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9時,信陽華信圣德康復醫院三樓康復大廳里,酸梅湯的酸甜香氣驅散了夏日的燥熱。一場由醫院用心籌備的“酷暑送清涼,溫暖患者心”活動正在這里舉行。院長徐文華與醫護人員一同為患者及家屬遞上解暑的酸梅湯,以細微之舉傳遞醫者溫情,讓“人文關懷”成為醫院康復服務最暖的底色。
暑氣再盛,總有關愛先行。醫院中醫科按照傳統配方細心搭配,慢慢熬制的酸梅湯,用傳統智慧為住院患者及家屬驅散暑熱,增添舒心。活動現場,不銹鋼保溫桶整齊排列,揭開蓋子,橙黃色的酸梅湯清亮誘人。醫護人員提前調試好溫度,確保飲品適口。他們穿梭在患者之間,一杯杯酸梅湯,讓整個大廳暖意融融。
夏季高溫易導致患者煩躁、體能消耗快,醫院特意選用烏梅、山楂、甘草、橘皮、玫瑰茄、烏棗等中藥材,按中醫古方熬制酸梅湯,既符合“清熱生津”的養生需求,也避免了過甜過涼對患者腸胃的刺激。從遞湯時的微笑,到為行動不便患者端湯到床旁的細致,一個個細節串聯起醫患間的理解與支持。
這場看似簡單的活動,其實是信陽華信圣德康復醫院“以患者為中心”最實在的模樣——它不只是盯著病情的好轉,更把關懷藏進了飲食的溫度里、日常的問候中、環境的舒適度里。就像一位老患者說的:“在這里康復,不光身體的病在好,心里的那點不安也慢慢沒了。”而這份安心,正是醫院把溫暖藏進日常的堅守,讓每一段康復之路,都有溫柔相伴。
鏈接:為什么是酸梅湯?中醫解暑有講究。
夏季高溫易導致“耗氣傷津”,出現口渴、乏力、心煩等不適。
-烏梅:斂汗生津,緩解夏季多汗口渴;
-山楂:消食化積,搭配暑日飲食更易消化;
-甘草:調和諸味,兼顧健脾益氣。......
由小火慢熬出的酸梅湯,湯汁酸甜適口,冰鎮后飲用,既能快速解暑降溫,又符合中醫“夏季養生、清熱生津”的理念,是酷暑里的“天然解暑良方”。
① 酸梅湯為冰鎮飲品,脾胃虛寒者建議放置5-10分鐘溫飲,避免過涼刺激;
② 老人、兒童及特殊體質者請酌情飲用為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