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長圖,可以點一下查看
——
沒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時,
不要理解為個體的懶惰,
你只是碰上了一個相對艱難的時期。
不要著急,
緩緩地等待想要做事的沖動出現,
然后繼續出發。by 魯豫
——
我這點做得很好,就是在狀態一般時,在連續要幾天什么都不想做時,不會焦慮,不會著急。
比如,我原本計劃在7月中旬上線新一期的創造營,但此刻沒有特別期待馬上開始。
對我來說,「任何沒有強烈期待、沒有自然想做的事情,我都會允許自己放一放。」
過去我經歷過很多次,只要不逼迫自己,過一段時間后,我的內心往往會涌現出強烈的期待,積極去做,甚至能更有激情。
反之,如果強迫自己去做,結果常常會帶來消耗和內耗。
我很喜歡這種沒有壓力、沒有抗拒的做事方式。沒有逼迫,也就沒有內耗,反而能走得更遠。
追求這種“自然而然”的方式,信賴自己的真實感受。你不需要“應該”去做某件事,而是讓自己在真正需要時,才去行動。
強迫自己反而會帶來抗拒和內耗——這份內耗,往往來自我們自己,而不是外界的壓力。
——
安靜是一種力量。
簡單也是。敏感也是。孤獨也是。內向也是。
只要能夠面對自己的內心。
在夏天的午后,看得見無數的樹葉在清風里跳舞。在冬天的深夜,聽得見雪落的聲音。
推薦閱讀:
碌碌而有為
——
“人們覺得歷史的創造者就是英雄、帝王和知識精英,這種史學觀灌輸給普通人的就是:
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是要出人頭地,要做人上人,不然就是虛度一生。內卷、雞娃、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高等問題,都和這個有關。你怎么能碌碌無為地過一生?”
他新書最終選了“碌碌有為”這四個字,是編輯起的,英文名是Amazing everyday successes, 「日常的勝利」,王笛很喜歡這個題目,他覺得碌碌也是一種有為。時代面前,普通人的反抗就是每日吃一杯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