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都知道“亂世出英雄”這句話,的確,戰亂年代確實有很多值得大家尊敬的英雄,在他們的身上,我們能感受到男兒的熱血,感受到他們的堅毅果敢。其實,除了亂世能造就英雄之外,太平盛世中也有很多英雄,戍守邊疆的戰士是英雄,出入火海救人的消防戰士也是英雄,生活中也有很多默默無聞的英雄,還有很多為人民服務,一生都在為新中國的建設殫精竭慮的公仆也是英雄……
今天要說的這位,雖然沒有參加過戰爭,但也是新中國發展的過程中的一位英雄,他的事跡也同樣值得歌頌,他曾是貴州省省長,見證了貴州的成長,是百姓心中的“父母官”,他就是林樹森。
正文:
我們都知道,貴州地處我國的西南腹地,位于長江經濟帶內,同時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新中國成立之初,貴州省的發展相對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貴州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林樹森的努力。
1946年,林樹森在廣東汕頭出生,從名字上來看,就能看出父母對他寄予的厚望。當然,他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在他很小的時候,學習就非常刻苦,經常挑燈夜讀。他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后來這個目標伴隨了他的整個人生。
十九歲那年,林樹森參加了高考,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廣州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錄取。那時候,中國工業建設發展尚且處在初期階段,土木專業屬于冷門專業,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大學畢業之后,林樹森被分配到廣州的一家小工廠當技師,從事著最平凡的工作,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安排對他這個高材生來說,多少有些不公平。但在林樹森的心中,工作沒有貴賤,誰也沒有規定大學生就應該從事高貴的職業,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發揮自己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他有如此樂觀的心態,在工作中他才能發揮出 百分之百的熱情。有句話叫“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雖然在小廠子里工作,但他的表現卻十分優異,幫助工廠解決了很多難題,他的能力也終于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被調到國家工業區負責運輸工作,他的政治生涯也從此而開啟。
對于林樹森來說,晉升不僅是領導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同時也是上級給予自己的一份責任,就應該盡職盡責,為人民服務。不久之后,林樹森又被調到縣里工作,并于1988年晉升為惠州市副市長。
擔任惠州市副市長期間,林樹森始終任勞任怨,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基層民眾的需求,他會經常到基層做調研,與此同時還走訪了惠州的大小工廠,了解工業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再針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解決。
在他的領導下,惠州市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安居樂業。1996年,林樹森正式出任廣州市市長兼任廣州市委副書記。雖然已經身居高位,但他從來沒有沾沾自喜,反而一直踏實肯干,在廣州工作期間,林樹森為廣州的交通發展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白云機場就是在林樹森的指導下建設完成的。
廣州的經濟發展平穩之后,林樹森又被調到貴州省出任省委副書記,雖然此時的他已經六十歲,但依舊是老當益壯,工作能力依舊出色。剛上任的時候,貴州的交通問題是個“老大難”,交通不便利,當地的經濟發展就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上任之后,林樹森的當務之急就是整頓貴州省的交通,大力推進貴州鐵路的建設,與此同時還加強了公路和高速的建設。在他的努力下,這個曾經相對落后的西南腹地,慢慢煥發了活力,如今更是實現了縣城與縣城之間的高鐵夢。
因為出色的工作表現,最終林樹森被提拔為貴州省省長,見證了貴州經濟的發展。從政幾十年,林樹森用行動詮釋了“忠誠”這個詞,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
結語:
2013年,林樹森正式退休,為國家建設奔走了半生,實在辛苦。原本大家以為這位老干部終于可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但他卻選擇到中山大學出任教授。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就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停下的時間太久,他就會覺得不舒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