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餐式愛情”的年代,遇見愛情的幾率越來越低,很多人在經(jīng)歷了幾次感情的失敗之后,對愛情的期待值會大大降低,因此有一部分在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后,會選擇相親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
大家都知道,相親市場中的男女在擇偶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大部分人提出的要求都是較為合理的,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提出的要求過高,讓人看了之后哭笑不得。
來自上海的王女士,便是相親市場上的一員。她的個人條件很好,父母是上海本地的商人,家里有兩套全款房,自己還是女博士畢業(yè)。雖說她的條件在富豪面前算不上什么,但已經(jīng)超越了大多數(shù)的普通人。
也正是因為從小錦衣玉食,王女士的性格也有些孤傲,學(xué)習(xí)成績優(yōu)異的她,從小習(xí)慣了大家的追捧,以至于她平時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可以說是自信到了極點。
過于強勢的性格,導(dǎo)致王女士的身邊很少有朋友,更沒有異性追求者。直到博士畢業(yè),王女士的感情都是一片空白。眼看著身邊的同齡人一個個都成家立業(yè),王女士的家人有些坐立不安,時常勸導(dǎo)她趕緊找個人嫁了。
可對于沒有戀愛經(jīng)驗的王女士來說,找一個合適的人結(jié)婚又談何容易?在她的記憶中,這么多年來,只有大學(xué)時期有過一個追求自己的男孩子,只不過當(dāng)時的她過于驕傲,根本沒有將對方放在眼里,從那之后,她的身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其他的追求者。
后來,王女士實在沒辦法,便在閨蜜的面前哭訴。得知王女士的真實想法后,閨蜜給她提了一個建議:在征婚平臺上發(fā)表征婚需求,只要把自己的條件寫下來,自然會有人主動聯(lián)系。
聽到閨蜜這么說,王女士頓時有了興致,考慮到自身的條件如此優(yōu)越,她便自信地在征婚平臺上留下了自己的擇偶要求。王女士征婚標(biāo)準(zhǔn)的第一條就是必須是上海戶口,而且必須是985高校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畢業(yè)生,只有這樣才能和自己的博士生身份相匹配,生出的孩子智商才會高。
在外表上,王女士也有自己的要求,對方的身高必須在一米八以上,同時還要五官端正,而且不能有近視,臉上也不能有任何疤痕。王女士覺得,自己身高一米六,找個一米八的男人并不過分,如果個子太低,會影響后代的身高,所以低于一米八的男人,她一概不看。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王女士還有一個硬性條件就是對方的收入一定要比自己高,否則的話會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zhì)。這個要求其實還不算過分,畢竟她的收入很高,有要求對方的底氣。
但接下來的幾條要求就有些理想化了,她還要求對方在上海有三套以上的房產(chǎn),最好是有一套別墅。不僅如此,她還要求對方會做家務(wù),平時能為她洗衣做飯,把她捧在手心里,同時還不能有抽煙、喝酒之類的壞習(xí)慣。
我們都知道,上海的房價是非常高的,很多普通人可能努力一輩子都無法在上海安家。王女士開口就要求對方有三套以上的房產(chǎn),這顯然有些不合理,除了富二代之外,年輕人想要達到這個要求幾乎是天方夜譚。
男人能賺錢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王女士還想要求對方既能賺錢養(yǎng)家,又能全方位地伺候她的生活,這點要求著實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婚姻是需要共同經(jīng)營的,付出也是相互的,如果只讓男方單方面付出,這樣的婚姻還有什么意義?
原本王女士認(rèn)為,只要留下自己的征婚要求,就會有很多符合條件的男士聯(lián)系自己。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所有聯(lián)系她的人并不是對她有好感,而是對她的擇偶條件進行了抨擊。
他們認(rèn)為,王女士列舉的條件實在是可笑至極,她的條件好固然不假,但她的擇偶要求沒有人可以做到,與其列舉這么多條條框框,還不如單身一輩子。
面對大家的抨擊,王女士也很不解,她不明白大家為何會有這么大的惡意,也不明白自己錯在哪里。她自始至終都認(rèn)為自己的征婚要求是根據(jù)自身條件而定的,并沒有不妥之處。
其實,相親過程中對另一半有要求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不僅王女士有要求,其他人也有要求,只不過要求的內(nèi)容不同罷了。對于女博士王女士的征婚條件,大家有什么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