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涉及酒類知識,
瀏覽前請確保您已滿21周歲,
請理性飲酒,未成年人請勿飲酒。
最近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春天真的來了?
是某天發現柳條抽芽了,是看到春季限定的水果都上市了,還是朋友圈刷下去全是成片的花海?
在清代禹之鼎的《春泉洗藥圖》中,春天的氛圍直接拉滿。
春光乍泄,擠擠挨挨的梨花、桃花爭相盛開,有人閑適地坐于庭院,有人在湖邊濯洗草藥,畫面清雅寫意,能看出“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韻味。
▲ 清 禹之鼎《春泉洗藥圖》(局部)
古代人的春天都在做什么呢?都像畫中這樣嗎?
前幾天剛迎來春分這個節氣,我們提到春分的反應一般是: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 (多年地理學習的膝跳反射) 。
可能還有的人會知道一個很浪漫的現象,春分這一天,同一經線上的人們,都會在同一時刻迎來日出。
但其實二十四節氣由來已久,春分還有個“三候”的說法: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春回大地,燕子往回飛,銜泥修巢,下雨的時候開始伴隨著雷鳴和閃電。
從立春到春分,沉默了一個冬天的土地動靜越來越多,動物蘇醒,植物生長。
▲ 清 董誥《二十四番花信風圖》(局部)
古代的這個時候,悶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也都出門活動手腳了。
其中典型的一種活動就是踏青集會。
人們會換上鮮亮的衣服,在湖邊、原野游玩,富貴人家甚至會在水邊搭起帷幔,供人休息,就像我們今天流行露營一樣。
最出名的就是以王羲之為首的蘭亭千古一會,大好春光之下,群賢畢至,曲水流觴。
▲ 清 樊圻《蘭亭修禊圖》(局部)
這一次蘭亭集會給后面的人打了個樣,文人們紛紛發起同款,發展到唐朝,文人集會的規模更加盛大。
在唐文宗時期的某個上巳節,一幫聽起來很耳熟的文人——白居易、劉禹錫等人,也在洛下舉行了一個修禊之宴,蘭亭集會是在水邊吟詩,白居易他們直接把宴設在了船上,泛舟湖上,一路游覽斗亭、宮墻、長堤……
他們從早到晚,吟詩唱歌,左手是毛筆,右手是酒杯,據說這場宴會驚動了許多當地人,圍觀群眾把岸邊的路都給堵了。
“前水嬉而后妓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盡風光之賞,極游泛之娛。美景良辰,賞心樂事,盡得于今日矣。”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序》
這次集會的詩作倒不像蘭亭集會那么有深度,沒有關于宇宙或人生的思考,基本都是圍繞著吃喝玩樂來寫的,從里面你能很深刻地感受到洛下“閑人”們那種紙醉金迷的快樂。
除了玩樂,春季的吃喝也很有季節特色。
從晉代開始,就有立春吃春盤的習俗,被稱為“咬春”。
春盤由春餅和一些蔬菜組成,春餅就是一塊面粉烙的餅,而菜從蘿卜、芹菜到比較辛辣的蔥、蒜、韭菜都有,各地習俗不同,切成極細的菜絲,紅綠交織放在盤中,給人生機盎然的感覺。
其實春季吃春盤的習俗今天還有一些地區依然保留,就比如閩南、潮汕地區清明會做的潤餅菜一樣。
在宋人詩詞中,春盤的最佳搭檔是酒,當然,酒本身也是春季的必備佳品。
“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幡判醉倒。” ——陸游《木蘭花·立春日作》
▲ 明 戴進《春酣圖》(局部)
為什么酒還講究時節?
其實一年四季都能釀酒,但如果要選一個最佳的釀酒季節,那肯定是春天,在氣溫、水質和酒曲的發酵力上,春季更有優勢,釀出的酒比其他季節的更加醇厚綿柔。
著名的農學著作《齊民要術》中,春季釀造的記錄也是最多的。
而且讀古人的酒詩時會發現,他們形容春酒,常常用“濃”字,而形容秋天的酒,更多用“清”字,漢樂府詩里就說“春酒甘如醴,秋醴清如華。”
這樣甘濃的春酒,與融融春景相映襯,天然就帶來一種賞心樂事的感受,也難怪包括唐伯虎在內的諸多文人,既愛賞春花,也愛嘗春酒。
唐伯虎曾經買下一座閑置的宅子,取名“桃花庵”,自己則是“桃花庵主”,還特地寫了一首《桃花庵歌》。
他塑造出一個桃花仙人的形象,說仙人種桃樹,開出桃花后,折下花枝去換酒錢。
日復一日與花酒為伴,酒醒時看落花滿地,酒醉時在桃樹下安然入眠。
▲ 宋 佚名《松下憩寂圖》
這位桃花仙人聽到的是風吹枝椏的白噪音,看到的是桃枝被吹碎后散落的花瓣,聞到的是桃花酒釀里的醇香,所有的感官匯聚,組成唐伯虎心里理想的那一個春天。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桃花仙人的那壇好酒已經找不到蹤跡,但唐伯虎詩里的酒濃春暖,卻在今天以另一種方式被封存和定格——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
封藏大典是瀘州老窖首創的酒文化禮典,沿襲傳統禮制中的祭拜先賢、拜師傳承、封藏春酒等重要環節,組合成一場大型盛會,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傳統酒文化有哪些內涵、應該是什么樣子。
今年的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在中國酒城瀘州鳳凰山舉行,時間是閏二月初二。
農歷中為了消除陰陽偏差,會出現一些閏月,閏二月也就是這樣產生的,簡單點說,閏二月算是非常稀有的,19年才出現一次,今年以后,下一個閏二月在2042年,下下個閏二月是2099年。
這樣稀有的日期,不僅延續了以往瀘州老窖每年封藏大典日期的特殊選擇,也在隱喻“春酒貴如金”的特點。
春釀這件事,擁有兩千多年釀酒歷史的酒城瀘州最熟悉不過。
夏耘、秋收、冬藏、春出酒,在經歷一整個冬天的漫長發酵期之后,春出的酒所積累的香味更加豐富,口感也更醇厚。
這一整個釀酒的過程,必須有微生物的參與。
春季剛巧是微生物活躍的季節,微生物集群齊心協力,在無氧條件下完成發酵,最終實現了從糧食到美酒的轉換,春釀應時而生,醇厚綿柔,香氣遠揚。
微生物大多來自窖池與酒醅,老話說“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窖池連續使用的時間越長,參與發酵的微生物就越密集,出來的酒就越香。
瀘州老窖·國窖1573就擁有現存建造早、持續使用時間長、原址原貌保存完整的1573國寶窖池群,從明萬歷年間,國窖始祖舒承宗在五渡溪取黃泥筑窖,至今已經450年沒有間斷過釀造。
與活窖池共存的是歷經699年、24代傳承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窖池和技藝相輔相成,成就了今天瀘州老窖·國窖1573每一滴香醇的美酒。
今年的封藏大典除了固定的祭祖儀式和春釀封藏儀式,還設置了2023瀘州老窖“懷玉杯”釀酒技能大賽、“春江酒月夜”中國酒城?非遺之夜等活動。
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從08年開始,已經辦了十幾年了,每年都在傳承內核的基礎上,賦予新的主題,以此表達對生命源頭、文化源頭和白酒源頭的尊重,也體現出瀘州老窖“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
在這幾百年的厚積薄發中,瀘州老窖·國窖1573讓濃香型白酒成為中國白酒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花田,在原野,也在這一杯初釀的春酒中。
在今年的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上,還發布了四款國窖1573春釀酒——國窖1573春釀·玉兔祥福、國窖1573春釀·瑤兔迎福、國窖1573春釀·玉兔添福、瀘州老窖·封藏大典生肖系列(兔)酒。
在這個春天,前往瀘州老窖官方微信商城,品味酒釅春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