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標題所示之“燙”,是指“燙嘴”;什么東西燙嘴,“新冠”這個詞燙嘴。
三八節下午4時許,正值網絡好事者借取消演唱會話題開始傳播“張學友進了ICU”之際,歌神通過所屬公司環球音樂集團發布了一段自述,坦然說明自己感染新冠,還大致描述了個中細節。
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按照專家公布的模型測算每一波感染比例,合計下來約莫得有幾十億次的陽。然而,類似張學友這般在社交平臺大大方方官宣卻早早就成了稀罕現象。
難以見到不是它真的消失了(以幾十億次的估算量來看),而是“新冠感染”這個詞從之前的天天講說、日日強調一夜之間變身成為“燙嘴稱謂”。
人們可以說“感冒”,可以說“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說“呼吸道病原體引發的疾病”,就是不說新冠病毒。
不說,并不是完全不能提及,而是一種忌諱與回避,當這個詞不得不從唇舌之間禿嚕出來時,屢屢都會被光速般劃過,那種狀態就像碰到一塊燒得通紅的鋼炭,新冠遂再獲一別稱:燙嘴病毒。
張學友的這份說明沒有表露出絲毫“燙嘴”,他簡單復盤了感染過程:“3月3日上海演唱會后回港就出現連續腹瀉…..”再坦言——“對,我失守了。”以及“正在服用特效藥。”
更重要的是,他強調自己正在自我隔離,也會做好自我衛生,以便“確保病毒不會由我繼續擴散。”
這份說明展示了面對暗流涌動、不定期高潮、無社會管控的新冠后防控時代個體應有的科學態度:不讓病毒將日常栓死,也不會無視病毒存在放棄防護,更不會在感染后還不顧散播可能而肆意放飛。
聲明中既然稱這次是“失守”,顯然意思是一直在“防守”,只是這次沒防住。
從2023年6月9日澳門開啟第一站《張學友60+巡回演唱會》,至今9個月他已在各地開了超過100場演唱會,平均不到3天一場。
鑒于這9個月里正是“上呼吸道病原體感染(中疾控語)”高發時期,如此超高開唱頻率,對于一個60歲歌者絕對是體力與免疫力的考驗,更是自我防護避免感染的挑戰。而每場演唱會都是一次大型人群聚集,能堅持到現在才破防,已經相當不容易。
根據其自述,這次感染新冠地點應該是在上海,這也側面反映國內正在經歷的這波JN.1爆發程度。
在新冠疫情的后社會防控時代,人人不僅是自己的“健康責任第一人”,同時也需保留一份盡量別嚯嚯他人的自覺。
遺憾的是,一年多來日常可感的均是另一面:發燒、感染了繼續上班上課,繼續上班上課也就罷了還要不戴口罩,不戴口罩還不停對空咳嗽……去醫院,能測13種病原體,就不給測新冠(本周開會入場卻要測核酸有本事也別測)….就連比較值得警惕的驟逝事件,也都被說成“感冒死”。
這種“小感冒”邪說誤導下的漠然,與急于促消費又束手無策只能全社會鼓動囊中有限韭菜各種瞎逛的歇斯底里實現聯手,瞬間就讓多地發布的什么“禁止咳嗽癥狀餐飲人員上崗”、“不帶病上班上學”等要求淪為連廢紙都不如境地。
濃濃反智氛圍下,歌神的這份無懼燙嘴聲明,儼然一縷清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