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王菲《寓言》專輯發行 22 周年。
《寓言》前前后后的故事,大家都講了太多,規格上的,概念上的,寓意方面的…等等,畢竟在實體時代,當年專輯礙于要發滿 10+ 曲目數量,這張便有了風格迥異的兩 Part, 如果是在當下數字音樂的時代,可能只發行前半張風格另類的“寓言”五部曲就好了,不一定會有后五首歌大家熟悉的抒情流行。
前五首歌中應用了迷幻的電子音樂,營造出寓言中的神秘世界。在《寒武紀》、《香奈兒》和《阿修羅》中,王子和公主等角色紛紛登場,在虛擬時空中為愛而戰,映射現實的愛恨糾纏(當然,有人硬要套入說是那些角色有竇唯、謝霆鋒,隨你們吧)。
后半部分,王菲回歸主視角,以第一人稱演繹《不愛我的我不愛》和《笑忘書》等作品,唱著自己對愛的堅定與信念。
如此的音樂視角安排甚至會令我聯想到在《寓言》專輯之后十多年田小姐發行的《渺小》專輯,從宏大世界“大我”價值觀到自我情感“小我”的探討是不是有參考她偶像王菲。
《寓言》在第 12 屆金曲獎上卻竟然顆粒無收,至今是個遺憾:最佳女歌手惜敗好姐妹那英《心酸的浪漫》,最佳專輯惜敗周杰倫第一張同名專輯,張亞東和梁駿榮在“最佳專輯制作人獎”敗給了《十二樓的莫文蔚》制作人李宗盛,怎么看都只能怪當年“神仙”太多,打架打不贏啊。
彼時金曲獎五位入圍的“最佳國語女歌手”有王菲、那英、孫燕姿、張惠妹以及莫文蔚,有趣的事,當屆在那英拿獎后,其余四位入圍者在后面連續四屆,都分別拿到了歌后獎杯,王菲自然是憑“退休”專《將愛》贏的。
MV 在千禧年仍是主流的打歌方式之一,所以《寓言》專輯中一首《香奈兒》當年還拍了兩個版本 MV,一支是在北京二環周邊包括后海、鼓樓大街一帶取景的風光篇,另一支是這首歌作為當年海飛絲洗發水廣告曲的花絮篇。
從 99 到 00 年,我沒少因為代言人分別是許茹蕓、王菲而使勁買海飛絲產品來用,直到 01 年潘婷請了蕭亞軒和章子怡,我才改用潘婷洗發。
而 2000 年才在讀初中的我,對奢 侈 品一無所知,并不知道香奈兒就是 CHANEL 這件事,后來知曉了以后,并得知 L 先生因為這首填詞遭到了香奶奶家公關的投訴,覺得他有侵 犯 人品牌名譽。
想想也是,你用一個全球頂奢 Title 賣給了一個深入尋常百姓家的日用洗化品牌當廣告歌,給誰誰樂意呢(答:海飛絲樂意)?
最后,放一曲風光篇的《香奈兒》MV 吧,不為別的,我就是看二十多年前的北京覺得親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