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聊聊舊改的話題,最近二手平臺成交房源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近期舊改的小區,其中有的成交價較高,有的偏低,下面就來聊聊舊改。
省直屏西舊改
作為鼓樓區目前正式官宣的大型舊改,項目在二手成交上,也是最密集的,在貝殼9月,21天時間,對外公示的成交就達到12套。
對比以往,公示的成交案例,3年時間都不到10套,可以說拆遷成了成交最大的推動因素。
從成交單價來看,其中9月5日是分界線,拆遷公告也在當時發布,發布前成交單價1.8W,發布后2.2W左右。
這里面有幾個點值得關注:
2023年8月開始,小區二手成交增加,尤其在公告發布前,很明顯有人提前入場掃貨,而且沒有太多溢價,這也是拆遷里面最典型的吃了消息紅利。
在近期成交案例里面,一套成交2.7W,一套成交3W。
這兩套成交房源,即便在拆遷公告發布后,也遠高于均價,目前掛牌房源最高也就2.5W。
如此異常的成交,只有幾種原因:平臺數據出錯、成交造假、大冤種、利益輸送。
配合項目省直屏西的定位,是哪一種情況,大家自行體會。
從房價走勢來看,項目2020-2022年,成交2.2W左右,2022下半年開始價格下滑到1.8W左右,近期2.2W。
可以說一個拆遷公告,讓小區漲價4K,漲幅25%左右。
回到小區的征收方案:
1、區位補償價:13760元/平
2、貨幣獎勵:604元/平
3、原地期房對接價:17560元/平
對于這個鼓樓二環邊的舊改,最直觀感受就是區位補償價并不高,對比近期的南湖區位15900,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貨幣獎勵上,不到1K,這樣的方案,如果選拿錢:13760 + 604+(2500*0.6)=15864
在沒有貨幣紅利,加上區位較低的背景下,對于省直屏西的舊改,只有選房一條出路。
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這里的拆遷戶,要想短時間變現,二手交易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這時候就要看看買方市場的情況。
這幾年鼓樓區全面斷供,項目周邊最直接的兩個項目。
一個就是純商保利天悅二期,定位改善盤,均價4.5W,一個高比例安商房,恒宇尊禧,均價3.5W。
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發現,在鼓樓純商門檻過高,安商單價也不低。
此時對于剛需而言,如果以自住目的購房,假如選擇省直屏西,選擇原地期房。
按照網絡對接的示意圖,59平米,加11W,可以換一套75平米期房。
簡單計算一下成本,按目前2.2W成交,加上補差11W,二手交易稅費,相當于最終150W。
最終得到75平米期房,相當于2W/平。
代價是最少4年以上的等待期,對地塊的開發商、規劃等,都是未知。
相比于買新房,買舊改選安置期房,不確定性和周期更大。
不過從成本來說,以周邊3.5W的安商房做對比,這樣的差價也是足夠明顯。
此時就可以發現,賣方要想短時間變現,二手是較好的一個方案,買方需要入場鼓樓的剛需,成本也比目前其他選擇低。
當然這里面,也存在一個思考,即鼓樓的安商房、以及安置房,是否值得哪個價?
比如恒宇尊禧的3.5W,保利天悅花園的3W,這些項目最大的優勢,即相對房齡較新,門檻更低一些,對于地緣剛需是一個被迫選擇。
如今對于不急切的剛需而言,有了買拆遷房再選房的路徑,可能優勢已經不大。
對于買拆遷房選期房,還有一個預期,即地塊的規劃,目前舊改基本都提前發布。
屏西舊改的綜合容積率3.3,雖然不算低,但是對比南湖、上海西等,容積率4左右,已經算是不錯。
不管最終安置房地塊規劃如何,至少基礎條件不算太差,周邊保利天悅的安置房,定位還是超高層住宅,二手也掛牌達到3W。
綜上,對于省直屏西在二手的活躍表現,其中買賣方都有自己的訴求所在,這樣的舊改案例,傳遞的信號也不少。
相比于大家容易想到對改善的打擊,鼓樓舊改更直接的打擊,可能是當初溢價極高的安商/安置房。
南湖舊改
聊完省直屏西的二手漲價,再來看看同樣發布舊改的南湖,近期成交量也有所增加。
從成交案例來看,基本在1.8W左右。
對比前2年的成交價1.5-1.6W,漲幅15%左右。
對于這個舊改來說,區位補償價15900元/㎡,貨幣獎勵:無,如果拿錢,大概15900+(2500*0.6)=17400元/平。
很明顯對于想短時間變現的拆遷戶,二手交易也成了一個選擇。
除此之外就是選房,這里面涉及不少樓盤,不過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區位類似的安商現房、或者周邊安商房,基本可選房源都不多,樓層也都是低樓層。
對于拆遷戶而言,除非有特殊能力,否則基本能選也就外圍的早期安置房,以及原地期房。
從地塊規劃來看,限高130米,容積率高達4.29。
按照此前舊改的經驗,安置房地塊容積率預計會在5.0左右。
高容積率+超高層住宅的定位,對于這樣的安置期房,除了房齡新之外,未來二手溢價預計也不會太高。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存在,對于南湖拆遷戶來說,期房條件一般,同區位現房可選不多,拿錢也沒多大賺頭。
所以即便舊改發布,依然還有不少掛牌,整體的價格還是在1.8W左右。
此時對于買方而言,是否跟省直屏西一樣,值得通過買入拆遷房,再選期房來做到降低成本?
簡單計算一下,以60平米,1.8W成交為例,75平米期房,最終130W左右,單價1.7W。
目前周邊安置房/安商房,數字莊近期成交精裝中高樓層,2.2W,中海毛坯,房齡較新2.2W。
這些項目都是高層住宅安置房,在一定房齡后,二手的表現也一般。
與省直屏西周邊,安置房3W,安商房3.5W的掛牌,南湖的差價只有5K不到。
很明顯面對長周期的等待與不確定性,南湖的空間并不算大。
這也是為何這里的拆遷房,面對舊改發布,二手漲幅也低于鼓樓的原因。
盤點總結
近期除了這兩個巨型舊改外,還有還未官宣的河南新村,從二手表現來看,項目同樣出現密集交易,以及房價上漲。
相比于此前2W左右的成交,近期成交高達2.4W+,漲幅也達到20%。
地塊還未官宣舊改,不過從最終選擇來說,預計大部分也只有選擇原地期房。
計算規則與上面也沒有太大不同,按照2.4W買入,最終期房成本2.2W左右。
關注點就是地塊容積率如何,何時土拍,誰來開發建設等。
對于這次的大面積舊改,可以發現要想短時間有差價紅利,只有一種情況,即在舊改發布前一段時間,提前入場,會有20%左右的漲幅。
否則只有拿房,雖然可選樓盤很多,但是真正優質的安商房項目,基本都選不到,最終就是外圍安置房或者原地期房。
最終的持有周期都4-5年起步,遇到特殊情況,甚至更久。
對于有投資打算的,這樣的周期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明顯不是太優選。
至于打算自住的,如果面對周邊同類型項目,溢價極高,可能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當然周期這么久才能住,是否真的符合自住需求,也是一個疑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