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
崇明加冕!
上海首個“國際濕地城市”誕生!
流動的綠意,
是長江口生生不息的生態密碼。
當東灘的飛羽掠過晨光、
當西沙的碧波寫滿四季、
這片被世界認證的濕地仙境,
以生機之筆
勾勒上海最詩意的邊界。
崇明——
一座從濕地中“生長”而出的城市。
從唐初沙洲雛形,
到宋元擴展,明清成島設縣,
演繹著自然與時間的史詩。
如今,
這顆“東海明珠”鑲嵌于金濤碧波。
她的發展史,
就是一部
濕地孕育、人類共生、城市繁榮的傳奇。
走進這座“國際濕地城市”
——崇明,
在每一幀風景里,
讀懂人與自然共寫的壯麗詩篇。
俯瞰崇明東灘,
遼闊灘涂如巨幅畫卷,
萬鳥翔集蔚為壯觀!
這里是全球候鳥的生命驛站;
這里誕生的“東灘模式”——
以濕地修復、互花米草治理為先導,
創新推動社會化保護與自然教育,
已成為世界級的生態修復典范,
為全球濱海濕地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這里記錄到的鳥類多達300種,
每年超百萬只水鳥在此棲息或過境。
你瞧!
萬千羽翼劃破晨霧,
翅尖抖落碎金,
長鳴聲里灘涂蘇醒,
天地交響驟然奏響,
濕地修復的卓越成效在此翱翔。
風卷蘆花成雪浪,
窸窣聲藏起潮汐的呼吸,
蜿蜒根脈緊握灘涂大地的脈動。
這處世界自然遺產,
譜寫著無數生命奇跡。
漫步崇明西沙,
水上森林棧道蜿蜒,
碧波倒映綠意,鷗鷺翩躚。
這里構建的濕地保護
與合理利用雙贏的“崇西模式”,
使得濕地保護與生態旅游和諧共生,
向無數游客展現自然野趣之美。
樹冠俯身吻向清波,
倒影與枝干纏綿共生,
一艘小船緩緩駛過,
碧玉鏡中浮起一座流動森林。
斜陽熔煉金漿傾瀉,
潮痕化作鎏金綬帶,
為歸鳥鋪展流光甬道。
春潮染青萬頃碧浪,
秋風催白蘆穗成雪,
草木以榮枯丈量光陰刻度。
作為上海無可替代的生態戰略空間,
崇明正以
“濕地之城?生態之城?人民之城”為藍圖,
全力踐行“三生共贏”發展理念,
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崇明路徑,
推動濕地、城市與居民共生共榮。
這片被精心守護的濕地仙境,
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樣板,
向世界閃耀著生態文明的未來之光。
記者:陸海華
攝影:陸一、張斌、張天杰、陳婷婷、黎軍、吳雄、袁曉等
視頻:杜燁、顧利娟、黃天奇、郭楊如熠、張永昌
編輯:陸海華
責編:朱競華、柯海昕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