博物館,享受沉浸式觀展體驗。
除了打造數字博物館外,實踐團還將鐘氏大宗祠里的家訓匾額圖文信息進行系統采集,建立了一個結構化的家訓語言景觀數據庫,通過數字化手段,為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筑起堅實的數字保護屏障,助力鐘氏家族的精神財富得以永久流傳。
引入AR導視系統
讓靜態展品“活”起來
打開軟件,將攝像頭對準實踐團在來蘇村步道上安裝的光標簽,屏幕上就能清晰地看到AR指示路牌,游客可以邊走邊沉浸式了解來蘇的文化。此外,為了增加體驗感,實踐團還嵌入了一些與當地民俗相關的問答題。
實踐團運用數字技術建設的“來蘇村文旅導視系統”。受訪者供圖
這正是實踐團運用數字技術建設的“來蘇村文旅導視系統”,實踐團成員丁逸凡告訴記者,他們對村內散落的文旅標識進行高清影像采集和結構化標簽處理,構建“語言景觀+數字孿生”活化模式,系統整合碎片化語言景觀,強化文化敘事,推動語言景觀數字活化。
“我們基于數字孿生平臺和結構化標簽數據,開發了AR(增強現實)應用。游客只需用手機掃描實地標識,與之關聯的多媒體解說(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便疊加在現實畫面上,使山泉‘開口說話’、匾額講述家訓、導覽牌即時提供多語種信息,為游客打造身臨其境的深度文化體驗。”丁逸凡介紹道。
除了帶來數字化技術外,實踐團還將成熟的“小小雙語講解員”項目帶到了來蘇村。據介紹,早在兩年前,實踐團已在港頭村、鶴山博物館等文化古村落開展過3期的小小講解員和鄉村美育課程。
實踐團將“小小雙語講解員”項目帶到了來蘇村。受訪者供圖
“我們來村里的第一件事不是急著開課,而是跟著我們的村干部把村頭巷尾走了好幾遍,和村民嘮嗑,挖掘文化資源,整合舞獅、快板等特色民俗文化,整理了十二條家訓的雙語文本,這些素材后面都變成了課堂的活教材。”實踐團成員葛超越說道。
巫喜麗告訴記者,未來,實踐團將持續深化“語言景觀+數字技術”應用,破解傳統村落文化傳承瓶頸,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的“活化樣本”。
將古村文化轉化為視覺語言
開啟智慧鄉村旅游“打卡”新模式
距離來蘇村20多公里外的龍口鎮霄南村也正如火如荼地上演著一場全方位、多維度的智慧鄉村旅游改造工程。
穿過霄南村牌坊,沿著用青磚砌筑的古城墻走進村內,離源賀廣場不遠處,一幅寫著“霄南”二字的墻繪格外吸睛。湊近看,源賀像、燒番塔、當地公祠、建筑、山水景觀等被巧妙地結合了在一起,生動地向游客訴說著霄南的歷史變遷進程。
突擊隊設計的“霄南”墻繪。受訪者供圖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設計與工藝美術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以下簡稱“突擊隊”)指導老師蔡承延告訴記者,這幅墻繪是最近才“上新”的,“前期來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這里已經有一幅‘中國鮮卑’相關的墻繪了,我們就想,是不是也可以專門打造一幅‘霄南’特色墻繪?調研后,我們決定把霄南源氏的歷史故事和當地風景結合起來,打造兼具美學價值與敘事功能的鄉村藝術地標。”
記者了解到,這幅墻繪不僅敘事性強,它還與實踐團設計的“來蘇村文旅導視系統”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掃碼設定好的二維碼,將攝像頭對準墻壁,組成“霄南”二字的元素就會一個個動起來,仿佛歷史人物躍然眼前“講故事”。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設計與工藝美術學院黨總支書記、突擊隊負責人陳少煒介紹,這是突擊隊利用AR技術專門為霄南量身打造的智慧鄉村旅游“打卡”新模式,“我們突擊隊聚焦霄南村獨有的鮮卑文化基因,歷經兩個月技術攻關,成功打造了線上線下聯動的文化體驗系統,其中,線上開發了6大關卡的H5文化探秘導覽,線下鋪設17處AR交互掃描點,旨在通過以游戲化交互、場景化敘事的方式重塑鄉村旅游體驗。”
突擊隊設計的AR交互系統。受訪者供圖
有了AR交互技術的加持,在霄南村游玩,便多了幾分“尋寶”的體驗感,輕輕地動一下手指頭,還能拍出一張“人在景中游”的時尚“大片”。
從靜態保護邁向活態運營
活化打造17大文旅場景
霄南村由霄鄉與南安兩村合并而成,是鮮卑族后裔源氏家族的聚居地,距今已有750余年歷史。2023年,該村入選全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在“百千萬工程”的助力下,如今的霄南村,環村新路平坦潔凈,門樓造型古樸典雅,特色墻繪盡顯鮮卑風情,鄉村風貌不斷換新。
鶴山市龍口鎮黨委委員、團委書記李高東告訴記者,當前,霄南村正在大力挖掘旅游經濟的潛力,“雖然,我們目前在發展旅游產業方面已經打下了一些基礎,但是對一些旅游場地的布置和設計上仍有待提升,希望通過突擊隊的助力,進一步活化霄南村的旅游資源。”李高東說。
陳少煒介紹,突擊隊與霄南村的合作其實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了,截至目前,突擊隊除了完成鄉村壁畫設計及繪制、數字化 AR交互和H5數智文旅設計外,還完成了霄南鮮卑古村民族融合研學動線規劃、導視系統及文創產品設計。“我們團隊通過深度挖掘鮮卑族歷史文化、建筑特色、民俗活動、自然景觀及研學資源,提煉出16套品牌系統設計方案,并開發了超30款SKU文創產品,最終選定1套融合傳統底蘊與現代活力的品牌導視體系及近20款核心文創投入落地實施。”
突擊隊設計的文創產品。受訪者供圖
記者了解到,為了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突擊隊聯合村鎮干部、設計師組建了“霄南文旅‘鮮’鋒隊”,以“民族互嵌式融合古村落”為定位,歷時數月編制完成17大功能片區規劃,為這座古村注入全新文旅動能。
突擊隊指導老師郭青告訴記者,圍繞霄南村正在打造的研學路線,突擊隊規劃了涵蓋“文化展示-體驗-展演”全鏈條場景,其中包括50人民俗射箭體驗區、民族服飾展陳區、8大姓氏湖源文化區、3座百年宗祠活化群落、150人露天文化展演舞臺等。
“我們希望通過專業化空間設計,推動霄南村從靜態保護邁向活態運營,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中的古村落振興提供可復制的‘政校村共建’范本。”郭青說。
突擊隊設計的文旅場景。受訪者供圖
進村體驗AR拍照打卡、射箭,渴了喝口源廣譽甘和茶,餓了可以涮“龍口牛肉”,離開時還能給親朋帶上一些特色文創產品......當前,在突擊隊的助力下,一個有顏又有料的霄南村正在等待著更多人來探尋。
事實上,今年暑假,在南粵大地上,還有很多像華南理工大學“鶴山語景?村落鄉韻”社會實踐團、廣東文藝職業學院設計與工藝美術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等隊伍正在基層一線開展火熱實踐,為助力“百千萬工程”貢獻著青春力量。
記者從團廣東省委處了解到,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于2023年啟動,由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升級而來,每年在高校組建突擊隊,以“縣域+高校”模式,破解基層發展難題,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已入選2025年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清單,今年共有243所省內外高校、中職技工學校,15萬名大學生參與,比去年增加5萬多人。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盧婉珊 葉孜文
出品:南都政務新聞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