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這天,青藏高原,三臺盾構機正“嗡嗡”地往石頭里鉆,焊槍濺起的火花映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水電工程已經悄悄挖到了關鍵階段。而在幾百公里外的印度演播室里,主持人帕爾基正揮著胳膊喊:“炸了中國工地!”
這場景挺有意思:一邊是工人如火如荼地搞建設,一邊是對著鏡頭拍桌子喊打喊殺。說到底,印度這急火攻心的樣子,全因這個醞釀了20年的超級工程——它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相當于三個三峽,投了1.2萬億,被稱作“水電珠峰”。工程一動,印度總理辦公室連開三場緊急會,外長蘇杰生也出來喊話,核心就一個:“你得保證我們下游的水!”
但說真的,印度擔心“沒水”,不如先想想自己干過啥。今年5月,他們水資源部長剛放話“一滴水都不給巴基斯坦”,直接撕了《印度河用水條約》;6月又突然泄洪,把巴控克什米爾的良田淹成了沼澤。更早之前,在恒河上游建壩讓孟加拉國旱季沒水用,拿河水逼尼泊爾簽不平等條約——這些年靠“水”拿捏鄰居的事干多了,現在見中國動工,自然往最糟的地方想。
可中國這工程,跟印度玩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它用的是“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法子:把雅魯藏布江那些彎彎繞繞的河道“裁直”,再挖條30多公里的隧道引水。這么做不是為了“囤水”,而是利用50公里內2350米的落差發電。水庫的容量只有三峽的3%,還裝了生態流量系統,下游全年能拿到的水,比天然流量還多85%。
簡單說,水該流還是流,甚至能幫印度少挨淹。雅魯藏布江到了印度叫布拉馬普特拉河,每年雨季,印度阿薩姆邦都要被洪水淹一次。這工程把雨季洪水通過隧道直接排走,預計能讓阿薩姆邦的洪災少12%。2022年那邊發洪水時,中國提前72小時給了水文數據,光這就幫印度省了幾千萬美元——要是真想“卡水”,何必費這勁?
更關鍵的是,印度其實不怎么靠雅魯藏布江的水。布拉馬普特拉河80%的水來自印度境內的降雨和支流,雅魯藏布江出境的水只占16%-19%。就像你家水龍頭主要靠自家水管供水,鄰居家水管流過來的只占一小部分,現在鄰居修水管,你急啥?
至于“炸工地”的說法,就更像笑話了。打開地圖量量,工地離印度實際控制線有四百多公里,可印度最牛的布拉莫斯導彈,射程才290公里——連邊都夠不著。想派飛機?印度的蘇-30戰機裝滿彈藥,連3000米都飛不上去,可青藏高原隨便一座山就有四千米。再說中國在西藏部署的S-400防空系統,400公里內都能攔,加上殲-16D電子戰機,真來的話就是“送人頭”。
印度自己也清楚這仗打不起來,可又咽不下這口氣。最近他們議會趕緊批了個“西昂河水電站”,想跟中國比一比。結果呢?剛拆了抗議民眾的帳篷,就被法院叫停了——環評報告造假,連當地珍稀鸚鵡的記錄年份都寫錯了。這就好比別人在認真蓋樓,你急著畫圖紙,結果連圖紙都抄錯了。
對中國來說,這工程可不只是發電。過去西藏財政三成靠中央補貼,這電站建成后,一年能賺200多億,自給率能提到六成。12萬個工作崗位讓當地人有活干,為了運設備修的七條路,把墨脫這樣過去沒公路的地方連了起來。更重要的是,配套的鐵路和公路升級后,邊境補給時間能縮短60%——以后再不會像1962年那樣,因為送不上物資只能撤軍了。
有意思的是,中國還打算把“藏電”送出去。通過電網連尼泊爾、孟加拉國,甚至印度,電價比印度本地便宜三成。這就不是“卡脖子”,是“搭便車”——你用我的電省錢,我賺點錢搞建設,大家都劃算。
現在再看印度喊的“毀約”,其實挺沒意義。雅魯藏布江的水奔流了千萬年,本來就沒把國界線當回事。中國修電站是為了發電、抗災、搞發展,既沒搶印度的水,也沒擋誰的路。印度要是真為下游著想,不如坐下來談談怎么用低價電,總比對著鏡頭喊“轟炸”強。
巖層深處的盾構機還在往前鉆,焊槍的火花照亮了屏幕上的進度條。印度演播室的怒吼再響,也穿不過四千米的雪山。等雅魯藏布江的電點亮萬家燈火時,或許印度能明白:與其盯著別人的工地較勁,不如想想怎么把自家的工程先搞明白。畢竟,時間可不等人——中國的工程都挖到核心區了,印度要是還停留在“喊口號”階段,最后只能看著機會溜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