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我國攔截外機的 “常客”,殲-16 絕對算一個。你可能會納悶,明明有更先進的殲- 20,為啥總讓這位 “老伙計” 沖在前頭?其實這里面的門道,可比單純比誰的戰機更厲害要深多了。
外國軍機總愛貼著我國領空 “晃悠”,說白了,就是想試探咱們的反應。這種時候,派殲-16 出場最劃算。它每小時的飛行成本只有殲-20 的三分之一,維護起來也省事,周期比殲-20 短一半。一年下來,光是應對2000 多次攔截任務,省下的錢就夠再裝備一個飛行團了,這筆賬誰都算得清。
更重要的是,殲-16 幾乎全身上下都是 “自家貨”,發動機、雷達啥的,根本不怕被人 “卡脖子”。真要是遇上高強度的對抗,它經得住消耗。可殲-20 就不一樣了,每次上天都跟燒錢似的,那身隱身涂層金貴得很,蹭掉一小塊,修補費都能買輛豪車,實在經不起天天這么折騰。
到了攔截場景,殲-16 的優勢更明顯。它的雷達一發現外機,就能掛滿導彈沖過去,機翼下的霹靂-12 和霹靂-15 明晃晃地亮出來,再加上飛行員 “貼臉” 飛行的動作,就跟在空中舉著警告牌似的,這種視覺上的威懾力,比啥都管用。
去年東海那次對峙,美軍的EP-3E偵察機被兩架殲-16 的尾流攪得搖搖晃晃,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掉頭跑。真要論空中 “貼身肉搏”,殲-16 的本事更讓人佩服。它繼承了蘇-27 家族的 “側衛” 血統,天生就是空中的 “體操高手”,“眼鏡蛇機動”“甩尾急轉” 這些高難度動作信手拈來,就算是美軍的 F-15,在近距離纏斗時也得讓它三分。
今年南海的驚險攔截中,殲-16雙機用 “桶滾” 動作卡住了外機的航線,把距離壓到50米以內,最后突然亮出導彈艙,嚇得對方雷達警報響個不停,立馬認慫撤離。殲-20 雖然最快速度更快,但為了隱身設計犧牲了一些氣動外形,做劇烈動作容易損傷蒙皮,就好比穿著高級西裝去打架,就算贏了也得心疼半天。
說到底,這兩款戰機的定位本來就不一樣。殲-20 就像藏在暗處的狙擊手,專搞高端獵殺。去年美軍的F-35在東海遇上殲-20,雷達還沒發現呢,就被鎖定了,這實力可不是吹的。
而殲-16 更像街頭的巡警,雙座設計讓后艙人員能專心操作雷達、拍攝證據、喊話警告,前座飛行員只管咬住對手。兩個人配合著 “抓小偷”,可比殲-20 單打獨斗從容多了。
所以,不是殲-20 不夠強,而是攔截外機這種活兒,殲-16 確實更合適。等真要對付那些隱身戰機或者執行 “踹門” 突擊任務,殲-20 肯定會雷霆出擊。但日常應對這些 “試探”,皮實耐造、威懾力又直接的殲-16,才是讓對手看清底線又占不到便宜的最佳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