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初,我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順利發展,松花江下游兩岸的湯原游擊根據地與鄰近的依蘭、勃利、樺川、富錦、寶清、綏濱、蘿北抗日游擊區連成了一片。在這遼闊的土地上,東北抗聯六軍及其兄弟部隊約2萬余名指戰員,與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同仇敵愾,進行著轟轟烈烈的抗日游擊戰爭,猛烈地沖擊著日偽的反動統治。
西征前夕
為打破日本關東軍由南向北對我抗日軍隊和游擊區有計劃的大舉進攻,妄圖最后實現在三江平原全殲我軍的陰謀,我抗聯六軍在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和聯軍總司令部的領導下,確定了積極進攻的策略。
1937年2月2日,六軍軍部在湯原境內,由軍部秘書長李德言(黃吟秋)主持召開了軍政擴大會議,討論抗聯六軍面長李德言(黃吟秋)主持召開了軍政擴大會議,討論抗聯六軍面
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出席會議的有: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書記馮仲云、代理軍長戴鴻賓、軍參謀長馮治綱、軍副官長夏振華、三師政治部主任周云峰、四師政治部主任吳玉光、軍部宣傳科長徐文彬、軍部保安團長李鳳林、一師三團團長王居選、三軍特邀代表蘭志淵、下江特委書記白江緒等12人。這次會議是抗聯六軍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
馮仲云同志代表北滿臨時省委和聯軍總司令部宣布,任命戴鴻賓為六軍軍長,蘭志淵為六軍政治部主任。并決定:今后六軍凡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必須以軍長、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為核心,共同研究決定。會上大家總結了去年秋、冬季反討伐的經驗教訓及其以后的軍事活動計劃,確定了
六軍今后的主要任務是西征,開辟小興安嶺西部的抗日游擊區。
會議同時決定:六軍在西征前,仍須在松花江下游兩岸活動一段時間,以進一步鞏固、擴大游擊根據地,提高六軍的政治影響。
按照這次會議的部署,會后,六軍一師仍留在富錦、寶清抗日游擊區活動,二師開趕松花江南依蘭、樺川游擊區,四師開赴湯原西部游擊區。當時,我所在的六軍三師在佳木斯至鶴崗鐵路沿線的鶴立一帶進行游擊活動。
軍參謀長馮治綱同志視察了三師的工作后,向我們交待:“軍部為加強三師的領導,于1936年12月決定由你兼任師副官長。現在沒有師長,軍事上由你負責,戰斗由你指揮?!蔽蚁蛩硎?,決不辜負領導的信任,一定盡職盡責,堅決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西征之前,我和周云峰同志帶領三師部隊,在湯東游擊根據地(湯原、蘿北、綏濱一帶)開展游擊活動,為西征做好準備工作,主要進行了以下三次戰斗:
一、夜襲前夏家。前夏家位于湯原縣鶴立鎮北,緊靠佳木斯至鶴崗之間的鐵路沿線。夏家是個有六十余口人的封建大家族,擁有百余名長工和百余晌土地。日本侵略者支撐夏家,控制著附近幾個村屯的中、小地主武裝,阻撓我軍在這一帶開辟根據地的活動。
這個釘子戶所以幾年都沒有受到各抗日部隊的觸動,不是因其本屯有一丈多高的土圍子和四角炮臺、30多支各式武器,主要原因是受到日偽武裝力量的保護。在前夏家大屯東100多米處有警察署;屯南三華里處有偽滿國軍三十八團駐軍;屯東南三華里處駐有日本關東軍的一支部隊;屯北有后夏家屯的地主武裝。
我們對敵情進行調查之后,我和周云峰決定乘敵不備攻入院內,解除其武器,沒收其馬匹改善我軍裝備。
在除夕之夜(2月10日),我三師部隊從湯原東部劉老崗出發,沿鶴立河踏著厚厚的積雪、冒著刺骨的寒風,緊緊跟著兩張趟路的馬爬犁,急行30余華里,按預定計劃到達了前夏家屯。我命令幾名戰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上木梯跳入院內,從更夫身上搜出匙敞開大門。霎時,我三師300余名英勇健兒,勇敢地沖進了前夏家大院,并分別進入各個房屋。當夏家男女老幼都穿著綾羅綢緞做的長袍、馬褂和華麗的衣裳準備外出接神之際,見到我們的隊伍突如其來,嚇得魂不附體,亂作一團。我們宣傳了
黨的抗日救國政策之后,他們全家消除了恐懼狀態。接著我們向夏老四嚴肅指出:抗日救國,人人有責?,F在全國的抗日浪潮風起云涌,湯原已成為松花江下游地區的抗日游擊根據地(當時群眾稱紅地盤),你們不要再心甘情愿地給日本侵略者效勞了。如
果執迷不悟,再做那些對不起國家、民族的事情,中國人民及其抗日部隊絕對不能答應。你要知道,忍辱服從、仰人鼻息,日子過得再好也擺脫不了亡國奴的悲慘境遇。
夏老四受到教育,自知一切反抗都無濟于事,當即交出30多支槍和許多彈藥。他又告訴我們:“西下屋是倉庫,里邊有兩板倉大米,八大缸白面餃子、30多白條豬,百余袋精粉。在后院有100多匹馬、20多張馬爬犁?!?/p>
這些東西讓我們盡量挑選帶走,這點浮財對夏老四來說只不過是舍棄點毫毛而已。但我看到夏老四經過教育表現不錯,也考患到他家的生活,只帶走了全部槍支彈藥和幾十匹好馬,其余物資大部分都留下了。臨走之前,我們又對夏老四進行了教育,要求他今后一定要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上,為抗日救國多做好事。
與此同時,我們還解除幾年來未曾觸動的前夏家屯警察署的武裝,俘虜了全部警察,嚇得鉆到桌子底下去的警察署長也被戰士揪出來當了俘虜。之后,我師全體指戰員冒著從日軍大營發射的炮火從容撤退了。
幾天后,格節河區委書記金××(小金子)來到我師部隊,我們決定配合地方黨組織,借我軍夜襲前夏家屯取勝的事實,向中、小地主大造輿論,并以抗日聯軍的名義給后夏家、張貴芳屯、范家屯寫了信,要求他們為抗日救國獻出槍支、彈藥,不再效忠日本和偽滿洲國。經過教育,他們表示不再阻撓我黨我軍進屯發動群眾的宣傳抗日。果然,我們部隊派人進入上述各屯召開群眾大會進行抗日宣傳時,受到各階層群眾的熱情歡迎,他們殺豬宰羊,慰勞抗日部隊。我們在軍事上的勝利,更增強了廣大群眾抗日救國的勝利信心。
二、于家溝伏擊戰。2月26日,根據格節河區委送來的情報,我師300余名指戰員埋伏在于家溝,各連隊戰士都化了裝,分別幫助群眾打場、刨糞、挑水,全屯呈現一派五谷豐收的繁忙景象。上午九、十點鐘,本屯執行派遣任務的三名抗日救國會會
員,趕著乘坐日軍的馬爬犁,迅速馳入屯內。師部發出戰斗號令后,激戰20分鐘,全殲日本測量隊的23人,繳機槍四挺、小炮一門、步槍十余支和一些測量儀器、地圖等。后來,為了報復,日軍燒光了這個屯,并把全屯的群眾趕到“集團部落”,再也不允許與抗日聯軍接觸了。
三、襲擊湯原警察訓練所。遵照軍參謀長馮治綱同志的命令,3月22日深夜,我師從湯原縣柳家屯出發,急行軍10多里,襲擊了湯原警察訓練所。這次行動繳獲了20多支步槍和200多套警察服裝,全部用于裝備部隊,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指戰員的士
氣。
進行了上述三次戰斗之后,我師部隊隨同軍部在松花江兩岸活動了一段時間后,接受了省委給予的光榮而重要的西征先遣隊任務。
4月初,我和周云峰帶著三師部隊到達依蘭縣韓家屯、蘇家屯一帶,會見了北滿臨時省委委員許亨植(李熙山)。他是冒著凜冽的寒風,專程從八浪河谷前來,向蘭志淵、周云峰和我傳達省委的指示,共同研究有關西征的各方面問題。他指出:省委決
定六軍向小興安嶺西部地區遠征,開辟新游擊區,是為了進行長期的抗日游擊戰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因此,三師執行西征先遣隊的任務是極其艱巨而光榮的。他希望三師指戰員發揚我東北抗聯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迅速西進,必須搶在關東軍調遣重兵圍剿我下江抗日部隊之前,到達松嫩平原。許亨植回顧了去冬他率領三軍一師隨同軍部西征的戰斗歷程,充滿信心地預示了小興安嶺西部地區進行抗日游擊戰爭的光明前途。他強調指出:松嫩平原地區雖被日軍統治了5年,并已推行了保甲制和“集團部
落”,但其政權基礎并不鞏固,富有反抗外侮傳統的、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隨時都可以燃起抗日烽火,投入戰斗。只要我軍認真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廣泛動員各族人民參加抗日斗爭,就能迅速打開松嫩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的新局面。許亨植同
志還指出:小興安嶺西部地區的自然條件,有利于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那里幅員遼闊,平原地區的人民可以為我軍提供足夠的糧食,深山密林是我軍消滅敵人的戰場,也為我們提供了可靠的后方。許亨植同志此行,給我們帶來了省委的指示,提出了要求,
指明了方向,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在西征路上
4月6日,我三師部隊從蘇家屯來到浩良河。在這里我們用兩天時間進行部隊的西征教育和動員。在全師動員大會上,我受師黨委的委托,反復說明了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形勢和西征的戰略意義。要求全師指戰員在執行西征先遣隊的任務中要堅決做到以下三點:
(一)我師西征目的地是小興安嶺西部地區,要路經依蘭、湯原,穿過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全程長達3000華里。在行軍路上要提高警惕,隨時準備消滅來犯之敵。
(二)部隊進入不熟悉環境的地區,要發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革命精神,做好露營生活的準備,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
(三)加強紀律性,不準侵犯群眾的利益。每到一地要向群眾進行抗日救國宣傳,動員群眾積極支援和參加抗日游擊戰爭。
在動員會上,全師指戰員情緒高昂,斗志旺盛,紛紛表示:堅決粉碎日本關東軍的三江“大討伐”,堅決完成西征任務,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戰斗到底。最后全師指戰員高唱戰歌,歌聲雄壯、嘹亮,充分表達了抗聯戰士忠于民族解放事業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
4月8日早履,我三師全體指戰員,穿著繳獲來的新服裝,跨上戰馬,迎著初升的大陽,整齊地站好隊列,顯得格外英姿勃勃,中共湯原縣委組織的歡送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陶家灣,集合到隊伍前面。一個熱烈的場面出現了,兒童團為出征的戰士演唱、誦詩、宣讀慰問信。婦女救國會會員更為活躍,跑前跑后,問寒問暖,也有的為戰土縫補換下來的舊衣裳。地方干部和抗日救國會會員送子參軍的場面更使人感動,青年戰士王長春和王長海哥倆就是這次由他父親親自送到部隊,他們入伍后一直表
現很出色,戰斗到抗戰勝利。東北解放后,王長海帶領一個團在合江地區剿匪時英勇犧牲了。劉明珍也是同王長海一起參軍的,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
陶家灣抗日救國會張會長為出征隊
伍準備了十多張馬爬犁,滿載足夠20天食用的米、面、豬肉、粉條、干菜、黃豆、豆油、食鹽以及火柴、斧、鋸、馬草、馬料等。戰士們得到地方黨組織和根據地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和熱情的關懷,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正當戰士和群眾互相鼓勵、互相安慰、難舍難離的時刻,師部規定的出發時間到了,我準時下達了出發命令。然后大隊人馬在群眾的熱烈歡送下,踏上了西征的征途。
在這次西征中,我師主要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
(一)湯旺河冰道行軍。我們踏上新的征途后,很快進入了湯旺河冰道。冰道行軍,別有一番情趣。大家左顧右盼,看著冰道兩旁的白雪青松,盡情飽覽著小興安嶺的綺麗風光,談笑風生,輕松愉快,洋溢著抗日戰士熱愛祖國山河的熱情。白天行軍還算好過,夜晚難處就多了。每當夕陽西下,各團、各連都尋找一處避風的山坳,架鍋支灶,砍柴拾草,燃起篝火,度過寒冷的夜晚。雖然是“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可是抗聯戰士沒有怨言,甘愿經受艱苦環境的考驗,磨練革命的意志。
陶家灣派來送給養的群眾,連續五六天和我們一樣風餐露宿,但他們也沒有任何怨言,而且一再表示,為抗日救國吃苦、流汗是自己的光榮責任。4月15日,我們的隊伍按計劃到達了伊松河方把頭碓營??紤]到快到春耕時節了,為保證根據地人民不誤春耕,保證一年的生活來源,師部決定歡送送給養的群眾返回湯原。在歡送會上,我們向根據地人民和抗日救國會表達了衷心的感謝,充分表現了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之情。
(二)穿過小興安嶺原始森林。4月16日,我們的隊伍從方把頭省進入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艱難地穿行了5個晝夜。參天入云的高大松樹遮天蔽日,稠密的灌木阻擋著我們前進的步伐;沒膝的積雪灌滿了戰士的靴鞋。但是堅強而勇敢的戰士把這一切困難都不放在眼里,邊走邊開路,步履艱難地向前邁進。在原始森林里穿行,最使人厭煩,最大的障礙莫過于倒樹。這個困難對于人還是比較容易克服的,對于戰馬則困難極大。馬背上陸著沉重的給著,每過一棵倒樹都要蹦一次,每天要過數百棵倒樹,馬就要蹦跳數百次,累得氣喘吁時,汗如雨下,騎兵戰士看到心愛的戰馬如此遭罪,心象刀絞一樣的難過。
4月21日,我們的隊伍行進到遠近聞名的老金溝。這里只有幾處簡易的房屋,是獵手、伐木人、種大煙的人居住的地方。據說,去年冬天的一個風雪之夜,趙尚志將軍率領抗聯三軍西征部隊同日軍一個聯隊(團)在這里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斗??孤摬筷牨蝗哲姲鼑趲鬃喴追课堇?。由于趙尚志指揮若定,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日軍的進攻,敵人不得不縮回去。那天夜晚,氣溫突然下降到零下四十三度,寒冷的北風呼嘯著卷起“煙炮”(東北人稱冬季大風刮起的彌天大雪為“煙炮)。趙尚志率部猛烈地襲擊日軍陣地,使敵人遭到了意外傷亡,這次戰斗日軍凍傷和死傷達數十名。我們特意觀看了戰跡地,只見僵尸、死馬遍地,一片凄慘的景象。
因為附近的十三井子和四海店都有敵人,我們的隊伍不能在這里停留,決定迅速走出山去,向于監督屯進發。
(三)從于監督屯到張祥屯。4月22日,我們從老金溝出發,中途遇見了一名背著糧食的獵手,他告訴我們,趙尚志率領西征隊伍往北遠行,山里沒有抗聯部隊也沒有敵人。經過兩天的艱苦行軍到達于監督窩棚。這是半個多月以來見到的第一個村屯,大家的心情格外高興。
由于我們對這里的敵情不了解,決定夜間進屯,接近群眾了解情況。當晚,我們在沉沉的深夜里摸進屯內,整個屯子一片漆黑,萬籟俱寂。部隊悄悄地接近一個大院,輕輕地推開大門往院內探視,發現有人在一處空蕩蕩的大房間里住,經了解原來在這里居住的是從東北各地抓來的一百多名勞工,都是受苦人。于是我們進入屋內,向他們進行抗日救國宣傳,講解抗日救國的道理、抗戰勝利的希望和前途。
他們見到我們像見到親人一樣,紛紛控訴日本監工壓迫之苦,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這一帶敵人的情況。據他們說,于監督窩棚的土地、房屋都被日本開拓團強占,群眾全被掃地出門,有的投親靠友,有的走死逃亡,也有的被圈進“集團部落”。日軍、偽軍在山邊建立了許多據點,修筑了警備公路,安裝了警備電話。日本監工住在黑馬劉屯,每天早晨到于監督窩棚來。日本人每隔三天給勞工送一次糧食,所以他們沒有更多存糧,現有的糧食只夠部隊吃三頓稀粥。這里也沒有馬草料,部隊的馬只能在場院里吃些豆皮和谷癟。
根據勞工提供的情況,我們決定第二天活捉日本監工,進一步了解敵情。
4月25日,吃過早飯,我們把隊伍分別隱蔽在院內的各個角落,做好了戰斗準備。在10點鐘的時候,有兩個日本監工背著圖囊,腰帶手槍,快步走進于監督屯,直奔大院而來。這兩名日本人很狡猾,在大門外突然發現了馬蹄印,就停止了腳步,并立即掏出手槍,扭身往回逃跑。我軍戰士發現他們逃跑,馬上緊追不舍,追了百余米沒有追上,在活捉無望的情況下開了槍,兩名日本監工應聲栽倒在地。槍聲一響,暴露了目標,駐黑馬劉屯的偽軍炮兵連續向我軍開炮,緊接著,偽軍騎兵連也迅速出動,開到離我部所在勞工大院二里遠的地方停下來,監視我們的動向。
由于我軍做好了迎擊敵人的戰斗準備,偽軍騎兵連始終不敢與我軍接觸。我們判斷他們是在等候援兵到達之后,再向我們發動進攻。為了避免更大的消耗,保存有生力量,我指揮部隊馬上向諾敏河方向轉移。
當天晚上,我們到達張樣屯。因為該屯首先開槍,我們被迫應戰,將其武裝繳械。張祥親自出面承認錯誤,表示今后一定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支援抗日部隊。我們為了深入發動群眾,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爭取松嫩平原各階層群眾投入抗日戰爭,對張樣向我開槍的敵視行動采取了諒解態度,在張祥再三要求下,返還了收繳的8支槍,他很受感動,主動向我們提供了綏棱縣一帶的敵情。據他說,綏棱縣四海店、四合成屯各駐偽軍一個連,黑馬劉屯駐偽軍兩個連(其中有一個騎兵連)、一撮毛有警察署和自衛團。海倫縣正白旗六井子、十三井子各駐偽軍一個連。在綏棱縣沿山邊建立了很多武裝開拓團。海倫縣普遍推行了歸屯并戶政策,大屯有圍端、她臺,約有步槍4至8枝,綏被縣日偽統治者下令禁止群眾進山款代木材、燒炭和打獵。
張祥提供的情況,使我們了解了日本關東軍在這個地區推行“治標治本”政策、分離抗日聯軍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毒辣手段。
(四)一間樓戰斗。4月26日,我們離開張祥屯,連續行軍兩天到達趙家崴子屯。這里同于監督屯一樣,房屋;土地也已被日本武裝開拓團強占,只是還有部分群眾尚未最后離開。在這里我們了解到,在該屯東南方向約20里有個一間樓屯,是住有百余戶人家的“集團部落”,決定在這補充給養。為了不驚動附近的敵人,順利進屯發動群眾,決定乘敵不備以突襲的戰術解除警察的武裝。為此,從各團挑選了20多名精明強干的青年戰士,組成了沖鋒隊,做好了充分的戰斗準備。
4月28日拂曉,我們的隊伍靠近了一間樓的大院墻。我發出進攻命令后,沖鋒隊一口氣沖到了警察署的院墻根,正在準備越墻時忽聽院內的槍聲四起,沖鋒隊當機立斷,馬上就近在大土坑里隱蔽起來,觀察敵情。
在這同時,七、八團沖到一間樓屯的后街,七團占領了東半部;八團占領了西半部。在搜索中,戰士們在幾處大房間里誤認正在酣睡的日軍為偽軍,立即舉槍大聲命令:“不許動!”敵人從酣睡中驚醒后,戰士們又高聲喊道:“槍是日本人的,命是自己的,交槍不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企圖反抗的敵人,還沒等得手,早已被戰士們擊斃。也有個別頑固的敵人,反過手來突然襲擊我軍戰士,有的戰士在搏斗中犧牲。
在這同時,我站在一座房屋的西側,正在指揮戰斗的時候,一名日軍少佐手舉戰刀向我奔來,我立即向他開槍射擊,不巧,這是一顆臭子,沒打出去。說時遲,那時快,日軍少佐像一條瘋狂的惡狼,已經沖到了我的跟前,眼看手舉刀落,我奮不顧身地
向前跨進兩步,一下子緊緊摟住他上身和一支胳膊,在搏斗中他的戰刀落地。正在我們相持不下的時候,日軍少佐發現了我的警衛員正在向他瞄準,就擠命掙扎逃脫了,他剛跑出十幾步就被我一槍打死。
失去指揮的日軍,如同驚弓之鳥,從后街往前逃竄。兩名機槍射手被消滅,機槍就扔在院內。戰斗持續到上午10點左右,敵人從海倫調來的援兵乘十幾輛汽車趕到,前街的兩座房屋被敵人炮彈擊中,頓時升起了濃煙烈火。
在形勢即將逆轉的時候,我通知部隊立即轉移。剛出門口,警衛員跑步前來報告了沖鋒隊被困的情況。我馬上帶著警衛員冒著敵人的機槍掃射,占領后街的一座房屋,以窗臺作槍支架,瞄準了警察署的炮臺眼,兩槍打啞了兩挺機槍,掩護全體沖鋒隊員安全撤離警察署,同大家一道安全轉移。安全撤離警察署,同大家一道安全轉移。
后來從七團俘虜的4個警察口供中弄清了一間樓遭遇戰的原因。原來,頭一天夜間一直跟蹤我師的日軍討伐隊,跟到一間樓屯后,因偵察錯誤,判斷失誤,竟大膽地睡覺了,為他們站崗的警察有怨氣提前收了崗。結果全屯處于無警戒的狀態,跟蹤我們的日本討伐隊反而被我們痛打一頓。這次戰斗對我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指戰員面對強敵、意外遭遇,不膽怯、不退縮,英勇作戰,創造了一次打死、打傷日軍50多人的紀錄,在三師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五)從柴家店到南北河。我師部隊從一間樓屯撤出后,繞行50里到達柴家店。在這里向柴家店的主事人柴老四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宣傳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要求他幫助我們購買藥品、治療傷員、供應糧食。柴老四是個有愛國心的人,慷慨地答應了我們的要求,并讓其弟帶領我們到郭炮營老張頭馬架子安排了十多名傷員。之后,柴老四帶領全家發動全屯群眾,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傷員請醫生,往山上送藥送糧。在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傷員很快恢復了健康,回到了部隊。我們離開柴家店以后,為了戰勝新的困難,召開了師黨委會。
在黨委會上,大家分析了部隊面臨的形勢,一致認為松嫩平原敵人據點多,有日軍、偽軍、警察、自衛團,戒備森嚴;公路較為發達,電話線交叉成網,敵人便于集結兵力向我軍發動進攻;山邊的“集團部落”有炮臺、圍墻和城壕,不利于我軍接近群眾;黨和群眾組織尚未建立,沒有地下政權,不利于鞏固我軍游擊戰爭的成果。但同時也看到,這個地區的群眾強烈的愛國思想,我軍所到之處深受群眾歡迎和支持;這里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既有與敵人周旋的余地,又有長期堅持抗戰的物質條件,有利于建設堅持長期游擊戰爭的后方基地。
這次黨委會開得很成功,通過對形勢的分析,大家看到了光明,增強了抗戰必勝的信心,提高了斗爭的勇氣。黨委委員們都表示: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在敵人心臟里進行戰斗,因難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為民族解放不惜獻出生命,難道還不能戰勝困難嗎?抗日救國的戰士絕不能向困難低頭!黨委會開過之后,向全師黨員傳達了黨委會議精神,要求全師黨員搞好軍民關系、官兵關系,加強團結,共同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從此,全師上下的共產黨員響應師黨委的號召,克服悲觀、畏難情緒,發揚我軍艱苦奮斗的傳統和作風,努力戰勝多種困難,出現了生氣勃勃的新局面。
大家進一步猶一了思想,一致認為北滿臨時省委和聯車司令部先后派三、六軍隊伍西征的決定是正確的。開辟小興安嶺西部抗日游擊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大家認為這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群眾基礎都有利于我軍開展抗日游擊活動。去年三軍西征部隊已經殺開了一條血路,經過綏棱、海倫、通河等地,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在群眾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三軍六師和六軍三師在這里堅持斗爭下去,必將為我軍開展更大規模的抗日游擊戰爭打下基礎。
(六)開展群眾工作,擴大我軍政治影響。形勢分析會開過之后,蘭志淵同志帶領8名戰士返回湯原,向北滿臨時省委匯報情況,并要六軍軍部盡快率領部隊執行西征計劃。張光迪率領三軍六師仍留在通北、北安一帶活動。我師把已經瘦弱不堪的馬匹全部送到南北河牧放,變騎兵為步兵,返回綏校、海倫,發動群眾。
我們的隊伍來到富饒美麗的哈拉巴岐山地區,先后進占壩墻子地主老王家和吳天方家,多次召開群眾大會,揭露日本侵略者犯下的天罪行,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當地群眾震動很大。群眾看到我軍紀律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打罵群眾,不騎群眾的馬,不調戲婦女,逐漸產生了好感,主動向我們靠攏,壯大了抗日力量。但這觸怒了日軍,他們立即采取了毒辣的對策,一方面調兵遺將加強防范,如在六井子、四海店、一間樓都增加了駐軍;另方面組織了宣傳班,到群眾中進行反共宣傳,誣蔑我抗日聯軍“共產共妻”,說抗日聯軍都是“瘋子”、“傻子”。敵人雖然費盡心機,加快推行“集團部落”制度,但一切封鎖都隔不住人民群眾與抗日聯軍的血肉聯系。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我軍就與海倫縣柴家店的柴老四、八井子肇啟、東八井子巍振邦、六井子蘆子陽、秦家屯秦殿甲、哈拉巴山的老王家、吳天方,綏棱縣蘭家燒、張寡婦等建立了密切聯系,組織他們參加了抗日救國活動。我們還建立了大青灌和八道林子兩處后方基地,儲存糧食萬余斤,為六軍西征的后續部隊開展抗日游擊活動奠定了群眾和物質基礎。
轉戰松嫩平原
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在湯原縣帽兒山(現屬伊春市)召開擴大會議。六軍軍長戴鴻賓、政治部主任蘭志淵都列席了會議。會上,北滿、吉東省委領導人對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重大策略問題充分地交換了意見。會議號召北滿抗日部隊發揚團結互助精神,打破敵人“圍剿”,繼續向興安嶺西部進軍。會后,戴鴻賓、蘭志淵同志率領抗聯六軍保安團、特科連(炮兵)和四師部隊西征。他們從依蘭縣的白石敬子出發,于7月初又與張星德率領的六軍二師在岔巴氣會合。盛夏7月,正是酷暑季節,隊伍在原始森林里行軍困難很多。蚊子、瞎蠓、小咬密密麻麻,防不勝防,常常被咬得滿身滿臉起包,甚至鮮血淋淋。由于連續多日在荒草泥濘路上行軍,許多戰士的雙腳都潰爛了。
經過半個月的艱苦跋涉,頑強奮戰,他們終于在7月15日到達海倫縣八道林子,同我三師先遣部隊會師了。戴鴻賓軍長聽了我們的匯報之后,立即召開了師以上干部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會上,不少同志擔心因部隊過分集中而走漏風聲,建議盡快分散開展軍事活動。戴鴻賓采納了這個意見,決定部隊立即分散活動,進攻葉家窩棚并掃清侯家碗鋪、孫廣林屯外圍據點。他宣布了各師的進攻目標和任務,強調指出,這是我軍西征松嫩平原的第一仗,要速戰速決,堅決完成戰斗任務。
會后,各師立即行動,所有部隊都是在夜間從安古鎮出發,全會后,各師立即行動,所有部隊都是在夜間從安古鎮出發,分別向指定的目標進軍。我們三師部隊和三軍六師部隊經激戰,按時完成了解除侯家碗鋪自衛團武裝的任務,然后迅速占領了克音河大橋以阻擊敵人的援兵。六軍二師在預定的時間攻克了孫廣林屯并解除了自衛團武裝。六軍保安團、特科連和四師部隊,因長途行軍過度疲勞,進軍遲緩,未能按時到達葉家窩棚,貽誤了戰機。戴鴻賓沒有根據變化了的情況改變作戰計劃,仍然命令部隊進攻葉家窩棚。軍部保安團、二師十一團和十四團的指戰員,作戰都非常英勇,冒著敵人四角炮臺的交叉火力,如同猛虎下山一樣向3米多高的院墻沖去。
但由于偽警察和炮手居高臨下,又在日軍的監督下進行頑抗,我軍組織兩次沖鋒均未奏效。在這關鍵時刻,戴鴻賓命令特科連長向敵人堡壘猛烈開炮。因炮彈受了潮濕,發射了數十枚只爆炸了三枚,還沒擊中要害目標。四師十四團的高排長帶領幾名戰士跳進院內與敵人展開了肉搏,終因敵眾我寡而英勇犧牲。十四團政治部主任王鈞同志在戰斗中負了重傷。這次戰斗持續了兩個小時之久,我軍傷亡達四五十名,如繼續惡戰下去對我軍十分不利。當時又發現了從海倫方向開過來10多輛汽車的日本援兵,戴鴻賓遂下令部隊撤至葉家窩棚北崗。
17日,日軍援兵瘋狂撲向李剛燒鍋我軍駐地。戴鴻賓指揮英勇抵抗,戰斗非常激烈。與敵人最先接火的六軍二師部隊首先擊毀了日軍汽車兩輛,幾名戰士跳上汽車從敵人手中奪取了九二式重機槍一挺、子彈三千多發。敵人傷亡了30多人,減弱了攻勢。在敵人后續部隊趕到之前,戴鴻賓命令我軍撤至扎音河北王八脖子山,王八脖子進行了短時間的休息,戴鴻賓同志又進行了新的戰斗部署。
我軍沉著地隱蔽在圍墻限前的工事坑里,有意把敵人放近再打。屯中房屋被敵人炮彈炸毀一些,升起了濃煙,牲畜死傷很多。部隊在群眾的關照下,吃好飯,做好突圍的準備。夜幕降臨之后,我們的隊伍從一片谷子地沖殺出去,轉移到綏棱縣馮家窯。
戴鴻賓率領的六軍西征部隊和張光迪率領的三軍六師不顧日軍、偽軍的圍追堵截、飛機轟炸,繼續向通北、北安遠征。他們在途中曾與尾追的敵人進行了多次戰斗。宋家站一仗,繳獲了大量糧食,沒收了日本商店的一些布匹,解決了部隊的給養和冬季服裝,鼓舞了士氣。
8月中旬,戴鴻賓率領的西征部隊,在海倫縣三井子與我三師會合。之后,他在海倫縣八道林子召開師團兩級干部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蘭志淵、夏振華、張興德、韓鐵漢、周云峰、耿殿君和我。三軍六師師長張光迪也出席了會議。這次會議主要研究下一步的活動計劃。
在討論中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主張立即返回湯原的游擊根據地,依靠地方黨和人民群眾的配合加強部隊建設,保存軍馬,明春返回松嫩平原。第二種意見是堅持在小興安嶺西部地區開展抗日游擊活動,迅速開展群眾工作,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不必往返徒勞。
戴鴻賓最后采納了前一種意見,決定各師分批返回湯原。8月下旬,戴鴻賓帶領軍部直屬部隊和二、四師先到達湯原。我三師部隊最后離開海倫。后來,戴鴻賓的這一決定,受到了北滿臨時省委的批評。
抗聯六軍第一次西征是抗聯六軍軍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六軍指戰員為了實現西征計劃,以高度的愛國主義覺悟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在小興安嶺西部地區播下了抗日火種,擴大了我黨我軍在群眾中的影響,為以后抗聯部隊的西征奠定了群眾基礎。
備注:①周云峰1936年12月至1938年7月任六軍三師政治部主任。1942年末在“巴木通事件”中被捕投敵?!熬湃焙?,被我哈爾濱公安機關逮抽槍決。
②蘭志淵1937年2月至8月任抗聯六軍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調回三軍任二師師長,1938年在方正縣投敵。建國后被方正人民政府鎮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