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輔導數學母慈子孝,一輔導數學雞飛狗跳。這就是當代家長的真實寫照。
甭管你畢業于清北復交,還是哈耶劍牛,在給孩子輔導數學的時候,都會變成“薛定諤的貓”——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道題是會讓人如釋重負、長出一口氣,還是一秒上頭,氣出腦梗塞。
為了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父母們也是煞費苦心,有些家長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不惜犧牲孩子的運動時間甚至睡眠時間,想通過題海戰術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但這種做法往往收效甚微,有時還會起到負面作用,導致孩子數還沒數清,卻先對數學產生了懼怕甚至厭惡,真是得不償失。
其實,孩子自己也有自尊心,他們也不愿意整天被老師和父母訓斥。但數學這門課的特點就是兩極分化嚴重,要么一通百通,輕松拿到高分,要么一竅不通,分數低得慘不忍睹。
那些數學成績不好的孩子,雖然上課時也會老老實實聽課,認真記錄筆記,寫下老師講解的每一個步驟,但就是做不到一點就透、一學就會,更沒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只能生搬硬套課堂上的知識點,稍微有點變化,就兩眼一抹黑了。
那么,在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家長應該怎樣正確幫助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好讓孩子平穩走到下一個平臺上,能更從容地應對小學階段的課程呢?
這套由權威專家與跨國團隊聯合設計、精心打造的《熊津數學圖畫書》,就是一套讓人愛不釋手,專門針對3-6歲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圖畫書。
這套書的出品方熊津出版社是韓國著名上市公司,2013-2014年連續榮獲“大韓民國教育企業對象/全集部門大獎”;2015年還獲得了“大韓民國電子出版大獎”,是業內極負盛名的教輔讀物出版集團。
為了打造這套《熊津數學圖畫書》,熊津出版社斥資近10億韓元,延請世界各地三十余位一線數學教師,巧妙地將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等核心概念,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故事里,讓孩子通過閱讀繪本故事的方式走進數學,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收到這套《熊津數學圖畫書》后,你會驚訝于其厚重與全面。滿滿一箱子書共50本,包括29冊精裝繪本和相對應的21冊游戲書。每一冊書都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繪本故事,故事天馬行空,畫風活潑唯美,令人愛不釋手。就連國內一流名師、來自中關村第四小學的數學教師侯雪靜也高度評價這套書,她說:
“《熊津數學圖畫書》是一套專門為學前和小學低年級兒童研發的叢書。喜歡游戲是所有兒童的天性。它創設豐富的故事情景和游戲情景,高度契合兒童認知天性。精美插畫降低兒童的閱讀負荷,能有效激發兒童的創造性理解。”
這套《熊津數學圖畫書》既然能被譽為熊津出版社的“鎮社之寶”,絕對不是浪得虛名。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套書都有哪些獨特的優點吧。
首先,這套書從兒童的心智發育特點出發,將數學和故事、游戲相結合,讓孩子真正了解數學的本質!
成年人看待事物總是帶有功利的色彩,而孩子的思維就單純得多。想讓他們喜歡上數學,就要讓他們知道,數學不是枯燥的學問,而是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數學不是題海戰術,而是日常生活的高效策略。
《數字橡皮擦》這冊繪本的主角是一個調皮的小男孩,媽媽每天都會用倒計時的方式催促他:“快點穿衣服!““快點刷牙!”
結果,小男孩對數字產生了厭煩,還萌生了“擦掉數字”這個腦洞大開的念頭。
他第一個擦掉的就是鐘表上的數字,這樣媽媽就再也沒法催他了,自己也不用擔心遲到而急匆匆地奔跑了。剛開始的時候,小男孩還很高興,他發現,沒有了數字后,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吃糖果,哪怕身高不夠一米二,也可以去玩過山車。
嘗到甜頭的小男孩決定,要把世界上所有數字都擦掉!
然而,數字都沒有了,快遞員叔叔不能把媽媽買的新玩具送到家里,因為他找不到門牌號碼;馬路上的限速標識也沒有了,過往的車輛通過十字路口都不減速,小朋友們害怕極了。
這下小男孩可傻了眼,他終于明白,原來數字是那么重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沒有了數字,很多事情都沒法做了,世界也會變得亂了套。
你看,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孩子們就能正確認識數學的作用,他們就會明白,原來數學并不討厭,學好數學可以讓生活更加便利。
其次,這套書能讓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進而學會用數學符號表示周圍的世界。
對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來說,學習數學的困難點,就在于從具象到數字抽象的過渡。想順利度過這一階段,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多感受生活中的數,從而建立抽象數的概念,逐漸養成完備的數學思維。
套裝里的每一個分冊,都用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講述了數和運算、時間、圖形、位置、分類、規律等小學一、二年級必需的核心數學概念,加深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為將來的學習打好堅實基礎。
比方說,在《一天到底是什么》中,作者通過小豬一家四口的生動對話,讓孩子們了解“天、周、月、年、生日等概念,并理解這些概念分別代表什么。
夜深了,豬爸爸對小豬們說:“孩子們,該睡覺了,一天要過去了?!边@時,小豬們好奇地問:“一天是什么?”
這時,豬爸爸結合生活中的場景,告訴孩子們:一天有24個小時,晚上12個小時之后,就是白天12個小時,一天就過去了。
早上7點,當太陽出來的時候,老二在刷牙;白天12點陽光很溫暖的時候,老三在幼兒園和朋友們一起開心做操;晚上6點天黑的時候小豬4兄妹一起吃晚餐;晚上12點,一天開始了,老大在呼呼睡覺…
接著,豬媽媽還教給孩子們“拳頭記月法”,告訴小豬們如何利用拳頭,記住一年中的大小月及天數。學會這個方法,孩子們就能方便地理解和應用年月日的概念了。
要知道,用符號表示世界,是整個數學大廈最基礎的思維。剛接觸數學的時候,孩子們要學會用數字代表數量,到了高年級,則要學會用未知數代表未知數量,再往上,就要掌握用微積分、三角函數、概率和邏輯等數學符號,代表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律了。
如果在幼小銜接時期,及早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抽象能力,將來他們繼續學習更高階的數學知識,就能輕松很多。在這方面,這套《熊津數學圖畫書》絕對能讓孩子的數學啟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這套書能全方面培養孩子的各項數學能力。
很多家長誤以為,數學能力就是計算能力。其實,這只是數學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父母聚焦于孩子的計算能力,就會忽略對更深層次的數學能力的培養。比方說,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等。
只有全面提高這些能力,才能真正讓孩子建立良好的數感,養成敏銳的數學思維。
就拿邏輯推理能力來說吧,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能在頭腦中搞清楚,一件事情是怎樣從第一步推理到第二步的,其中分別有哪些步驟,又該如何尋找事物背后藏著的規律。而這正是數學學習至關重要的部分。
這套書就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比方說,在《找規律》這冊繪本中,一個小朋友跟爸爸在戶外玩的時候,就在爸爸的引導下,觀察到橫、豎交錯平鋪的地磚;過馬路的時候,他觀察到斑馬線上的白色線條也是規律分布的;就連屋頂的瓦片也呈一定規律交替擺放的。
于是,這個小朋友自然而然地學會從身邊的事物中尋找規律,并將這個技巧進一步延伸,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除此之外,這套書里還包含了三本游戲書,里面設計了很多構思巧妙的偵探冒險游戲,把數字認知、加減法、比長短、找形狀、分類、找規律等知識點綜合起來,揉進故事環節打不過中,不僅能讓小朋友學會如何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還能讓他們愛不釋手,養成自主閱讀和學習的好習慣,真是一舉多得。
總之,這套《熊津數學圖畫書》是3-6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數學啟蒙的首選讀物,它與小學一年級數學緊密銜接,孩子讀完后就能達到小學二年級的開班水平,其專業性和趣味性,是市面上任何一套數學啟蒙書都無法相比的。
全面的知識、精美的畫風、有趣的故事、用心的設計、“玩中學”的理念,以及名校老師的推薦加持……一書在手,學齡前孩子數學啟蒙統統搞定,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了。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數學始終是幫助他們進步的最有力的工具。相信在這套《熊津數學圖畫書》的幫助下,孩子們一定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創造出更加美好燦爛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