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剛發完一篇高新區二手價格走勢的文章,整個板塊價格下跌趨勢嚴重,時間來到9月,榕發哥發來中海最新的成交,又一次刷新新低,下面聊聊。
中海寰宇天下
2023年8月25日,二手成交89平,中層精裝,單價1.85W,總價165W
2023年2月21日,二手成交89平,中層精裝,單價2.18W,總價195W
分析:對于近期成交的這套案例,并非特殊樓層,戶型也不是特殊的改善大面積,是相對匹配板塊客源的90平三房。
對于這個戶型特色在于客餐廳南北通透,劣勢在于其中一房采光和面積偏差。
為了更好的對比走勢,直接選擇同樣戶型布局,半年前成交還要近2.2W。
半年時間,這個匹配地緣需求的戶型,直接跌3.3K,總價跌了30W。
2023年8月24日,二手成交126平,高層精裝,單價2.33W,總價295W
2023年2月21日,二手成交126平,高層精裝,單價2.70W,總價344W
分析:近期成交還有其他戶型,為了避免被個別成交拉低影響,以126平這套,成交依然高達2.3W的為例。
去年項目成交了一套單價達到2.7W,這套帶車位,實際單價會更低一些,大概2.6W左右。
從數據來看,一年半時間,同樣的高層精裝大戶型,單價下跌3K左右,總價跌50W。
2023年7月15日,二手成交111平,中層精裝,單價1.92W,總價213W
2022年9月17日,二手成交108平,高層精裝,單價2.54W,總價275W
分析:近期最先跌破2W的非低層房源,此前盤點過這套,回顧一下。
對比2022年,面積和布局類似的成交高位案例,差價達到6K,總價下跌62W。
對于這個高新區的天花板項目,從2021年開始,非低層的單價都保持在2.2W以上。
2022年高峰期,89平的三房,成為高價代表,成交都在2.5W左右。
可以說一個項目直接撐起了整個板塊的空間,也確實引起了很多爭議。
對于項目而言,算的上大盤,整體的掛牌量也不算低。
不過在巔峰期,89平的房源,依然存在控盤的跡象。
時間來到2023年,高新區二手持續走低,樓市熱度下滑后,整個項目開始價格松動。
從一開始89平跌破2.3W,再到后來111平跌破2W,再到目前89平跌破1.9W。
這些跌破,全部都是非低層房源的價格。
可以說這個天花板項目,不僅僅是價格下跌,而是崩盤了。
這里面樓市等影響因素很多,不過能在短時間內造成如此大的差價,除了二手急出等原因外,當初的高價,存在極大的炒作可能。
此時,對于高新區而言,當天花板項目出現價格崩盤后,整個板塊價格體系會被重新定義。
這樣的案例不少,比如此前的南二環,中駿世界城璟悅的一個特價,直接打垮了整個價格體系。
對于南二環來說,還能用房企債務危機做解釋,對于目前的中海,可能找不到過多理由了。
此時回顧項目的成交案例,突然發現差不多的總價,一年前后的選擇差異。
去年,只能買個小三房,中間戶,南北不通透。
今年,能買大三房,端頭,南北通透。
萬科又一城
2023年8月9日,二手成交122平,高層精裝,單價1.73W,總價213W
2021年7月12日,二手成交121平,低層精裝,單價2.23W,總價272W
2020年12月27日,二手成交122平,高層精裝,單價2.09W,總價255W
分析:近期萬科又一城成交一套大戶型,以1.7W的單價刷新近年新低。
對于成交房源來說,位于項目南側頭牌的十字樓。
對于這個成交案例,由于歷史沒有同樣戶型的,找了同樣頭牌的其他戶型案例,前2年,成交單價都在2-2.3W左右。
對于頭牌的樓棟,主打就是旗山湖景,戶型相對來說布局比較凌亂,個別戶型存在南北向的采光等問題。
對于本次成交的這套,戶型布局相對方正,硬傷在于這個面積只有三房設計,湖景加持度也一般。
從目前二手掛牌來看,這個布局的掛牌,打出的標題都是旗山湖,精裝大三房,單價1.87-2.07W。
可能這種大戶型特殊樓棟的特價,對于市場而言,還能用其他理由解釋。
對于項目與中海一樣,主打的地緣同樣是剛需產品,選擇這個產品為例:
2023年8月24日,二手成交71平,高層精裝,單價2W,總價143W
2023年4月19日,二手成交71平,高層精裝,單價2.32W,總價165W
2023年3月7日,二手成交71平,低層精裝,單價2.32W,總價165W
分析:對于近期成交的小戶型,高層精裝2W,對比4個月前同樣的戶型成交,下跌3K,總價跌22W。
前幾個月,這些小戶型成交還高達2.3W,部分還是低樓層。
對于項目而言,同樣定位高層大盤,坐落在旗山湖北側,算是一線湖景盤,周邊以公建為主,一直以來,二手價格都低于中海寰宇天下,可以說是高新區的千年老二。
從價格走勢來看,此前幾個月高新區大部分項目都開始下跌,萬科又一城的整體走勢相對平穩。
不過從8月的成交案例來看,雖然沒有中海下跌那么夸張,不過依然出現2-3K的下跌。
這里面更多還是受到板塊降溫影響。
對于項目而言,開盤多年,不過在2020年三期再次領證上市,當時限價嚴重,均價1.67W上市,與二手2W+的房價倒掛嚴重。
可以說是當時福州最典型的倒掛盤,面對限價房企采取所謂的線上選房。
從當時的投訴來看,采取捆綁車位19W/個,全款優先的規則,開盤當日即日光。
綜上,當時那波倒掛,看上去是保護剛需,實際也是成全了真正的投資客。
從3年時間來看,計算看看這個倒掛盤,還賺多少?
以這次成交的71平,高層單價2W做個參考:
對于備案價,由于是32層的高層住宅,高低層存在價差,同時項目采取面積越小,單價越高的規則。
以備案價截圖為例:
2601單元,東端117平,單價1.59W
2605單元,西端68平,單價1.85W
2604單元,中戶71平,單價1.9W
從數據可以發現,這個樓盤與常規的定價差異非常大,如果在算上捆綁的19W車位。
目前二手車位,成交5W一個。
相當于,71平高層,實際購入單價:2.1W。
如果再算上辦證,利息等支出,三年時間保本15%最少,相當于2.4W保本。
很明顯從成交案例來看,當初的倒掛盤,不僅僅是沒有保本,而是虧本出售。
當然從備案價格來看,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這個小戶型當初定價過高,加上捆綁車位帶來的溢價也更多所致。
當然對于其他100平,單價相對更低的房源,雖然實際單價1.8W左右,不過3年時間,按目前的成交走勢來看,也基本是保本邊緣。
綜上,此時回顧當初這個倒掛盤,看上去差價空間極大,不過從實際的備案明細來看,情況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外,這也是日常買房中對于信息攝入時的判斷。
每個項目,每個樓棟,每個房源,真正的價格,以及最終的二手價格,都存在很大出入。
有的看上去好像沒賺,實際賺了不少,有的看上去好像賺了,實際可能是虧了。
盤點總結
近期樓市政策頻出,首套20%首付比例全面鋪開,對于當初閩侯的這個特色,如今也蕩然無存。
板塊多年的撤縣劃區,依然沒有動靜。
對于高新區目前的處境,整體的樓市都處于下跌中,不同于部分板塊以下游盤大跌為主。
板塊的天花板,在近期短時間內,出現極大幅度的單價下滑,這里面的影響范圍可謂牽連甚廣。
此時最好的套入,就是此前養云看公園的房源,以5.1W成交,直接定義項目的二手空間。
對于高新區,如今中海89三房,以1.85W成交,對于其他項目,超過1.8W,可能都是網友所謂的殺豬。
不過對于高新區,兩個橋頭堡位置的大部分次新,二手掛牌都在1.8W以上,此時會發現這局面略顯尷尬。
是中海不配,還是高新區不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