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2025年7月25日——農(nóng)歷閏六月初一。這日子可不尋常,剛過大暑第三天,也是入伏第五天,白天長,汗流多,人越發(fā)覺得時光像盆熱湯,只想在家納涼、靜品時令。更巧的是,今年多了一個“閏六月”。
中國農(nóng)歷是“陰陽合歷”,每十九年就有七個閏月,為的是調(diào)和天時,不讓季節(jié)和月令脫了軌。閏六月,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天賜多余”。在這樣的年份里,老人總會在耳邊叮嚀:“閏六月,田里多一場雨,小日子也寬裕。”古時鄉(xiāng)村流傳一句老話:“怕閏五月,喜閏六月。”意思是五月閏月,或多或少添亂,而六月閏月則有人間好兆頭,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詩人白居易在閏月時感嘆:“今年閏月舊年來”,多一月也多點溫存。秦時的《大戴禮記》記載:“閏以補歷,亦以厚民。”閏月,是中國人大氣寬厚的樸實心腸,是順天應時的小聰明。古人愛惜閏月,就像咱們?nèi)缃裾湎Ъ倨冢衙恳蝗斩歼^得有滋有味。
民間還傳說“閏六月生人命長久”,娶親嫁女要避開閏月,但給孩子添衣、種菜、儲糧,最宜在閏月。中原不少地方,閏六月這天還要給家中長輩敬壽飯,取其“加壽”之意。有人家會把閏月腌的咸菜分送左鄰右舍,圖的是個好彩頭。
在閏六月初一這天,將符合節(jié)令、寓意吉祥的“福壽菜”端上飯桌,是許多家庭的老傳統(tǒng)。說道“福壽菜”,大多有講究:顏色青綠、形狀圓潤、寓意連綿,最好還能順應時令,應景又應情。
吉祥六道“福壽菜”:人間煙火里的深意與做法
一、壽面(長壽線)
代表意義:
壽面是每逢壽誕、吉日都少不了的主角。長長的面條,象征延年益壽、順心順意。古人講“吃壽面,走百年路”,就是希望家人平安長久。
營養(yǎng)與做法:
面條筋道,入口柔滑,不油不膩,比江南一碗水面更純樸。在炎熱夏日,可做成“涼拌壽面”。
簡易家常做法:
水開下面條煮熟,撈出過冷水,撒上醬油、香油、蔥花、黃瓜絲,拌勻即可。筋道清爽,象征夏日的綿長和細水長流的生活。
二、豆腐(太平有余)
代表意義:
豆腐潔白如玉,象征純凈太平、生生不息。明清文人尤愛以豆腐為吉菜,蘇軾還寫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豆腐”。祈盼安穩(wěn)歲月,就少不了一盤豆腐菜。
營養(yǎng)與做法:
豆香濃郁,入口綿軟,易于消化。夏天可選擇清湯豆腐、家常小煮。
家常做法:
豆腐切塊,熱鍋冷油,加入豆腐煎至微黃,撒上鹽、蔥花,再倒入少許清水,燉上三五分鐘,起鍋前點些香醋。清新淡雅,口味爽滑,守住一份家的恬淡。
三、苦瓜(除煩養(yǎng)心)
代表意義:
苦瓜雖苦,卻清心消暑。自古有“吃苦即得福”,寓意把所有的煩惱和病氣都留在這碗中,家人能安然度夏,往后的日子只剩甘甜。
營養(yǎng)與做法:
苦瓜翠綠如玉,清新脫俗,帶著一絲北方夏天的清涼。
家常做法:
苦瓜洗凈切片,開水焯一焯,撈出瀝干,用蒜末、蠔油、生抽、幾滴香油拌勻。一口下去,淡淡的苦,也是閏六月的福。
四、茄子(紫氣東來)
代表意義:
茄子紫中帶光,古人稱其為“紫云菜”。紫色是祥瑞吉色,意味著紫氣東來,好運連連。尤其在夏末初秋交接之際,最宜享用。
營養(yǎng)與做法:
綿軟細膩,入味吸汁,吸一口熱湯,滿口香濃。茄子的多種家常做法,怎么吃都不膩。
家常做法:
茄子切大片,蒸10分鐘,取出撕條,撒蒜末,淋熱油、生抽、陳醋拌勻。涼拌茄子柔軟入味,還帶點兒家的溫馨。
五、冬瓜(清涼消夏)
代表意義:
冬瓜素有“夏日吉瓜”之稱。因其體態(tài)圓正、瓤白如玉,寓意家業(yè)豐盈、清涼順意。據(jù)說在夏末的閏六月吃冬瓜,能帶來家運平順,不懼暑熱。
營養(yǎng)與做法:
冬瓜水分充足,口感清淡爽滑,每一口都像一陣夏日微風。
家常做法:
冬瓜去皮切片、加蝦皮一起煮湯。蔥花、鹽調(diào)味,起鍋前撒點香菜。簡簡單單,卻有家的甘甜。
六、蓮藕(連年有余)
代表意義:
蓮藕一節(jié)節(jié)不斷,寓意“連連不斷,歲歲有余”。古代文人逢夏日必“食藕祝福”,希望家人團圓,諸事順心。
營養(yǎng)與做法:
蓮藕口感脆嫩,水分豐盈。尤適合做成小菜清拌,最能消暑。
家常做法:
蓮藕切薄片,熱水焯熟,沖冷水瀝干,加白醋、糖、鹽和香油拌勻,清爽脆嫩,一口一個,家和萬事興。
“3吃”與“2不做”:民俗宜忌里的生活智慧
三吃
一吃“冷食”:夏天閏月,天氣炎熱,辦公室、家中常備小涼菜。民間信俗認為,閏六月多吃冷面、小拌菜,能給身體降降溫,也為煩躁的生活添些清新。
二吃“節(jié)令瓜果”:閏六月初一,家家都愛買些現(xiàn)摘瓜果。西瓜、甜瓜、黃瓜端上桌,既消暑,也寓意“瓜果連連,日子豐收”。有老人說:“閏月吃瓜,福氣頂呱呱。”
三吃“腌菜曬干貨”:這個季節(jié)的蔬菜最為鮮美,腌上一壇辣椒、曬些豇豆、豆角干,家里一年添了存糧,也象征著日子有備無患。民諺講:“閏六月腌辣椒,來年賬房有余糧。”
兩不做
一不“搬家嫁娶”:老傳統(tǒng)忌在閏六月初一搬家、結婚。古人認為閏月雖是好兆頭,卻不宜大動干戈。老人們更信“喜事非閏月,熱鬧莫入門”,冀望靜守時光為妙。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必逞強,那點儀式感留待更穩(wěn)妥的日子。
二不“浪費糧食”:一年兩六月,豐收也要惜福。老人總說“閏月米要省著吃”,始終懷著敬畏,自古至今,節(jié)儉才是攢家底的智慧。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更要把惜物當成美德,別因一時嘴饞讓碗里成了“冤大頭”。
這些習俗,說到底是人與自然的溫和對話。吃冷食防暑,是順應時節(jié)的實用法寶;腌辣椒、曬干貨,是勤儉持家的樸實思路;而不行大事、惜物節(jié)糧,則是中國人歷經(jīng)風雨后悟出的安身立命之道。文化的傳承,不是鐵板一塊,而是代代老人們用故事和飯菜慢慢聊下來的。
好時節(jié)會移步換景,好祝福卻代代相傳。2025年7月25日,在夕陽漸落的傍晚,閏六月初一的飯桌前一家人并肩而坐。孩子捧著蓮藕,老人夾一筷壽面,父母絮叨著“吃豆腐清清白白,苦瓜去火壓壓心”,笑聲從廚房溢到院子。有人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可我們都知道,只要一家人還能坐下吃飯,那些“多余”的日子,便成了無價的時光。
身為中國人,無論南北,都有一種對時令的執(zhí)念,一桌菜,一群人,就是最熱烈的生活場面。閏六月初一,端上福壽菜,是祝愿更是傳承。“人間煙火氣,最撫平凡心”,在時間的長河里,愿你我都能在平淡中尋到幸福的味道,在瑣碎中守住生活的溫度。
不妨今天就約家人圍桌而坐,把六道吉祥菜做起來,讓飯菜飄香,為生活加點福氣和順意。你家里還有哪些特有的節(jié)令飲食呢?閏六月,有沒有屬于你們家的獨特祝福?歡迎留言和我分享,讓咱們的餐桌故事越說越香。
“歲月有余,才知生活可貴;飯桌有情,便覺人間至暖。”
每一個能與家人分享的時令,都是生命里最好的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