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龍教授
一、那些被“黑狗”咬住的名人們
2014年8月11日,好萊塢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姆斯在家中自縊身亡。這個曾用笑聲治愈無數觀眾的天才,最終沒能治愈自己的抑郁癥。就像2003年的張國榮,1994年的三毛,這些耀眼的星辰都隕落在同一條名為抑郁的暗河里。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已有3.8億抑郁癥患者,中國患者超過4000萬。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相當于每20人中就有1人正在與這條“黑狗”搏斗。
二、晨重暮輕:藏在時間里的疾病密碼
去年深秋,一位金融高管被家人攙進診室。他西裝革履卻眼神渙散,像一具被抽空靈魂的軀殼。妻子說:“每天清晨他都像被釘在床上,直到午后才能勉強活動。”這種典型的“晨重暮輕”節律,正是中醫辨識抑郁的關鍵指征。
《黃帝內經》早有明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陽氣隨天時而動,抑郁癥患者少陽之氣升發無力,如同被陰云籠罩的春日,草木難舒。現代研究證實,這類患者清晨皮質醇水平異常升高,恰與中醫“寅卯辰時(3-9點)少陽當令”的理論暗合。
三、身體先于心靈的求救信號
那位金融高管的病歷厚如詞典:胃腸鏡、腦CT、激素檢測……所有指標卻顯示“正常”。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或診斷為神經功能紊亂,或判定為情感障礙性抑郁;或考慮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或稱情志失調;或屬于嚴重的氣血兩虛證候。這讓我想起清代名醫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的警示:“初病在經,久病在絡”,同時他還提出“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病程進展,病位會由淺入深,病情由輕到重,因此須根據這個理論初病治氣,久病治血。《醫方論》載:“凡郁病必先氣病,氣得疏通,郁于何有?”
他的癥狀清單堪稱教科書:
·后背如壓千斤石(膽經循行處)
·口苦咽干(膽火上炎)
·凌晨1-3點易醒(肝經當令時段)
·決斷力喪失(膽主決斷功能衰退)
這些都在訴說同一個真相:抑郁從不是單純的心理感冒,而是身體發出的系統性警報。
四、三焦:被忽視的情緒通道
現代醫學終于開始關注“腦-腸軸”,而中醫早在《難經》就指出:“三焦者,元氣之別使也。”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三焦是一個獨特而重要的概念。根據《黃帝內經》的闡述,三焦作為“決瀆之官”,主要負責“通行元氣”和“運化水谷”。這里的元氣可以理解為維持生命活動的原始能量,而水谷精微則指代人體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從現代視角來看,三焦的功能可以類比為人體的物質能量代謝系統。值得注意的是,三焦并非局限于某個特定器官,而是遍布全身的功能網絡。每個活體細胞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三焦的功能貫穿于整個人體。
三焦中運行的陽氣屬于少陽范疇。當三焦功能失調時,主要表現為兩種病理狀態:一是陽氣不足,二是氣機郁滯。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全身代謝功能紊亂,進而引發水液代謝障礙,形成痰濕等病理產物。這種病理變化就像自然界中的陰霾天氣:當烏云密布時,陽光被遮蔽,大地失去生機;同理,當三焦功能受阻時,人體就會出現倦怠乏力、情緒低落、思維遲鈍等抑郁癥狀。這些臨床表現正是三焦氣化功能障礙的外在表現。
《難經》中將三焦比喻為“元氣之別使”,形象地說明了其在人體氣機運行中的樞紐地位。當這個“通道”出現問題時,不僅會影響物質能量的輸布,更會干擾精神情志的活動,這正是中醫“形神一體”觀的具體體現。
我曾用紅外熱成像儀觀察抑郁患者,其胸脅部位明顯低溫區,正是三焦氣機壅滯的直觀呈現。有個典型案例:某IT工程師長期便秘、濕疹與抑郁共存。用和樞機、解郁結、益少陽、暢三焦、化痰濁、寧心神的柴桂溫膽定志湯加減治療,隨著大便通暢、濕疹消退,情緒竟同步改善。這印證了內經“六腑以通為用”、“六腑以通為補”的智慧。
五、“和”法調氣機,經方解郁結
中醫治療體系中,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種基本治法并稱為“八法”。其中“和法”作為重要治法之一,其核心在于調節氣機、疏解郁結,而非簡單的調和。在臨床實踐中,運用和解法治療情志疾病和身心失調類病癥往往能取得顯著效果,因此這一治法在相關領域應用廣泛。
從生理機制來看,人體的正常運轉有賴于氣機的通暢。正如門戶的開闔需要合頁的靈活轉動,車輛的行駛依賴軸承的順暢運轉,人體氣血的運行也需要少陽膽經和三焦系統的協調作用。《內經》明確指出“少陽主樞”,形象地揭示了膽與三焦在人體中的樞紐地位。通過調理這些關鍵環節,可以達到疏通氣機、改善代謝的目的,進而緩解各類病癥。
在方劑選擇方面,中醫典籍中蘊含著豐富的治療智慧。《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記載的經方,以及后世醫家總結的名方,都經過長期臨床驗證,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的特點。
取法仲景“和樞機”之智,融通《千金方》定志丸、溫膽湯,又稱“和解三合方”:
柴胡桂枝湯——開太陽之閉以助少陽樞轉(桂枝通陽,柴胡疏木)
溫膽湯——滌三焦痰濁復氣機升降(枳實破滯,竹茹清絡)
定志丸——補心膽之氣以寧神定魄(人參益元,菖蒲醒神)
三方可稱“治郁三鼎甲”,共奏“撥云霧而見青天”之效。昔金融高管旬日見效,實乃經方“病機相契,其效如響”之明證!
柴胡桂枝湯(疏木達表)
取桂枝通陽化濕(嶺南可加五指毛桃)
柴胡疏膽經郁熱(以粵北野生者為佳)
加減溫膽湯(滌痰開竅)
竹茹清絡(用廣竹瀝增化痰力)
枳實破滯(佐新會陳皮理氣)
定志丸(安神守魄)
石菖蒲醒神(選韶關南嶺野生品)
人參培元(用長白山生曬參)
案例實錄:穗某高校林教授,病抑郁臥床三月,晨重暮輕,背如壓石。服此方七劑即能下廚煲湯,月余重返講臺。粟龍教授言:“此非方神,乃樞機得轉,天人之氣復通耳。”
六、五行運動處方
《千金方》曰“養生性道,常欲小勞”。蓋陽光下行,一則可振奮少陽春生之氣(天陽補人陽),二則助血清生化以開郁結(現代所謂血清素增)。《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運動之效豈止強筋骨?實乃“以動生陽,以陽化郁”之上工法門!
在藥療之外,我常推薦“五行時辰運動法”:
1.卯時(5-7點):面向東方快走,配合“噓”字訣疏肝;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2.午時(11-13點):心經當令時練習微笑冥想
3.酉時(17-19點):用“呼”字訣健脾,配合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
某上市公司CEO用此法配合治療,三個月后他告訴我:“晨起時那團黑霧消失了,我重新嘗到了早餐的滋味。”
七、給聰明人的生存建議
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高智商人群抑郁風險是常人的3倍,正如日常所說的“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這讓我想起《道德經》的警示:“知慧出,有大偽。”對于用腦過度的人群,我有三條建議:
1.每日“放空時段”:模仿古人“申時(15-17點)茶歇”,關閉電子設備
2.手指勞作:書法、園藝等手部活動能激活心包經
3.適度食苦:苦瓜、蓮子等苦味食物可降心火
結語:與春木同生發
去年春天,那位金融高管帶著妻兒來復診。孩子在診室奔跑嬉笑,他不再焦慮制止,而是靜靜微笑。這個轉變讓我想起《尚書》的古訓:“木曰曲直”,生命的智慧在于知進退、懂舒卷。
抑郁不是需要消滅的敵人,而是身體在提醒:該調整生命的節律了。當我們學會像樹木那樣,在春天舒展枝條,在冬季蓄藏能量,心靈自然會找到它的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