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開始的解放軍百萬雄師渡大江,是解放戰爭中最壯觀的場景之一。但是,渡江戰役的第一槍,早于20日就已經打響。
這便是西梁山之戰。
西梁山之戰是誰打的?
是由三野宋時輪第九兵團下屬的第30軍90師打的。
為了順利渡江,為擾亂敵人江防計劃,迷惑敵人,減少解放軍突破口處的敵防守兵力火力,三野決定由第九兵團聲東擊西,率先開戰。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決定由30軍90師先攻打安徽的西梁山,讓南岸守敵產生錯覺:解放軍要從那里渡江突破。
90師受命后,決定以269團為主攻,268團為佯攻,第270團為預備隊。戰斗于4月8日打響。
7日黃昏,第90師各部進入西梁山前陣地。
8日凌晨3時,主攻團——第269團率先向守敵發起進攻。在一陣炮火準備后,戰士們殺入了敵戰壕,與守敵拼殺,守敵支撐不住,不斷后退。但是,他們退到大陀山主峰后,依仗地形瘋狂射擊。這時敵人在長江上的軍艦以及南岸東梁山的敵炮兵也開炮支援。敵機也趕過來參戰。
但是,90師牢牢地穩住了陣地,與敵人形成了對峙。
如何打破僵局?
宋時輪說:“先搞偷襲。”
10日晚,269團趁著夜幕,向小陀山守敵發動了偷襲,殘敵逃往大陀山。11日,敵人再一次發動猛攻。戰斗又形成膠著。天黑前,90師準備向西梁山主峰大磯頭發起總攻,突然接到兵團命令,國共兩黨要在北平進行和平談判,停戰八天。至此,西梁山戰斗結束。
西梁山一戰,是渡江作戰的前哨戰,也是第一戰,第九兵團成功迷惑敵人,保證了隨后兵團主力從荻港、魯港、三山鎮等處的強渡成功,但是也付出了血的代價,主攻團團長李東海和副團長邱明月身負重傷,第270團團長朱慕萍等1000多名戰士犧牲。戰后,宋時輪說:“渡江作戰犧牲的第一批戰士,是我們第九兵團的。先烈們的血不會白流的。”陳冠任著《猛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將領紀實》一書講述了此事。該書為經典軍事暢銷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