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打算成立鍋包肉辦公室,我發現遼寧黑龍江的廚師們咋都不吱聲了,這道菜的起源究竟是哪里? 相傳鍋包肉這道菜出自滿漢全席菜單的宮廷辣瓦肉香,由宮廷御廚王甫亭傳出,經過多年演變,成為盛京招牌菜,各種鍋包肉都是模仿這道菜。
鍋包肉的起源與哈爾濱和沈陽有著密切的關系,清朝光緒的時候,哈爾濱道臺府廚師鄭興文接待外賓,他將焦燒肉條改成酸甜口味,把原來肉段里面的配料,蔥蒜換成水果。鐵鍋燒熱急火快炒,按照烹飪手法起名叫“鍋爆肉”。1911年的時候,沈陽召開大會,點名鄭興文到主持會議餐飲,這時候發明了第二種鍋包肉的做法,這道菜加入了番茄醬,后來被沈陽廚師們沿用至今(也叫西式鍋包肉)。新式老式的鍋包肉之分由此產生。黃色鍋包肉起源在哈爾濱,紅色鍋包肉起源在沈陽。又有一說,當年的哈爾濱是吉林省的一個分支機構,叫做道臺府,而道臺府的廚師老家是遼寧的,這一道菜串聯起三個省份。
東北地區特色菜很多,比如說溜肉段、酸菜白肉、干炸丸子、干燒大黃魚、獅子頭、熘肝尖、蒸雞蛋燜子,傳統的東北美食讓我們嘗到了白山黑水的風情。有些網友說了,溜肉段能成立一個辦公室嗎? 要不酸菜血腸也整一個辦公室? 一棟大樓裝不下啊。
其實很多美食應該有一個標準,比如說熏肉大餅里面應該放多少克面粉、多少克的豬肉、采用什么部位的豬肉,這樣大家吃起來就能有一個差不多的判斷標準。要不然有些人使用雞胸肉做溜肉段,那就不能保證口感了,也破壞這道風味美食的獨特性和傳承。吉林省起一個好頭,把鍋包肉的制作進行標準化,比賽作品要求口味“甜酸咸香”,色澤“黃紅相間”,質地“外焦里嫩”,刀工薄厚均勻等。這樣東北三省的廚師就能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美食烹飪的文化傳承,這是一件好事啊。我認為吉林更應該做個開江魚的辦公室,把傳統的漁家美食傳承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