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幼兒園頻頻倒閉、房地產過剩、00后不婚的消息出現在了網絡的熱搜詞。于是帶著好奇心一刷,我突然間發現,00后各種各樣的觀點真的非常有他們的道理:
“彩禮要價那么貴,是賣女兒嗎?”
“彩禮都拿不出,我自己去精子庫要個孩子得了,靠男人,要瘋!”
“窮不過三代,到我這一代,我就不婚不育了,也就不會有下一代了,所以叫窮三代!”
“新婚姻法出臺了,這現在不要結婚證孩子都能上位了,那我還結什么婚?婚姻對女人有什么保障呢?”
“房價那么高,就是考上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算了,不結婚了!”
“太卷了,養孩子工作又沒了,不生了!”
各種各樣的吐槽,足以讓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對生娃開始忘而卻步。
前不久,一女士因為面條好不吃找老板理論,被老公一段數落的視頻,更是讓女士們看得不敢再結婚。
還有種種男人家暴女性,生娃、育娃的高額費用,讓現在的年輕人對職場、對婚姻,已經到了看透世界的地步。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年輕人,去寺廟的越來越多。
于是乎,只要但凡是上網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在感嘆:00后完了,人口完了。
但是,事實是這樣的嗎?
從我上千例來自北上廣還有五湖四海的來訪者的案例和口述中,似乎和網絡上熱搜出來的關鍵詞,又有很大的出入。
我聽到的更多的是,有錢的傻白甜姑娘,嫁給了一個又一個渣男,無論渣男虐她千百遍,她待渣男如初戀。她們的開場白是:誰讓他長得那么帥呢?他真的沒有什么缺點,除了不給我錢花,偶爾會和其它女生曖昧,但我相信,他絕對沒有肉體出軌;
還有的是,一心一意為家庭打拼的事業男,出差在外,24小時的念頭只有老婆,他辛辛苦苦賺的錢給了孩子,給了家,但是老婆不是出軌的,就是抱怨不斷,即使老婆有時惡劣到要打自己的父母,事業男還是選擇去感化老婆;
也有的職場人,什么都好,就是不會處理人情事故,什么證都有,但是在單位繼續工作卻生不如死。他說他什么都有,北京幾環的房產都有,錢都有,就是差個老婆,只要是個女性,不管長得好不好看,只要敢嫁他就敢娶,但是,關鍵被婚戀機構騙得一次又一次懷疑人生。他說他已經不再相信愛情;
更有的女性,除了沒有錢,什么都專一,長得非常好看。她說只要嫁個有房的男士,其它條件,不要彩禮都沒有關系,被渣男已經傷到體無完膚,她說,老實男那么難找嗎?
我常常在想一件事,如果以上這四類人群都互換一下,是不是婚姻就會幸福、美滿,也不會恐婚了呢?
像我有一個遠房的親戚,找了兩任老婆,一沒工作,二沒學歷,長相還真的是出如一奇。我這親戚,至少還有幾套房,工資也還行。但是更過分的是,第二任老婆,還有個十幾歲的孩子,每天在家還可以嫌棄我這個沒有娃的親戚賺錢少。現在還要鬧著離婚;
而我身旁還有些單身女性朋友,長得又好看又努力,三觀還正,有的時候為了生活不得不奔波做美團。她感嘆地說:也許這輩子都不會有男人看上她,因為她太窮了。
其實,說到底,真的是年輕人恐婚,還是年輕人的社交力太弱,獲取異性資源的平臺太少太少,少到只能通過熱搜以為,這個世界已經不再需要愛情了呢?或者女性誤以為,只要自己錢不夠就不配結婚,男性誤以為,只要自己顏值不夠不會說話也不配得到真愛?
就像如今的職場,人人都說社會非常卷,00后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博士競爭小學教師的崗,大學生去做美團。讓很多年輕人都有了讀書無用論,甚至天真地以為,現在上大學就是一無是處了。更過分的是,很多名校大學生,因為信息的偏差,選擇了工廠打螺絲。
但是他們看不到的是,我身旁比比皆是沒有學歷、沒有顏值、沒有文化的全職媽媽面試當天上崗幼師、上崗小區物業管理員,有的還考上了街道辦以及政府部門。
甚至有很多人,實現了自我職場價值最大化。
但就同行心理咨詢師來說,我更見過很多心理學的博士、研究生到現在和我們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詢師一樣,自己創業開著門店,可能來訪者、咨詢量還不如我們的十分之一。
種種的跡像,無一不在說明一件事情:你以為的社會熱搜現象,其實就是幸存者偏差。只是大數據推送給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但是現實,其實并沒有這么殘酷。
正如80%的女性都誤以為全職太太一定是一個非常苦逼的職業,因為她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問老公要錢,生活得很卑微。但是她們不知道的是,現在如今真正的全職太太,早已經不是在家圍著廚房轉、老公轉、孩子轉。更多的全職媽媽是在給老公進行家庭開支的理財、孩子的人際周轉、名師聘請的規劃,甚至很多全職媽媽自己在家考研讀博、練鋼琴……
雖然說大數據下,年輕人都不生娃,但是在我們如今80后家長的人群中,一個班生二胎的還是占50%,雖然這一批孩子童年確實比較苦逼,每天面對書本學習,但是,他們的心理比80后、90后更健康。因為這一代的家長,更注意育娃的方式方法和心理教育。
像80后的我們,因為上課被老師挨罵了,回家是一頓打罵,而80后家長的孩子,如果被老師罵了,家長會先去調研、分析、再去學校、同學之間了解,即使出現了不好的情況,更多的還是以感化、鼓勵教育為主。
所以,其實這個社會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地恐慌。
即使新婚姻法的出臺,也不代表小三都可以立馬上位和你的孩子競撫養權。即使有類似的現象,首先,你家的老公要先有礦。即使沒有婚姻法,不忠于你的愛人,該怎么樣依舊怎么樣,有關系有門路的,孩子一樣可以上戶口,一樣可以繼承財產。
所以,焦慮這個詞,不應該是時代或某個法律造成的。其實焦慮一直都在你心中,無論社會的法則怎么改,怎么向你理想的狀態改變,但凡你不去做市場、人群、數據的調研,你走在路上,都會感覺,心口尤如大石壓在胸口。
就像正室都害怕小三,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其實在人性關系結構上,小三和你愛人的焦慮是大于你的,因為做錯事的一方,心理需要強大的承受力,才可以去用一次又一次的謊言去欺騙,人都有自責心理,所以,你更無需害怕、焦慮或者自暴自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設定都是相通與相近的。
就像員工都害怕中層領導,但是員工不知道的是,中層領導是一個當今職場風險最高的職業。員工離開了公司,最差也不過再是員工,好一點可以升遷。而中層領導要離開公司,在如今競爭的大環境下,他要保全之前的職位,是要降低自己很多標準的。除非他的人脈后臺非常硬。而且高層領導要換中層領導的意圖會比員工大。因為中層領導分的蛋糕比員工多。
就像媽媽都害怕孩子沒有出息,但是媽媽不知道的是,這一屆就是上幼兒園的孩子,學的文化知識都比你上小學學得多。一代又一代的智慧是在進步的。所有的孩子再優秀,最終都歸是平凡人。只要他有內趨力,還害怕沒有未來嗎?隨著人口的下降,競爭的平淡,只要你愿意相信孩子,孩子一定大有作為。
所以,人生需要焦慮嗎?人生需要緊張嗎?
其實一點也沒有任何的必要。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更應該提醒自己,多去關注幾個現實的人脈圈、多去出門拓展一下視野,你會發現,你所認識的世界,并沒有互聯網那么地恐怖和焦慮。
其實,無論你怎樣,你都會比你身旁的人擁有不同的幸福和不同的歸宿。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宿命和幸福。
所以,人生別慌、別忙、別焦慮,走走停停,看看風景,前方,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作者:心理咨詢師曾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