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武漢玩的時候,我帶著兩個娃去吃了一次,她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海底撈。
這是我們第一次吃海底撈,不是火鍋不好吃,而是我個人認為,它的價格偏貴,我舍不得花這個錢。
像我們一家四口去吃一次海底撈,沒個四五百塊錢,是搞不定的。
對這個價錢,我有猶豫。買一包海底撈的火鍋料,自己在家里做,一半的錢都花不到,何必去浪費這個錢呢!
想是這么想,但架不住孩子們對海底撈的熱情和執著。
這一次,我們住的酒店附近就有一家海底撈,廣告牌放在非常顯眼的位置,讓人一眼就能看到,是顯眼包式的存在。
老二看到它,眼睛都放著光,堅持要去吃海底撈。一副非去不可的架勢,讓我不忍心掃她的興。
出來玩,就是圖個開心。在一些小事兒上鬧得不愉快,那是自己給自己添堵,不劃算。不就是花錢嘛,花了再去掙。
吃的過程,老大情不自禁地說道,他們的服務也太好了吧。
的確,他們的服務確實做得好,也做得細。感覺就這服務,也值回票價了。
02
一進去,就有人過來,領著我們去座位。我家兩個女兒,人家直接喊,兩位小公主,這邊請。
這是我第一次在公眾場合,聽到人家這么喊我家孩子,挺新鮮的。
坐下后,開始點餐。這個過程,有人給我們倒水,有人端了一盤西瓜過來,說是讓我們解解渴。
我們是一大兩小,服務員直接建議我們點半份,不夠了,吃完再加。
這個建議,我覺得太貼心了。我們第一次來,不清楚份量,點多了,結局肯定是浪費。
點完餐,另外的服務員拿著白毛巾過來,讓我們擦手。擦完之后,我才反應過來,這毛巾是半干狀態,擦完之后,手上沒有水漬。
接著,就是服務員拿著圍裙過來,問我們要不要系圍裙,以免弄臟衣服。還有兒童的專屬圍裙,這就屬于用心的范疇了。
菜下鍋的過程,服務員時不時過來看一下,主動幫忙下菜煮。
肉類的,會提醒我們需要煮幾分鐘。
點了一份面,服務員端過來的時候,問我們是現在下鍋煮,還是等一會兒。我說現在煮,他就現場拉面,把孩子們看得嘖嘖稱奇。
快吃完的時候,服務員拿了兩個小恐龍玩具過來,送給兩個孩子。
03
見我們吃得差不多了,服務員送了三包瓜子、牙簽、薄荷糖過來,這著實讓我挺意外的。
還有服務員問我們,需不需要毛巾擦手,要不要西瓜。
期間,老二去上了一次廁所回來,驚喜地說,那里有漱口水,還有一次性的小紙杯,方便使用。
調料的種類也多,孩子們從網上學來的,用海底撈的調料自制甜品。試驗成功,她們吃得開心不已。
吃完出來,一直有服務員把我們從座位處,送到電梯口。不是同一個人,而是不同位置都有人接替,像是接力賽一樣。
補充一句,為我這一桌服務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帥哥。
說句實在話,我對這么細致的服務,既不習慣,也挺不自在的。
試想一下,你在吃飯的時候,一個陌生人在你旁邊不停地轉悠,他也不怎么說話,但就是沒法兒忽視他的存在,你是什么心情?
04
我是想跟這個服務員說,不用來了,我們自己搞定。可孩子們沒吭聲,似乎很享受這樣的服務,我又默默地把想說的話咽回去了。
結賬時,三個人總共吃了近280塊錢,人均90多。不是特別貴,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吃完火鍋的第二天,老二要去吃自助餐,就在海底撈的旁邊。
一想到那個看起來有些豪華的裝修,我本能地有點兒犯怵。對太豪華裝修的店面,我本能抗拒,不愿意進去。原因是,那個價錢肯定不便宜。
不出我所料,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成人119一位。兒童半價,按身高來決定。
下面還寫著某團、某音的團購券,88一位。我平時不用這兩個APP,在支付寶上搜了一下,沒有,直接放棄。
索性破罐子破摔,119一位,就119吧,一頓飯還是吃得起的。
我到服務臺,服務員直接問,有沒有團購券?
我說沒有,人家說,去某團下單,再來兌換,便宜一些。
人家也是一片好意,我也不好拒絕。下了某團的APP,可不太會操作,是服務員幫我搞定的。
那個瞬間,腦子里想起了那句,時代拋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我還不到40歲,難道就是被時代拋棄的那撥人?
05
雜七雜八的券算下來,一個大人是80多塊錢,小孩半價,40多塊錢。總體還行,沒有想象當中的貴。
吃的時候,我在想,我為什么不敢,也不愿意進外表看起來豪華,高大上的店?
第一個是舍不得,第二個是兜里的錢不夠多。
這就導致了一個什么問題呢?即使進去了,也是小心翼翼,畏手畏腳的狀態。
怕出錯,鬧出笑話來。怕自己的某一個行為不得體,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遭人白眼。
畢竟,人都愛給別人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
你可以說我不夠自信,但這真是我最真實的想法。我接受這樣的事實,也接納這樣不夠完美的自己。
進去之后,我發現,其實想象中的那些阻礙,都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人家店員熱情得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問人家,人家都會給予熱情地回應。
06
我是甲方爸爸,花錢消費,又不做為難別人的事,只是享受自己應該享受的正當權益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大大方方地去吃飯,人家歡迎還來不及呢。
這么一想,腰桿都挺直了。
這兩餐飯都是老二要求去吃的,要是我自己的話,我肯定不會去吃的。可能會有想去嘗試一次的念頭,但不會真的去執行。
有一種說法是,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跟著她一起去成長。
我的體會是,養育孩子就是一個自我覺察、自省、自我成長的過程。如果不是孩子,我可能發現不了自己隱藏的一些想法和行為。
看見即療愈,現在,它被看見,也被療愈。缺失的一角被補上,迎接我的,便是成長。
感謝我的兩個孩子,選擇讓我做你們的媽媽。
感恩遇見。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