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考得好不如選的好
674 分的河南高分考生,放著眾人艷羨的 985 橄欖枝不接,偏選了所成立不足三年的新大學,網友罵聲一片,說這是 “腦子進水” 的糊涂賬。
只因它是民營企業家曹德旺建立的第一所大學,甚至早在建造之初就放出了話,要對標美國斯坦福,因此眾多網友都對這所大學的含金量表示質疑,但小喬同學并不覺自己的選擇錯了!
674 分,超一本線百多分的成績,足夠叩開不少 985 的大門,可河南考生小喬的選擇,卻讓評論區成了戰場。
而這就是大家對福耀科技大學的認識,當初曹德旺砸百億建校時,說要對標美國斯坦福,就有很多人覺得是天方夜譚。
連校長王樹國 —— 這位曾掌舵頂尖雙一流的學者,剛接下聘書時都被潑過冷水,畢竟一個新學校的建立,往往會面臨著很多難題。
比如資金鏈會不會斷?文憑社會認不認?返聘的老教授能不能跟上新節奏?這些都是網友和考生最在意的問題之一。
但這些問題在教育界看來,似乎都不算什么問題,否則這所福耀科技大學,也不能成立,最次也有曹德旺的企業兜底。
小喬填報志愿時,也曾對著浙江大學的分數線嘆氣,心儀的專業分數不夠,去了只能服從調劑,學不喜歡的專業,這讓他猶豫了很久。
直到王樹國校長的宣講會,才讓他下定了決心,因為校長沒講虛頭巴腦的口號,只說這里 6 位老師帶 1 個學生,百億資金砸在實驗室上,本碩博連讀不用愁,學費也只有普通公辦大學的水平。
而學校對學生的 “大方” 不止于此,“卓越生源計劃” 更是精準擊中優等生的心,競賽獲獎的學生能拿入學獎學金,最高 5 萬。
學校年度 8 億預算,分到每個學生頭上的資源,比斯坦福、麻省理工的同類專業還多,實驗室 24 小時開放,設備都是頂配,這在老牌名校里都少見。
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去處,正如這位網友所說的那樣,小喬同學他們作為福耀科技大學的第一屆學生,不管怎么樣都會受到重視。
畢竟福耀大學不會自己砸招牌,反而需要培養出一些好苗子當榜樣,至于就業崗位,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曹德旺的企業就足夠提供了。
而且8 年本碩博一貫制不是噱頭。學生不用為考研考博反復刷題,從大一起就能跟著導師泡實驗室,這種連貫性,讓科研思維能持續生長。
師資陣容拿出來能嚇一跳,15 位院士坐陣,超七成老師有海外頂尖高校經歷,學生有問題隨時找導師,不用排到下周的辦公室預約。
國際資源更是讓人眼紅,和海外名校搞聯合培養,出國深造不用愁學費,學分直接認,這種眼界,可不是死啃書本能比的。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網友認為,小喬的這個選擇是錯誤的,畢竟在河南高考上考出一個高分可不容易,如果畢業后找不到好歸宿,那后悔都來不及,但小喬本人似乎不這樣想。
面對鋪天蓋地的“腦子進水”“浪費分數”的嘲諷,小喬沒有絲毫慌亂,畢竟“6位老師帶1個學生,本碩博8年不用考,實驗室24小時隨便進。”
這些都不是空頭支票,浙大雖然也很好,但他夠不到想去的專業,與其在名校讀不喜歡的專業,不如來這里做自己熱愛的事。
至于網友說他是小白鼠的質疑,小喬也不否認,但是在他看來, 實驗的同時,也有著崛起的機會,在這個社會,第一個嘗到甜頭的,誰不是小白鼠呢?
他的父母也算了筆賬:學費5400,獎學金覆蓋生活費,8年讀完博士不用愁升學,不管怎么算,選擇福耀科技大學,都比去另一所名牌大學,讀一個不喜歡的專業強。
從網友嘲諷 “腦子進水” 到權威榜單力挺,674 分考生的選擇背后,藏著教育突圍的密碼,資源傾斜讓普通學生能觸碰頂尖科研。
在爭議聲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所新大學的崛起,更是教育多元發展的可能,當更多人敢跳出慣性選擇,當新事物能獲得生長空間,教育的未來才會更有活力,時間會證明,開拓者的每一步都算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