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作者:溫全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素材庫 審核:何良慶)
經常有家長會抱怨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磨蹭拖拉:放學后該寫作業了,卻遲遲不寫,一會上廁所,一會去喝水,一會吃東西,一會做手工……各種磨蹭。家長朋友看到這種情況就著急 ,開始一遍地催促,一會就火冒三丈,開始各種講道理,訓斥甚至打罵。現實中,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態呢?
對于有這類困惑的家長,我特別想和家長們說一句話:家庭是一臺大型復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事實上,很多孩子的拖拉磨蹭,都是在家庭這個大環境中慢慢形成的。 父母的哪些行為容易讓孩子產生拖拉磨蹭呢?
一、包辦代替,剪斷了孩子獨立的翅膀
奧地利心理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一書中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后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很多家長看著孩子做事慢慢悠悠,心里一著急就會快速幫孩子把事情搞定,甚至有的家長還明確和孩子表達,“你只管把學習搞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更是讓孩子沒有機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是時候孩子看上去的高效,其實是“空中樓閣”。
長時間下去,孩子便會養成嚴重依賴。一旦父母不在現場,孩子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來自己應該做什么,從而影響了行為上的主動。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會抱怨,“我們家孩子看著寫作業寫得挺快,一旦父母不在身邊,連書包都不會打開。”問題是,我們可以包辦代替多少年呢?
二、打擊教育,挫傷了孩子承擔的勇氣
很多家長堅持孩子時間管理做的不好時就得批評。天天磨蹭拖拉,不教育怎么可以?于是每次孩子在時間管理做的不好的時候,就天天批評天天指責,這種“打擊教育”對孩子自信心的挫傷是非常致命的:孩子會深深的覺得我不行。一個對自己徹底失望的孩子怎么可能會雷厲風行高效做事呢?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家長所說的“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無論家長說什么,這類孩子都“習慣性遲鈍”。
到最后,家長越來越崩潰,話說得越來越難聽,結果孩子越來越沮喪,動作越來越慢,效率越來越低,進入到一種惡性循環中。
三、父母拖拉,滋生了孩子拖拉的習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本身就散漫缺乏時間觀念,孩子也就比較容易拖拉磨蹭。
我的辦公室樓下就是一家幼兒園,一天我見一位媽媽行色匆匆的拖著小男孩快速往學校跑去。她一邊焦躁不安的拖著孩子往前走,一邊大聲地吆喝孩子:“和你說了多少遍,早上要早起,你看看你,每天早上都那么磨蹭!”那一刻,我有一股強烈的沖動想叫住她,讓她從自己“不覺察”的狀態里走出來。
是啊,四五歲的孩子,他們知道什么?他們知道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合適?父母沒有秩序感造成的忙亂,卻由孩子來背鍋,而可悲的是,我們的孩子,作為弱勢群體,他真的會認為:自己很笨很蠢很拖拉,你看我又遲到了!
而長時間在這種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能成為井井有條時間觀念極好的孩子嗎?大概率的,孩子會在父母這個原件的影響下,長成父母的樣子。那么,針對孩子的拖拉磨蹭,父母可以如何做來改變這種現狀呢?
第一、學會放手
所有關系都是聚合為目的的關系,唯有親子關系是以分離為目的的關系。我們今天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孩子在離開我們那一刻時,能夠更加獨立。
不斷告訴自己,孩子的人生不屬于父母,是屬于孩子自己的人生。試想當我們隨時隨地幫助孩子安排孩子的時間,早上什么時間起床,什么時間該出門,回來什么時候應該寫作業,什么時候睡覺......當孩子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里,總是在被安排中度過,那么如何會有時間觀念?如何會對自己的時間負責?又如何學會時間管理的能力呢?
同時,一定要提醒家長的是,所有的放手一定不是猛然間的突然放手,而是手把手示范給孩子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有計劃有步驟的放手。
第二、學會欣賞
“孩子需要被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很多家長也會說,“溫老師,我也特別想鼓勵孩子,但是總做的不好,我沒有那么多耐心啊。”如何讓自己可以有耐心呢?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在《終生成長》一書中提出“成長型”思維,家長同樣可以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待孩子時間管理的學習。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孩子還“在路上,他正在學習時間管理的技能而不是已經定型。目前我們尚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和衡量他,更何況成人的我們在時間管理上也并不是時時處處都做的完美,不是嗎?孩子和我們一樣,他們是做好時間管理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份進步,都值得家長去看見去喝彩,而每一份欣賞,都是激勵孩子更好堅持下去的支持和動力。
第三、自我約束
很多家長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在孩子的時間管理上也是如此。比如我們要求自己按時起床,按時晨練,堅持了沒幾天就忘得干干凈凈,我們自己都沒有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如何培養出高自律有堅持力的孩子呢?
又比如我們自己下班回到家,本來安排了洗衣服,結果拿著手機一會點點這個新聞又看看那個新聞,一會聽個音樂一會又淘寶購購物,如果我們自己對我們所做的計劃輕易放棄隨時轉變,我們的孩子會學習到什么呢?我們又如何可以理直氣壯地去管教孩子呢?
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而是需要生活中細水長流地去實戰,唯有家長以身作則,一步步帶著孩子生活中去踐行,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才可以扎扎實實的真正培養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