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悶聲發大財?!?/strong>
有些話,說出來是炫耀;有些事,分享出去是禍端。
這世上,真心盼你好的人不多,見不得你好的卻不少。
你以為掏心掏肺的分享,也許會招來別人的嫉恨;
你滿心歡喜的炫耀,轉眼就成了他人背后的笑柄。
楊絳先生曾告誡世人:“和周圍人搞好關系的秘訣,就是不要和他們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悅,和任何開心的事兒?!?/strong>
人性大惡,莫過于見不得身邊人好。
做人要懂得收斂,守口如瓶。
1、最高級的自律:人前守嘴,人后守心
《陋室銘》有言:“水深不語,人穩不言?!?/strong>
話到嘴邊留三分,是修養,更是智慧。
成年人的世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句無心之言,可能成為他人心中的一根刺。
守住嘴巴是不讓禍端進門,守住內心是不讓妄念滋生。
這兩樣做好了,人生的風浪自會少許多。
青州城有位姓孟的茶農,住在半山腰的茶園旁。
孟老年輕時是縣衙師爺,見多了爾虞我詐。
有次酒后失言,險些害人性命,從此戒酒慎言。
辭官后,他隱居茶山,終日與茶樹為伴。
采茶時炒青時專注沉默,唯恐亂了火候。
那年茶市紛亂,奸商以次充好。
茶農們聚眾理論時,唯獨孟老不語,只是將自家茶葉分裝小包,請路人品嘗。
不出半月,他的茶名聲大噪。
孔子曰:“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strong>
做人有德行,不靠言語自我標榜,用行動證明一切。
人前不炫耀,人后不議論,是最高級的自律。
你的成功,不必說給所有人聽;你的喜悅,也不必讓所有人知道。
與其張揚惹禍,不如靜默修心。
2、到了年齡,不爭、不比、不炫耀
《道德經》有言:“圣人之道,為而不爭?!?/strong>
年輕時,我們總是熱衷于爭強好勝,較量輸贏。
年逾半百,方悟炫耀實乃最無謂的耗損。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不爭、不比、不炫耀。
林老年輕時在翰林院任職,才華橫溢卻從不與人爭鋒。
同僚們為晉升明爭暗斗,他總默默退讓;
詩會上眾人爭相賣弄才學,他只安靜品茶。
有年朝廷要編修典籍,各方學者爭執不休,林老卻閉門不出,獨自完成最難考的《禮經》注疏。
告老還鄉時,他把畢生藏書捐給書院,只帶走了用了三十年的舊毛筆。
如今年近百歲的林老,依然精神矍鑠。
他的小院成了遠近聞名的清雅之地,常有文人墨客慕名而來。
最令人稱道的是,林老五世同堂,兒孫個個品行端正。
《道德經》里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strong>
不爭是知道人各有命;不比是明白知足常樂;不炫耀是懂得山外有山。
真正的強大,是把日子過給自己看,而不是演給別人看。
與其在比較中焦慮,不如在沉淀中豐盈。
不爭不比不炫耀,才能在歲月里修得一份安穩,在平淡中守得一生福氣。
3、中年以后,這3張底牌不要輕易亮出
《警世通言》里講:“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strong>
人到中年,底牌亮得越多,越容易被風浪掀翻。
有些事,爛在肚子里才是最好的歸宿;
有些話,咽進喉嚨里才是最大的智慧。
這三張底牌,藏得越深,日子越穩。
(1) 別把真實的經濟情況掛嘴邊:
《圍爐夜話》有言:“財不露白,富不露相?!?/strong>
金錢,是最容易招人嫉妒的東西。
你說自己有錢,總有人來借錢;
你說自己窘迫,又有人來踩一腳。
人到中年,錢是底氣,也是隱私。
藏好你的錢袋子,才能守住你的好日子。
(2)別四處宣揚家事的細枝末節:
老話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strong>
家事,關起門來解決,捂在心里消化。
你說的家長里短,到了別人嘴里就變了味;
你講的夫妻情深,過幾天可能就成了笑談。
你的家事再精彩,外人也只是看個熱鬧。
中年以后,守好家門,管好家事,才是對家人最大的負責,也是對生活最真的尊重。
(3)別隨意評判人情的好壞利弊:
《五燈會元》有言:“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strong>
你議論別人的那一刻,就已經站在了是非的漩渦里。
人情本就復雜,沒有絕對的好壞。
你眼里的好人,可能是別人的仇人;
你口中的壞事,或許藏著別人的苦衷。
人情冷暖,自己知道就好;是非對錯,心里明白就行。
守住自己的嘴,才能守住人生的清凈。
魯迅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
成年人的成熟,是學會在人情世故中保持沉默。
不評判,不議論,才能在復雜的人際中站穩腳跟。
真正的福氣,藏在低調里;真正的智慧,源于沉默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