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足協杯上海申花與河南FC的點球大戰(zhàn)中,第五輪特謝拉的點球失敗,圍繞此球球迷們展開激烈討論!
討論的關鍵點并非是球有沒有整體越線,而是如果進攻球員所射出的點球被守門員撲救后經過反彈或者繼續(xù)滾入球門是否有效!
正在球迷激烈討論之時,7月26日晚中超第18輪上海海港對青島西海岸的比賽上半場第39分鐘,萊昂納多所射出的點球擊中立柱后反彈出來,又被萊昂納多射進,此球被裁判判罰違例進球無效,判給青島西海岸間接任意球!
此球一出,各大直播間、評論區(qū)瞬間炸鍋,紛紛表示看不懂!
那么申花的點球和海港的點球,這兩個球到底都是什么規(guī)則呢?小編經過多處查詢,進行以下總結:
比賽進行中的點球和為了分出勝負所進行的單獨點球大戰(zhàn)!下文用一類和二類代替。
●點球基本程序
主罰球員:由進攻方指定一名球員主罰(不一定是被犯規(guī)球員)。
防守方:只有守門員允許站在球門線上,且必須雙腳至少部分接觸門線,直到球被踢出。
其他球員:除主罰球員和守門員外,其他球員必須站在罰球區(qū)外,且距離罰球點至少9.15米(10碼)。并不得提前進入禁區(qū)或干擾罰球。
裁判哨聲:主罰球員需等待裁判鳴哨后才能踢球。
●違規(guī)行為與處理
1,主罰球員違規(guī)
1.1假動作停頓:是指罰球隊員在助跑過程中做假動作時,動作完全停止后再次觸球的違規(guī)行為。此類違規(guī)難于判斷,如出現此違規(guī)行為,一類點球判給守方間接任意球,二類點球判點球失敗。
1.2二次觸球:是指主罰球員踢出后,球未觸及其他任何球員,再次觸球。違規(guī)后一類點球判給守方間接任意球(上文萊昂納多的點球符合本規(guī)則),二類點球判點球失敗。
注:一類點球非主罰球員擁有補射機會,主罰球員在皮球未進且接觸其他球員后擁有補射機會。二類點球所有球員均不允許補射。
1.3未按裁判信號罰球:是指裁判響哨罰球開始前進行射門。處理結果,重新罰球!
2,守門員違規(guī)
2.1提前移動:是指守門員在主罰球員踢出皮球前向前移動,并且雙腳完全離開門線的違規(guī)行為。處理結果:若進判有效,未進判重罰!
2.2干擾主罰球員:是指守門員對主罰球員進行的語言挑釁、拖延時間、夸張動作等違背公平公正體育精神的違規(guī)行為。處理結果:若進判有效,未進判重罰,同時面臨吃牌風險!
2.3二次觸球:是指守門員在一類二類點球中已經完全控制住皮球后,故意松開皮球后再次觸球的行為。處理結果:一類點球判給攻方間接任意球,二類點球比較復雜,后文單獨講解。
3,雙方其他球員違規(guī)
3.1攻防球員提前進入禁區(qū):是指主罰球員在踢出皮球前攻方球員進入禁區(qū)的行為。處理結果:若進重罰,未進判給守方間接任意球。
3.2守方球員提前進入禁區(qū):是指主罰球員在踢出皮球前守方球員進入禁區(qū)的行為。處理結果:若進有效,未進重罰。
點球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卻復雜多變的過程,規(guī)則再詳細也無法完美概括。尤其是點球大戰(zhàn)中的一次射門過程和守門員的二次觸球。
因此,小編又反復查詢各種資料,現對守門員二次觸球和一次射門過程接前文進行一次總結。
守門員的二次觸球主要靠裁判判斷守門員是否完全控制住皮球后故意放開,也就是說守門員在撲救脫手后允許二次觸球。這個規(guī)則同樣適用于點球大戰(zhàn),例如前文所提申花特謝拉的點球,河南門將徐嘉敏撲救脫手后進行了二次撲救是被允許的。
點球大戰(zhàn)中的一次射門過程是指主罰球員有且只有一次射門機會,但是射門過程的結束卻要靠主裁判來判斷。
例如:皮球射出后被守門員擋在門線(包括門柱和橫梁)外,后又詭使神差的滾向球門的情況。裁判員可以在皮球被撲出門線外后響哨結束點球過程,此時也就不存在守門員的二次觸球撲救動作。若裁判員認為皮球未停止運動而沒有結束過程,守門員可以二次撲救。
終上,海港萊昂納多的點球被判無效正確。申花特謝拉的點球被徐嘉敏撲出后,裁判員沒有響哨結束過程,徐嘉敏進行了二次撲救規(guī)則允許。
本文所列規(guī)則和解讀來源于網絡,如有異議或者權威文件歡迎一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