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坡
這幾天又找回了一些當年做米粉的感覺。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原以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上了足夠的當,我已經從小米綜合癥里走了出來。我已經很久沒買小米的東西了。
但這一回,我還是情不自禁地天天刷小米汽車的消息。我不想換車,換也不會買小米,可我好像很關心小米汽車能不能成。這跟我有什么關系呢?可我好像管不住自己。這是為什么?我被雷軍施過咒嗎,什么時候?
小米曾經出過一本書叫《參與感》,沒錯,我從頭到尾讀過一遍。這件事可以和我當年買過的形形色色的許多小米產品一起,證明我曾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米粉。
但我以為我已經擺脫了米粉的精神狀態。沉寂的血脈卻好像又被喚醒了。一日米粉,終身米粉?太嚇人了。
我還是決定正視自己的血脈。
我仔細回憶了一下,雷軍當年成功催眠我的咒語是什么。雷軍有很多話術,但我覺得對我最有效的應該是這個——透明。
小米發布產品的經典招式是數據化,一條條、一項項擺在面上。讓人覺得踏實、放心,良心企業啊。我就是這樣一次次中招的。
這么說可能容易讓人誤會。憑良心說,小米還是一個不錯的品牌的。我買過的大部分小米產品,當得起性價比三個字。但是我到后來還是有一種上當的感覺,因為有些東西我非常動心之后下了單,拿到之后卻發現不是想象中的感覺。一次次心理期待落空之后,我沒辦法說服自己繼續做米粉。所以后來雖然偶爾還會買小米的東西,但只是路人心態。
是小米擺出來的數據做了假嗎?我想不是,小米講出來的絕大部分數據肯定是可信的,否則早就被競爭對手抓住把柄了。但是我很晚很晚終于意識到,小米的“透明”,其實是一種數字催眠術。
數據都是真的。你看完數據和網上的渲染圖之后,就會對產品產生一種非常美好的想象。但是一個產品的品質和使用體驗,不全是列出來的那些數字決定的。有些維度沒有被量化,有些維度沒有被展示,但它們可能非常重要。
問題在于,雷軍沒有說謊。頭腦里的那些美好想象是你自己產生的,所以當你最好感到失望,甚至像吃了蒼蠅一樣的時候,你誰也怪不了,只能怪自己。
其實放在公開討論的場合,你沒辦法責怪雷軍,賣東西的誰會講自己壞話呢,大家都想把營銷搞好,你不能只怪雷軍得分太高。
但是過往的所有記憶深刻的體驗,讓我對雷軍搞出來的每一個新東西有一種復雜的情緒,既期待他成功,超越我印象中的小米,又擔心他重復自己,還是從前那個看起來100分吃起來不知道分的小米。
一款產品可能就像一個品牌、一個人,不是所有維度都可以量化。但是那些不可量化的維度,普通用戶雖然說不出來,時間長了也是能感知到的。偉大的品牌,會有偉大的氣息。我們容易被數字咒語催眠,可能也是因為缺乏對自己身體本能的信任吧。?
繼續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