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鵬妃)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過經幡照亮了扎西小學的操場。大三學生孟瑤搓著凍得發紅的手,看著三十多個藏族孩子排著歪歪扭扭的隊伍,齊聲喊著 “老師早上好”。他們的臉蛋凍得像紅蘋果,眼睛卻亮得驚人,像藏在云層后的星星。
這個暑假,孟瑤和來自不同專業的 7 名同學,組成了 “星空支教隊”。他們從西安出發,坐了 26 小時火車,又轉了 4 小時汽車,才抵達這座藏在雪山褶皺里的小學。出發前,他們發起了 “公益行囊” 活動,收集了 500 多本圖書、300 套文具,還有城里孩子捐的籃球和畫板。
學校的條件比想象中艱苦。教室里沒有暖氣,黑板是用墨汁刷過的木板,晚上只能睡在堆滿雜物的教室角落。但孩子們的熱情像高原的太陽,瞬間融化了所有不適。第一天上課,孩子們就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風干牦牛肉塞進他們手里,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 “老師,好吃”。
隊員們各顯神通:物理系的男生用礦泉水瓶做了簡易望遠鏡,帶孩子們觀察雪山;中文系的女生教孩子們讀唐詩,把 “床前明月光” 翻譯成藏語,說那是 “天上的月亮掉在井里啦”;美術系的姑娘們帶著孩子們在石頭上畫畫,有的畫奔跑的藏羚羊,有的畫家里的牦牛,還有個叫卓瑪的小姑娘,畫了八個手拉手的小人,說那是 “老師和我們”。
周末時,他們會跟著孩子們去山里撿蘑菇,去河邊看經幡。藏族阿媽會邀請他們去家里喝酥油茶,在火塘邊講古老的故事。有次孟瑤感冒了,卓瑪的奶奶翻出珍藏的藏藥,用粗糙的手輕輕摸了摸她的額頭,眼神里的關切讓她想起了自己的外婆。
最難忘的是看星空的夜晚。遠離城市的光污染,高原的星空低得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孩子們指著銀河,給他們講藏族的星座傳說:“那三顆連在一起的是牦牛,旁邊亮的是守護雪山的神仙。” 隊員們則教孩子們辨認北斗七星,說那是 “天上的指南針”。卓瑪突然問:“老師,你們的城市也有這么多星星嗎?” 孟瑤一時語塞,只能把她摟在懷里,說 “等你們長大了,去看看就知道了”。
支教結束前,他們用剩下的錢買了臺二手投影儀,給孩子們放了場電影 —— 關于宇宙的紀錄片。當屏幕上出現旋轉的星系時,教室里響起一片驚嘆。有個叫格桑的小男孩,拉著孟瑤的衣角說:“老師,我以后想當宇航員,去看看星星后面是什么。”
離開那天,孩子們在路邊排了很長的隊,每個人手里都拿著禮物:用羊毛編的手鏈、曬干的格桑花、畫滿星星的石頭。卓瑪把一個用藏文寫的筆記本塞給孟瑤,扉頁上畫著兩個笑臉,旁邊是歪歪扭扭的漢字 “再見”。車子開出很遠,還能看到孩子們小小的身影站在路邊,像一棵棵倔強的格桑花。
回到學校后,隊員們整理了支教日記,里面有孩子們的畫作,有和阿媽們的合影,還有那片星空的照片。他們發起的 “星空圖書角” 計劃,已經收到了來自全國高校的 2000 多本書籍。孟瑤在分享會上說:“我們總以為是去給予,到頭來卻發現收獲最多的是自己。那些雪山腳下的眼睛,比任何風景都讓我們明白,旅行的意義不僅是看過多少風景,更是在心里種下多少希望。”
今年冬天,他們收到了校長寄來的包裹,里面是孩子們的成績單,還有卓瑪畫的新畫 —— 畫面上,宇航員在星星間飛翔,下面站著八個招手的小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