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江口的梁厝兩個項目,不約而同打出16666任選的標語,以往這種口號常見于遠郊盤,比如此前的南通、瑯岐等。
對于三江口而言,一直以來的政策不少,官方也給予了不少的公建配套,只不過一年時間過去,板塊的房價又一次下探。
對于一個新區,這樣遠郊化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不妙。
項目情況
龍湖景粼天著:2020年龍湖以樓面價11230元/平拿地,面積175畝,純商定位,規劃1467套。
2021年3月,項目首次開盤上市,精裝折后均價約22500元/㎡。
網絡數據:截止開盤當天,去化140套,去化率76%。
回顧項目的價格表現:
2021年上旬2.2W左右,下半年所謂的工抵房,依然在2.1W左右。
2022年下旬給出送車位,單價也在2.15W左右,扣除車位實際也要2.05W。
2023年下旬,時間來到近期,項目直接打出16666任選。
綜上,對于這個三江口的地鐵純商盤,在2021年上半年樓市回暖期上市,做到了不錯的首開表現。
即便2022年樓市遇冷,項目的價格依然還算堅挺,不過時間來到近期,項目二期接近交房之際,對靠近高速的樓棟,直接打出特價。
如果不考慮樓棟因素,降價幅度,對比開盤也跌了6K左右,相當于30%首付沒了。
對于項目而言,近期也存在爭議,從目前規劃來看,項目二期被拆分出三期,二期業主對三期還是工地的狀態提出不滿。
只能說,目前這個狀態下的樓市,項目可能特價也不會停止。
中交中梁星海天宸:2020年中梁以樓面價14164元/平拿地,面積56畝,純商定位,規劃980套。
2021年4月,項目首次上市,毛坯折后均價約21762元/㎡。
網絡消息:截止開盤當天,去化67套,去化率31%。
回顧項目的價格表現:2021年項目2.17W上市,2年多后項目現房,打出1.5-1.7W的特價。
不考慮樓棟戶型等差異,對比開盤價,項目跌了5K左右。
綜上,可以說兩個梁厝主打地鐵的純商盤,從拿地到上市,再到如今的特價,可以說基本步調完全一致。
兩個項目的近期特價表現,可以說又一次把三江口拉回市場輿論,下面就看看三江口的樓市情況。
庫存情況
對于三江口而言,甚至說整個城南,庫存是最明顯的問題,數據如下:
分析:對于板塊在售的幾個重點項目而言,今年去化最佳的反而是火車南站的安商房星璟原,目前接近清盤。
對于剩余項目而言,都有一定體量的庫存,整體的去化周期達到65個月。
這里面梁厝周邊三個純商盤,去化周期反而最短,不過依然在2年左右。
這里面有幾個項目難度巨大,定位TOD的大東海江山府、榕耀之城,合計庫存達到5000套。
不過年去化都不足200套,大東海更是只有百套左右,去化周期達到最多的317個月,26年。
除了這兩個巨型盤外,清富片區的錦江城、花語城,作為典型的滯銷盤。
相比于去年特價不斷刷屏,今年基本躺平,三江花語城一年更是去化7套。
很明顯,去年錦江城的那些特價標語,已經開始上移到上游的梁厝。
至于更上游的大東海江山府,是否會在明年打出同樣的標語?
放在以往,根本不敢想,只不過如今的樓市,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供應情況
對于板塊而言,從土拍回顧來看:
分析:對于三江口,今年在土拍的身影不斷,從泰禾福州灣開始,板塊以此開發出清富、樟嵐、梁厝、下洋。
從出讓情況來看,2017-2022年板塊陸續有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價在2017年即達到巔峰,即目前去化最艱難的中海錦江城。
很明顯這個售價低于樓面價的新盤,在上游房價也出現大幅下跌后,只能躺平了。
板塊在2020年,遠洋以1.47W拿地后,達到了近期的巔峰,隨后板塊樓面價大幅度下滑。
可以說這個情況,也預示了后來的樓市情況。
時間來到2023年,今年一整年,板塊成交的住宅用地是零。
不僅僅是三江口,整個城南板塊,也就成交一幅排下地鐵站的100%公租房。
對于這個庫存重災區,終于斷供。
不過即便如此,近兩年板塊被本土國企兜底的地塊,都還未上市。
其中新投云瀾境、榕發江悅學筑,都是純商定位,面積合計219畝,預計最少能供應2500套左右。
除此之外,螺洲帝封江板塊,當初的兩個大盤,恒大濱江左岸、世茂帝封江,依然有一半的地塊還未開發上市,只不過是房企暴雷后,被迫停止。
在推量上,今年福峽路的多幅地塊出讓,給出九年一貫制的配套,依然被迫取消。
綜上,對于三江口以及整個城南,雖然供應被迫中止,但并不是開發殆盡,而是無人認領。
除了供應停滯外,部分項目的操盤房企也是負面纏身,比如帝封江兩大房企折戟,大東海江山府被通告,趕緊辦理剩余百畝地塊的交地手續等。
整個板塊目前的情況,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也不想進來。
板塊總結
對于三江口板塊而言,從泰禾福州灣的高起步,喊出陸家嘴的口號,即便后來泰禾暴雷,官方依然注入不少資源。
比如多條地鐵、清華附中、十六中、麥頂分校等、嘉里商業、近期的植物園等。
還有所謂的三江口CBD,定位總部經濟集聚區。
這里的預期,兩只手都數不完,可以說放在樓市里面,也是故事最多的地方。
這幾年也換了好幾家房企來講,目前回過頭來看,可能不止是購房者不再相信,連房企都開始自我懷疑。
當一個新區,沒有了信仰,它就會泯然眾人,回歸最原始的價值比拼,即距離中心論。
這幾年這樣的板塊很多,比如前兩年所謂的四大鬼城、到后來的帝封江、再到今年的高新區。
這些外圍板塊,整個樓市運作的邏輯,就是靠房企來講述規劃的大餅,配合較好的去化,以及源源不斷的房價上漲,來達成購房者的信心一致。
回顧起來可以發現,2018年房價上漲結束后,最外圍的板塊最先崩塌,如今樓市低迷,民企暴雷后,即便有政策加持的新區,同樣面臨崩塌。
這些新區是否還能再創一次輝煌,只能說很難,即便有故事在那,已經無人敘述,最終可能也會變成鬼故事。
對于三江口的發展,可以說是福州新區里面最典型的一個。
以前刷到一個文章,三江口要想成功必須賣到8萬!
看上去很營銷的標題,但是這可能是一個新區要成功的最大核心。
低房價的新區,看上去能吸引人口,實際可能恰恰相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