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的國際形勢總是充滿了復雜又不確定性,那邊俄烏沖突還沒有結束,這邊泰國與柬埔寨又發生了沖突。
這個消息瞬間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兩國在存在主權爭議的邊境直接開火,造成了周邊極度緊張的情緒。
而洪森那句全國人民不要恐慌,更是引起了輿論的話題,那么,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網絡圖片
沖突爆發
此次泰柬邊境爆發軍事沖突,并非突如其來,而是有著明顯的政治前因,沖突的導火索可以追溯至不久前的一次外交丑聞。
柬埔寨前首相、現任參議院主席洪森公開了一段與泰國時任總理佩通坦之間的通話錄音。
這一行為引發泰國政壇震蕩,佩通坦在國內壓力下被迫停職,雖然他在離任前安排了文化部長職位為自己保留政治影響力,但其下臺仍標志著泰國內政的重大變局。
網絡圖片
原本外界一度預計,洪森的操作或許能推動柬泰之間的邊境問題有所緩解,特別是在領導層更替之后,外交關系可能得到修復。
但現實卻是相反的,政權更替沒有帶來和平,而是使得兩國關系陷入更深的敵意與互不信任之中,尤其是在邊界主權問題上,外交博弈迅速升級為軍事對抗。
2025年7月24日清晨7:30,泰國與柬埔寨部隊在存在主權爭議的邊境地區突發武裝沖突。
網絡圖片
據泰方聲明,柬埔寨軍隊首先派遣無人偵察機進入泰方控制區,隨后又調派重武器部隊向泰軍哨位推進并開火,導致一名泰國士兵受傷。
泰方因此展開反擊,并迅速升級行動,出動了F-16戰機對柬方境內兩處軍事設施實施精準打擊,使用了實彈導彈摧毀目標。
柬埔寨方面則堅決否認先開火,稱泰方士兵在無預警情況下越境挑釁,并封鎖了通往塔莫安通寺的通道。
網絡圖片
柬國防部表示,柬軍的所有行動都是“自衛反擊”,并譴責泰方的空襲構成對柬主權的嚴重侵犯。
此次沖突的烈度與行動規模,遠超近年邊境摩擦常見的輕型武器交火,意味著兩國在軍事層面的對抗閾值正在快速拉高。
尤其泰方直接動用空軍主力F-16,標志著戰斗已從傳統地面對峙邁向高烈度、精確化打擊階段,且有進一步升級風險。
網絡圖片
強硬與穩民并行
在軍事沖突激化后,雙方政要迅速做出表態。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第一時間通過社交媒體確認泰軍越境炮擊事實,并表示柬軍“別無選擇,只能反擊”。
他同時呼吁全國民眾保持冷靜,強調大部分地區依舊和平穩定,不要恐慌性搶購糧食、藥品等生活物資,也警告商家不要趁亂抬高物價,以保障國內基本秩序。
泰國方面則由代理總理普坦出面回應,宣稱將根據國際法謹慎處理此事,同時強化邊境安全措施,確保國家利益不受侵犯。
網絡圖片
然而,在強“謹慎”立場的同時,泰國軍方卻以空襲展示出其強硬姿態,兩者間形成顯著反差。
泰國駐柬大使館也發布緊急通知,建議所有在柬泰國公民盡快撤離,以防遭遇戰火波及。
雙方的快速表態顯示,當前局勢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摩擦,而逐步觸及國家治理層面及國際外交空間。
網絡圖片
尤其是泰方的“撤僑建議”與柬方的“民心穩控”措施交織之下,這場沖突已具有跨國影響力,并吸引區域內其他國家的高度關注。
從柏威夏寺到塔莫安通寺
泰柬邊境全長達817公里,自20世紀初以來,邊界劃定始終存在爭議,特別是在法國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地圖版本差異。
使得兩國在特定區域的主權歸屬始終沒有明確共識,這種歷史糾纏為后續多次沖突埋下伏筆。
網絡圖片
柏威夏寺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爭議焦點,于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后,引發了新一輪領土聲索問題。
盡管該寺坐落于柬埔寨境內,但泰國認為通往寺廟的路徑必須從泰國境內進入。
雙方圍繞寺廟周邊4.6平方公里區域的控制權反復拉鋸,甚至引發過數次火力交鋒。
另一處敏感地帶莫安通寺則位于更南段的邊界線,戰略位置重要。
網絡圖片
近年來,隨著泰柬兩國在該區域建設邊境哨所并調動部隊,摩擦日漸頻繁,成為繼柏威夏寺后又一沖突高發點。
本次交火涉及上述兩個地區的延伸爭議區域,泰方指控柬軍越線修筑工事,柬方則稱泰方非法設障,拒絕撤離爭議帶內軍力。
此次沖突不僅再次點燃兩國歷史恩怨,也引發國際社會對地區安全的高度關注。
網絡圖片
從軍事行動強度來看,當前局勢已遠遠超過2011年雙方在柏威夏寺爆發的那場持續一周的炮戰。
當年沖突造成十余人死亡、數萬人疏散,本輪交火不僅涉及常規火力,還升級至空軍力量使用,說明戰事烈度更高、范圍更廣,且存在持續升級的風險。
就有人問了,誰更有勝算?
網絡圖片
誰更有勝算?
從軍事實力和裝備構成分析,泰國在總體戰力上具有顯著優勢,泰國國防預算在2025年達到約70億美元,維持一支常備軍超過36萬人。
其空軍擁有約60架F-16、JAS-39等主力戰機,并配備精確制導導彈系統,具備本土制空權與跨境打擊能力。
泰國海軍雖在本輪沖突未直接介入,但仍具備1艘輕型航空母艦“查克里·納呂貝”號以及多艘快速攻擊艦,能夠控制暹羅灣等周邊水域。
網絡圖片
此外,泰國陸軍裝備有大量M60A3、VT-4主戰坦克和155毫米自走炮,能夠實施快速部署與合圍。
反觀柬埔寨,其2025年國防預算僅約8億美元,軍隊總數不足12萬人,裝備方面依賴于老舊的俄式與中國制裝備,主戰坦克以T-55為主,火炮和步兵戰車多數為冷戰時代型號。
空軍方面幾乎無現代戰斗機,僅保有部分教練機和運輸機,尚未形成有效空中戰力,柬國無海軍,僅有部分江河巡邏艇用于內水防御。
網絡圖片
雖然在以往局部交火中柬方因地形熟悉和防御布置,曾在特定條件下取得一定戰術勝利(如重炮對峙壓制對方火力點)。
但面對泰國此番使用空軍主力的高烈度作戰手段,柬軍顯然處于壓制狀態,其防空系統以便攜式導彈為主,難以有效攔截F-16級別的高速戰機與遠程導彈。
綜合而言,若沖突擴大為大規模作戰,泰國具備明顯的優勢火力投送能力和戰略縱深,而柬埔寨更多依賴地面韌性與地理熟悉度抵御推進。
洪森
這種不對稱態勢對區域局勢穩定構成現實挑戰。
后續走向
當前沖突發生后已超過48小時,前線地區的交火并未完全停歇,盡管戰斗主要集中在兩處特定爭議區域。
但周邊村鎮已開始出現大規模人口流動,雙方部隊依然處于高度戒備狀態。柬方調集后備兵力加強塔莫安通寺附近的陣地建設。
洪森
泰國則在邊境城市武里喃和烏汶加強空軍部署,顯示出沖突未有緩和跡象,局勢繼續處于緊張臨界點。
戰火雖未蔓延為大規模沖突,但已觸及兩國軍事與政治的多重敏感神經。
和平窗口尚未關閉,但正逐步收窄,若缺乏有效干預,局勢走向失控的可能性正逐日上升。
洪森
結語
泰柬之間的軍事沖突,表面上圍繞邊境線與歷史遺留的寺廟主權展開,但其根源并非單一的地理爭端。
更深層地反映出兩國之間長期缺乏互信的安全機制與脆弱的政治互動模式,泰柬邊境,不應成為火力試煉場,更應是區域和平機制能否發揮作用的試金石。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央視新聞2025-07-24泰國與柬埔寨在兩國邊境地區發生交火
每日經濟新聞2025-07-24突發!泰國與柬埔寨在邊境地區交火!發生了什么?
人民日報2025-07-24柬埔寨首相:泰軍武力挑釁,不得不以武力予以回應
鳳凰衛視2025-07-24泰柬兩國突發交火,泰方出動F-16戰機,柬埔寨領導人:只能以武力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