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尤其2015年后,在內地公民赴日游興起和日本料理全球化流行的雙重推動下,上海日料迎來空前發展。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發,因出入境困難、熱錢投資等因素影響,原本頗為開放的上海日料市場逐漸封閉、開始內卷,壽司新店不斷開出為其主要表現之一。其間,巖松博義的「巖田」、肖釗的「鮨水月」、戴海鵬的「鮨松」和李定攀的「鮨昇」開店時間相仿,定價均為千元級,這4家店吸引大量客流,均獲巨大成功,幾乎重新定義整個市場。至今3年過去,隨著疫情管控措施的變化和出入境的優化便利,上海日料的生存環境又發生很大改變,這4家店近況如何,又有什么經驗可以啟迪,我以個人淺薄認知作一文章記錄如下。不過,這篇文章較長,閱讀至少需要10分鐘,喜歡速食類美食文章的朋友,建議繞道吧:
巖田
紅春大廈的傳奇?
相關文章(2020年7月)
3年間,巖松從一平價料理店脫穎而出,在自己開店后成長為上海日料廚師頂流,「巖田」亦從單一門店發展到「本店」、「別館」、「一寸庵」3店齊發。在小程序可以預訂位子前,預訂巖松的位子幾乎是一門玄學,你不知道別人是如何訂到的,只知道自己很難訂到,那些明星的捧場更讓你心癢難耐。「巖田」當初因為被人“舉報”而從點評下架,將計就計后就不再上點評,反而吃足不上點評帶來的“神秘”、“控評”等好處,客人于是在點評的紅春大廈條目下集聚成為奇觀,在傳播上,上海日料屆沒有比巖松更“會”的人了。
巖松第三家店「一寸庵」今年春末開業,在他身上我們可以見到「巖田」系列店的“成功密碼”。
密碼一:菜不在精、量多就好。
「一寸庵」的菜式以熱食為主,拌菜、炭烤、天婦羅皆有,就套餐設計來看,這樣的配置不講邏輯、也不講銜接,但就如我先前文章中提出,「巖田」從本店到別館,一路走來都是走豐盛路線、量多為王,這才是基本盤食客的期待。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里說的量多不單純是菜式道數多,更注重料理種類多,將各種網紅菜式揉在一起一站式解決,對食客來說豈不美哉。
密碼二:真正王牌、在于自己。
眾所周知,巖松十分善于維護客戶關系,從板前與食客交流到整個餐廳的氣氛營造,能讓絕大多數食客乘興而歸,他往往將身位放低,以哄客人為先。經過多年沉淀,氣場不合之客人早已被過濾,目前「巖田」系列店的客群與巖松氣質頗為一致,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因沒有點評之類的平臺而較難傳播,「巖田」系列店于是成為客群的“快樂老家”。巖松系列店為何擠在一起固有多重原因,但方便巖松竄場活躍氣氛,照顧客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千元四小龍的主廚中,個人品牌價值最高的恐怕就是巖松,而且這價值已漸漸脫離廚藝、脫離料理,而與人設、傳播力緊緊結合在一起。
密碼三:適度分流、有序擴張。
在獲取高人氣后擴張,以更多的座位博取更多營收,是餐廳拓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擴張確實是一門學問。巖松從本店擴張到別館,再擴展至一寸庵,次次踏準節奏,雖然其經驗未必可復制,但一些做法可供同行參考:
第一,對自己潛在客戶數量有準確預估。這需要結合客單價,預約狀況得出客觀評價,每天能提供多少餐位,潛在客戶又有多少,算清楚后方能行事。
第二,既然因為整合資源需要,各店的地理位置接近甚至就是隔壁,那在料理的設計上就應既有聯系,也要區分。之所以要有聯系,這是品牌內容一脈相承的需要,也有利于廚房標準化生產,而有區分則是科學分流客人,避免緊靠的兄弟店之間自身形成負面競爭關系。
巖松嚴格遵循以上兩點進行擴張,而在擴張問題中,同樣是人氣店的「佐佐」和下文將述「鮨水月」則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以「佐佐」為例,主理人將壽司、懷石、炭烤(鴿子)分流為3店,但令人意外的是,這樣做既低估了品牌價值,又高估客群數。說低估品牌價值,是主理人沒想到那么多客人僅僅是為了佐佐兄弟而來,分3店后客人分流,客人對于個人品牌的感受銳減,無法在3店均支撐起穩定的高人氣。說高估客群,是沒有考慮到在「佐佐」系列店的高單價下,每天未必有那么多客人能填滿那么多的座位數,所以我們看到「福壽司」即使降價生意也未見明顯起色,而「宮鳩」一度輪數過多、座位也多人氣大不如前,「巖田」的經驗和「佐佐」的教訓恐怕值得后來人思索。
鮨水月
成長的煩惱
相關文章(2020年7月)
四小龍中,從業資歷最淺的恐怕就是肖釗,但如果談到對壽司的重視與鉆研,在我心中肖釗又勝于其他3位一籌。從重視壽司遠超過酒肴的「笑魚」系壽司店畢業后,肖釗延續了專注壽司的風格,在這點上,他和黃彥威可真像啊。
廚師在“走紅”后,打交道的對象未免增多,同行、供貨商、團隊,樣樣要操心,一個口氣頗大的食客也許只是nobody,而一個悶不作聲的客人卻有可能是真正的美食家,肖釗天生性格內斂、不善交際,這3年,他遇到最大的困難恐怕就是需要從一個單純的廚師轉變為經營者、合伙人、領導者和善于與客人溝通周旋的服務者。
壽司還是酒肴?
肖釗很愛壽司,從心里想將壽司捏好,4月間,他一度摒棄原先酒肴+壽司的套餐結構推出純壽司套餐,以我觀點來看,這是放大他優點,也是遵從其內心的做法,然而事與愿違,3年來積累老客人大多要求其將套餐改回原架構,且只要生意一波動,肖釗便認為是改套餐“惹的禍”,糾結之后只能遵從“民意”,摒棄壽司套餐而做回酒肴+壽司。
擴店還是守店?
延續上一節巖松部分中提到的肖釗擴店未達到預期的話題,就我個人猜測,肖的擴店動議顯然是受到了巖松擴店的啟發。肖釗將水月本店隔壁盤下開別館,本來意圖將本店客人分流,減少客人預約等待時間,也更多增加營收,然而實際效果卻不佳,與在上文中提到的佐佐擴張后的困惑相比,其原因既有共同又有不同之處,如果以一句話概括:
「鮨水月」的本館和別館菜式內容一致,互為隔壁的兄弟店形成負面競爭關系。
肖釗低估了客人“為他而來”的決心,在菜式同樣的情況下,客人自然更傾向于由肖服務,試試看竄場?不,「鮨水月」的菜式架構讓肖很難有巖松那樣竄場照顧客人機會。于是形成了一個尷尬局面——本館肖釗做得較好等于壓制別館,而別館一旦有工作失誤(事實上在開店中這很難避免)又拖累本館,在慎重考慮后,肖釗暫時關閉別館一心經營本館,生意和口碑才迅速回到正軌上來。
肖釗在擴張中以試錯積累經驗,目前,別館今后定位待定,沒想明白肖絕不會再貿然開出別館。日料在上海終究還算新生事物,成長中必有煩惱。3年的時間讓肖釗在料理中有所作為實現名利雙收,但要徹底完成至經營者的角色轉變,我們對他并不能拔苗助長或者寄予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真欣賞肖釗和壽司系的組菜風格,不妨多給他一點空間,鼓勵他堅持自己的做法,這也許才是年輕的日料廚師需要的大環境。
鮨松????
堅守虹橋的老革命
相關文章(2021年12月)
戴海鵬在四小龍中入行最早,長期在虹橋——這一上海日料激戰區工作,「鮨松」亦位于虹橋核心區域,這里日籍人士眾多、消費期待更高,客群與其他3店并不相同。從業資歷再加上4人中最內斂、老實甚至有些木納的個性,戴海鵬的「鮨松」如其人,充滿古早感。
時至今日,戴海鵬的套餐里依然提供椀物,這種內地一般日料店避之而不及的菜式。曾多次對戴勸說,店里一旦提供椀,比較的對象便不是做做酒肴的壽司店,而是割烹、懷石店,對廚房要求更高,但戴堅持放著,理由是其料理廚師出身的覺悟。
用餐從頭至尾,戴海鵬依舊可以除了介紹菜以外一言不發,在板前大將立人設、撩客人或PUA客人過猶不及的今天,這樣的風格只能說是性格使然。有客人很喜歡戴,覺得他本份、安靜,也有客人覺得戴缺乏反饋和互動,只是無論客人如何評價,戴海鵬恐怕都不會再做改變。
當本地壽司店越來越雷同的當下,酒肴料理化和性格內向的戴海鵬反而是一種個性,只是這樣的個性并不是人人都會欣賞,不過話又說回來,正常的壽司店客群就該以常客為主,蘿卜青菜各有所好,在每位食客的心中所謂“最好的壽司店”其實不過是“最適合自己的壽司店”罷了。
鮨昇????????
高看自己所以高級
相關文章(2021年10月)
首先說觀點,經過這幾年的錘煉,「鮨昇」能給予客人高級壽司店的用餐體驗,換言之,「鮨昇」比一些更高價位的高級壽司店更能打。
相信本文的讀者,大多聽說過「鮨昇」大名,訪問過「鮨昇」的也很多。短短3年,「鮨昇」的人氣與評價能超過不少老大哥,以我之認知總結其經驗,李定攀極高的情商、較好的綜合廚藝,Seven對外場的組織、客戶的維護及酒水的鉆營固然是重要方面,但更有一句話評論想與各位分享:
「鮨昇」始終高看自己,有提供更好體驗的覺悟。
因為始終高看自己,「鮨昇」的食材長期為同價位店翹楚;因為始終高看自己,「鮨昇」會不停翻新酒肴的做法;因為始終高看自己,「鮨昇」會持續關注日本本土店的流行趨勢,在自身做法上予以調整和借鑒。
因為始終高看自己,「鮨昇」非常重視酒水提供,他既不擺爛任由客人帶酒就賺個開瓶費,也不躺平就搞一些十四代、新政之類時髦酒引導客人開酒,而是在酒水上花心思,做出了很有水平的配酒單,酒柜里的酒也頗為有趣;因為始終高看自己,「鮨昇」所用食器、酒杯向高價店靠攏;因為始終高看自己,「鮨昇」高度重視外場,專業、親切及大方的服務讓人體驗加分。
以上6個高看自己,既是動因也是結果,既稀奇也并不稀奇,只在于團隊了解壽司店的理想運行狀態并加以實施,跳出食材而以整體體驗作為內卷的著力點,我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五千塊聘請的店員和一萬塊聘請的店員素質怎么可能一樣,店里某個環節好不好,就看團隊會不會花心思、舍不舍得在這方面投入而已。「鮨昇」年內也進行了擴張,浦東店在小陸家嘴這一“日料店很難做出生意”的位置依舊預約不絕,蓋因開店思路和理念推動而成,這遠比糾結于醋飯是赤醋或米醋調成、金槍魚是哪個中盤商的出品、如何哄到店大V開心而更值得后來者學習、借鑒。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鏈接
《如何在日本體驗米其林餐廳》
依舊可以進入聽我的演講內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