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統戰文化周雖已落幕,然文化周中各類活動的意蘊仍讓人回味悠長。在開幕活動上,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的青年學長們攜手獻上了一曲《長城謠》。這首在戰火中誕生的民族贊歌,如今在新一代海歸演繹中仍熠熠生輝,唱出了海外學子心懷祖國的熱忱,也展現了海歸群體“求同存異”的團隊精神。來看他們的幕后故事→
視頻時長:3分43秒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誕生于1937年抗戰烽火中的《長城謠》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海歸群體再次唱響這首經典歌曲,是想用歌聲架起了一座連接近代留學報國歷史與新時代統戰文化的橋梁,一頭連著過去的歷史記憶和先輩們的奉獻犧牲,另一頭連著當下的和平生活和未來的責任擔當。
現場合唱
本次合唱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海上留聲”合唱團、大曾文化兒童藝術團合作演出,項目啟動以來,面向全體會員開啟團員招募,共收到114位學長報名,并得到了市歐美同學會資深會員、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曹通一學長大力支持,組建評審組對報名人員進行選拔,最后遴選了30余位學長組建起“海上留聲”合唱團。
合唱團團員來自各行各業的留學人員,由市歐美同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周敏領銜,涵蓋高校、醫療機構、金融、法律、外企等20余個行業,充分體現留學人員群體的廣泛參與性。各行各業團員的多聲部合唱,其精髓恰似統戰工作——尊重差異,方能奏響和諧。
合唱結尾
自4月27日項目啟動至7月16日首演,歷時81天。團隊成員年齡跨度大,需要進行充分地統籌協調。節目籌備晝夜兼程,5月中旬開展選拔,自5月20日起,每周至少進行1次排練。無論是烈日高溫還是暴雨如注,合唱團的成員們總是帶著滿腔熱情,利用業余時間,按時趕到場地排練。
到了開幕前的關鍵時刻,為了確保最佳演出效果,團員們紛紛主動放下手頭的工作,參加排練。還有團員主動承擔起額外的服務工作,營造出適宜的排練環境。無數遍的磨合、調整,只為用那胸腔共鳴的磅礴力量,演繹出穿越時空、直抵人心的悲壯與不屈。所有的汗水、嘶啞、疲憊,都在最終的和聲中噴薄而出,熔鑄成了巍巍長城般的聲浪,在觀眾心中激起永不磨滅的民族回響!
開幕活動前,部分合唱團成員與李林會長的合影
演職人員
藝術總監:曹通一
改編、指揮:張洳彬
“海上留聲”合唱團成員:曹馨文、陳鏗、陳一萱、陳曄、崔熠璨、馮君梅、高晗、宮曉昕、郭浩、洪詩薇、賈大帥、李博雄、李笛、李祺、李楊坤、樓絲琪、劉小溪、劉宇心、柳威、孟志豪、平巖、錢涵青、錢江、秦楠、申奧、唐林、田楠、王雪菲、王小丹、王雅萍、王澤林、王悅、吳桐、熊思亮、于潤田、余程、曾梓煜、張豆梓、張頡、張馨文、張巖、趙衍、鄭媛元、周敏、朱文怡
大曾文化兒童藝術團
供稿:市歐美同學會
編輯:張眾鱗
上觀號作者:浦江同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