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育比率、生育人口、生育能力、生育意愿“四降”的形勢與挑戰,如何應對和破局?7月25日,在2025第十屆上海市普陀區婦幼保健與產科危重疾病診治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強調,婦女是重要生產力,保護婦女、關愛女性是應對挑戰的關鍵。
郎景和院士在題為《婦女健康論》的主旨報告中,深入剖析了當前我國的人口形勢與生育危機。他提出聚焦三個“生”的方面(提高生育能力、避免出生缺陷、保護生殖健康)和三個“育”的任務(生育、養育、教育),著力構建涵蓋婚嫁、生育、養育、教育的一體化生育友好環境。
面對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產科及婦幼工作新課題,上海正積極行動,進一步強化生育支持,推動助產醫療機構“全天候”開展“無痛”分娩服務,推動兒童友好醫院應建盡建,同時大力推廣“孕產期保健全流程管理”,整合孕前、孕期、產后服務,為孕產婦提供個性化、連續化的健康守護。
普陀區通過整合12家社區中心與5家助產機構,構建“孕前-孕產-產后”全鏈條服務網,建立高危孕產婦“多學科護航”機制,實現近十年危重孕產婦搶救成功率100%、孕產婦零死亡率。同時,創新打造市民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鏈,實現婚登、婚檢、孕前優檢“足不出樓”;上線“隨申辦·婚前保健服務一件事”,2025年上半年婚檢率較去年同期上升100.41%。
成功舉辦十屆的普陀區婦幼保健與產科危重疾病診治學術研討會,長期聚焦婦幼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最新進展,已成為區域乃至全市婦幼健康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
本屆研討會圍繞“產科危重癥救治、出生缺陷防控、婦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核心議題,深入探討了多個婦產科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國內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就胎兒生長受限的產前監測與管理、小于胎齡兒的早期干預、人工智能及遠程醫療在婦產科的應用、婦產科盆底解剖學新進展、產科出血的預防與急救策略、妊娠期甲狀腺疾病的規范化診治管理等具體議題,展開了熱烈的學術交流和深入的研討,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與寶貴的臨床實踐經驗。
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普陀區婦嬰保健院主辦。
原標題:《第十屆普陀區婦幼保健與產科危重疾病診治學術研討會開幕》
欄目編輯:陸梓華
來源:作者:通訊員 王雅君 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