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馬
Fei's Talk
61歲的梁朝偉,獲頒第80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金獅獎。他也成為繼吳宇森、許鞍華導演之后,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人,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演員。
和梁朝偉合作了《色戒》的69歲導演李安,發(fā)表了七分多鐘的頒獎致辭,十分精彩,謄錄下來便是一篇傳神入微的人物小作文(公號后臺輸入李安,可閱讀全文)。
看完現(xiàn)場視頻,我忍不住發(fā)朋友圈感慨:華語影壇里寫的最好的兩位,一個李安,一個賈樟柯。
然后就有朋友回復:還有《少年凱歌》,文筆超凡。然后我就忍不住回復了一些對于陳凱歌的看法,也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聊聊:為什么同樣都內(nèi)置了創(chuàng)作天賦,可三個人后續(xù)的發(fā)展卻如此不同,境界和成就愈行愈遠。
我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天賦分兩個層面。才華是一個層面;個人秉性,是另一個層面。最后能通向偉大的人,必是兩方面的天賦都了不起,能互相滋養(yǎng)的。但這世界上的多數(shù)人,卻會因為個人秉性上的局限,令自己的才華走向凋萎。
應(yīng)該說李安、梁朝偉、陳凱歌這三個人身上,都有少年氣,但卻是不同的少年氣。而不同的少年氣,抵達了不同的境界與結(jié)局。
陳凱歌是個欲望旺盛的人,他的這份少年氣中,血氣方剛爭強好勝的那面壓過了其它。這樣的“少年”,內(nèi)心很躁動,太想向外征服世界,也就更容易看到外面的敵人。而向外的求勝欲過強,加上曾經(jīng)憑借才華贏過那么幾次,也就更容易生出對世界、對他人的傲慢。傲慢是個吞噬性極強的容器,傲慢的主人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就被囚禁在了傲慢的牢籠之內(nèi)。囚在籠子里的植物,怎么可能長得繁盛壯麗。
勝負欲強的少年,也往往最容易成為現(xiàn)實的囚徒。想贏的背后是什么?首先便是承認游戲規(guī)則。你承認并且加入到既定的賽制中去,并在游戲中獲勝,那才算得上贏。而一旦成為了那個游戲世界的game player,不論勝負成敗,你都已經(jīng)是局中人、套中人。所以,嚴苛一點說,陳凱歌其實從來不是一個具有真正獨立人格、獨立精神的人。否則,特殊時期里他也不會隨大流將矛刺向父親。而《少年凱歌》中的自省與懺悔,當然有誠懇的部分,卻也是一次向新時代的“賣乖”。如果那個時代不流行傷痕與反思,不流行浪漫的人文主義,他也未必會成為“那一款”陳凱歌。而當時代風向再次發(fā)生變化,我們便也自然會看到一個跟著變了的“少年凱歌”。所以,他過去的“成”得益于時代,他后來的“滑下”神壇,也因為時代。他其實,一直都在“人間”。
和陳凱歌相比,李安和梁朝偉呢,恰恰是那種無心征服世界的另一種少年。他們都是羞澀、內(nèi)向的,他們更容易向內(nèi)看到“敵人”。他們唯一想戰(zhàn)勝的人,是自己。
無視“世界”的人,才最有可能做到獨立于世界,也最有可能不失初心,堅持自我,進而做到專注。
當年李安沒有為了生計而去做廣告導演,或者去拍電視劇,而是在家做了6年全職主夫,帶孩子寫劇本。但凡他迫于外界壓力走出了家門,也就不會有今日的李安。
也看到梁朝偉接受采訪時說,“我從不計劃接下來要做什么,我認為命運會把人們扣連,當某件事應(yīng)該發(fā)生,便會發(fā)生,就像我下一部電影一樣。”
我也是最近在和一個師弟交流時突然體會到:人生中,最好的設(shè)計,可能就是沒有設(shè)計。
你成天想著世界在流行什么,什么樣的行為和作品會在這個世界拿到更多credit,你所有的“作品”,從你的人到你的artwork(work),都會帶著濃濃的“設(shè)計感”,目的與野心,一望即知。
而所謂有“規(guī)劃”的人生,就是帶著目的而設(shè)計的人生。這樣的“設(shè)計”可能會誕生一些不錯的“匠人”,一些game winner,但是,也就往往和“偉大”無關(guān),也與“藝術(shù)”無關(guān)。如果人生是一場行為藝術(shù),它應(yīng)該是反設(shè)計的。
梁朝偉和李安為什么能成為偉大的藝術(shù)家?因為他們都是反設(shè)計的。
他們是少有的能夠不被時代裹挾的人,有真正獨立之人格,這種獨立并非姿態(tài)鮮明的拒絕和對抗,而是溫柔中有自己的堅持。
想到李安在致辭中說梁朝偉:他的處處為他人著想、為他人行便利,猶如流水般自然而然,而不是出于“攢積分”之目的。
這種不帶目的,不為了“攢積分”而生的善,才是第一等的境界啊。
當你的"敵人"只有你自己,當你不把世界和他人看成要征服的對象時,你自然會對世界和他人生出善意與謙遜——而且,不帶目的,不為“積分”。
我覺得一個真正偉大的創(chuàng)作者,其實內(nèi)在里會需要兼具多重精神特質(zhì),既有少年氣,還得有點老人氣、兒童氣,甚至還需要點中年人的疲憊之氣。
老人氣提供的是定力、靜氣,還有看透人間的清醒超脫之氣;兒童氣,則會讓人保有童真與純粹,中年的疲憊之氣會讓我們更能體恤眾生不易,心里開出悲憫之花。
李安和梁朝偉,便是這樣的復合體。感謝他們的存在,猶如一面鏡子,給我激勵和啟發(fā)。共勉呀~
謝謝閱讀。也歡迎文末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