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常住在上海的老北京”,這是我每一期視頻的開場白。我是一位日更短視頻博主,從三年前開始,每天晚上十點前后會發一期視頻,和粉絲分享我最近的生活。但是這句開場白其實不完全正確,我是老北京,九年前搬到上海,但常態是四處出差。嗯,家在上海,人在旅途。
我有個習慣,到一個地方出差,工作完成之后,如果時間允許,我都會再在當地停留三四天,探索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也不會浪費剛倒過來的時差。當然這部分費用需要我自己掏腰包,所以我一般會選擇青年旅舍,一是因為便宜,二是可以在公共區域認識有趣的人。我曾經在赫爾辛基的青旅碰到過一位從未到過中國、但是會說中文的巴基斯坦小伙子:他的中文完全是在網上自學的!在立陶宛維爾紐斯的青旅,我安慰過剛失戀的希臘姑娘;在墨西哥坎昆的公共餐廳,我遇到了后來帶我去看失落的神廟的墨西哥司機;在西藏的青旅,我結識了一起搭車尼泊爾的中國背包客……因為是工作之后入住,所以,有些時候我會西裝筆挺地來到青旅的前臺辦理入住,面對前臺詫異的目光,我總是用那句經典的話為自己開脫“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作為一個“背包客”,我最痛恨的就是托運行李,不光下飛機之后要站在行李轉盤旁邊浪費時間,而且還要承受行李丟失的風險。所以我出差的標配是一只50L的駝包,我會把所有需要的東西背在身上,哪怕是2018年去南極的行程,我也把所有的行李收納在這個背包里。但是因為航空公司不同的政策,有時候,我的背包作為登機行李會超重。記得有一次在法蘭克福,碰到了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登機柜臺員工,她堅持我的登機包的重量要控制在7公斤以下。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會微微一笑,然后打開行李,把厚衣服一件一件地穿在身上,然后往口袋里塞滿充電寶電源線和洗漱包,最后在大家一臉詫異的注視下,帶著符合規定的駝包、滿身的大汗和來之不易的登機牌,離開登機柜臺走向安檢區。
寫這篇文章的間隙,我打開航旅縱橫,我的累計里程停留在了1250091公里。回想起來,這125萬公里的旅行,最危險的一次,應該是2016年8月20日在加拿大班夫,我一個人在山區徒步的時候,碰到了熊媽媽帶著熊寶寶覓食。這也是我在班夫能想到的最危險的情況,如果它認為我會威脅到她的孩子,后果不堪設想。非常幸運的是,熊媽媽認為我是個好人,轉身帶著小熊向反方向繼續吃野果子去了。無獨有偶,2018年10月1日,在俄羅斯堪察加,我又一次在200米的距離看到了一頭棕熊,但是這次的情況沒有那么危險,我參加的是一個安保措施非常完備的旅行團。
大巴擋風玻璃上掛的嬰兒鞋
旅行中除了危險和刺激,也會有感動的瞬間。2017年5月1日,在墨西哥梅里達,我搭乘城際大巴前往奇琴伊察,無意間瞥見司機在擋風玻璃上掛了一只嬰兒鞋。我用西班牙語問司機為什么掛一只鞋在這里,司機驕傲地說,這是他兒子小時候穿過的,現在小家伙已經會叫爸爸了。在那一刻,我看到他眼里的光,也看到了塞滿整個車廂的幸福。
相比于傳統的旅游,我更喜歡帶著自己的駝包,漫無目的地在世界各地瞎轉轉瞎看看,上海話叫“望望野眼”。相比于去名勝古跡和各種景點打卡,我更希望暗戳戳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去體驗當地人的喜怒哀樂。
因為生活,重在體驗。
原標題:《十日談 | 傅大爺:重在體驗》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蔡瑾
約稿編輯:吳南瑤
來源:作者:傅大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