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開玩笑說,福建人的家里可以啥都沒有,但絕對不能沒有一套體面的茶具。
喝茶看似一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實在歷史上,家家戶戶喝茶這件事是從宋朝才開始推廣的。
在宋代,飲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們不僅點茶,喝茶還會斗茶。
而斗茶,不僅是為了斗出好茶,更是在追求飲茶技藝中不變的道心。
▲宋 劉松年《攆茶圖》臺北故宮博物館
這次意公子來武夷山,就是想來了解宋人從茶中究竟悟出了什么“道心”。???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意公子的發現吧~
茶里承載的是那種,久遠到令人懷念的精神氣質。
比如耐心,專注,比如篤定地相信自己擁有當下。
在漫長的歲月中,漸漸明白生命中總有困頓停滯的時候。這時候要做的,說到底也只有那三個字:吃茶去。
*參考文獻書籍:
[1]《宋史》 陳振
[2]《歸田錄》歐陽修
[3]《大觀茶論》趙佶
[4]《茶的極致:宋代點茶文化》沈冬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