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閱讀本帖需要15分鐘!
香港 · 中環
中環CENTRAL
前些日子,又經歷了一次48小時旋風式探訪香港,這次沒遇上七八月的臺風,卻比臺風來得更猛一些,也走得還快了點。沒錯,這次到香港就是為兩件事,一個是再次造訪兩家我很愛的文華東方,第二個是去見證2024亞洲50佳酒吧頒獎的盛況和期間的各種活動。
#1
傳奇仍在繼續
// 60年風采依舊
時光從不敗美人 //
這次緊密行程的入住酒店,選擇了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去年經歷60周年大慶的香港文華東方是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旗艦店,既是傳奇的起點,也是香港的城市名片。
上世紀70年代,在中環干諾道上,香港文華酒店璀璨開業。及后文華酒店的酒管公司又收購了當時已近百年歷史的曼谷東方酒店,并在1985年推出「文華東方」品牌,這就是日后享譽全球的奢華酒店品牌「Mandarin Oriental文華東方」的前世今生。
在未填海造地的那些日子里,其實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早已是屹立于當其時的維港灣畔,而過去了六十年,現在酒店的位置正處于「中環的心臟」。正對香港定海神針的中銀大廈,遠眺天荒地老流連在中環海濱的「摩天輪」,前望扎哈工作室的恒基兆業新本部,簡直是無與倫比的位置優勢。
走進酒店大堂立馬感受處處散發的東方神韻,最吸引眼球的「八十七神仙卷」大幅鎏金壁畫,唐代木雕奔馬、清代酸枝長枱、金漆木雕還有酒店60周年展覽遍布周遭,漫步其中猶若穿越時光隧道,很東方,很文華!
如果入住時還沒有房間,建議您到酒店文華閣稍作休憩,順道體驗一下500多平米的東方風韻,試試她們家由文華餅店提供的下午茶,尤其是它們家的玫瑰花果醬以及1963款文華芝士蛋糕,一試難忘。
這次入住的套房面向皇后像廣場,恰逢天氣不錯視野不錯,客房內可保歲月漫長的米色與紅色主題色搭配,優雅又經典。
客房內設計得合理又舒適,漫步其間,你會驚喜地發現,這里的空間仿佛藏著魔法,感覺比標示的面積還要寬敞許多。
而位于角落的臥室,更是別有洞天,幾塊分割鏡面巧妙運用,就像打開了通往無限視野的窗戶,讓空間感瞬間翻倍。床頭那抹紅色墻布裝飾,更像是入夜后的一個溫暖擁抱。
泰迪特別關心到這次入住的酒店服務細節,比如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Check-in的時候已經收到印有泰迪(TEDDY XIONG )英文名字縮寫的房卡,入住歡迎甜品是一把畫上心思的各式巧克力做成的扇子,好有心,更為有心的是晚上回房間發現夜床服務后換上了刺有泰迪英文(TEDDY )名字縮寫的枕巾!
當你準備卸下一天的疲憊,去房間的泡個澡的時候,你才驚訝地發現,半世紀前的客房設計師,竟然將客房最好的位置留給「面向摩天輪的維港海邊」!
以浴缸作功能分區的中心,讓分居兩側的盥洗臺互不干擾,設計巧妙,客房的全線備品是泰迪喜歡的Dipytque日耳曼大道34號,淡雅穩重,讓整個氣氛安靜舒緩。
The Aubrey是日式酒吧還是一家居酒屋?
The Aubrey IN MOHKG
/01
The Aubrey的日常
2024亞洲50佳酒吧排名再創新高
The Aubrey的夢幻客座
The Aubrey的日常
香港文化東方酒店設有9間各具特色的酒吧及餐廳,其中包括米其林一星的文華扒房、文華廳,亞洲50佳酒吧的日式居酒屋The Aubrey,以及庫克廳、快船廊、Café Causette、文華餅店、船長吧、千日里等等。
剛入住的我,一看行程表(接下來文章就會提到)知道是夜安排不會輕松,那就趕緊先去頂樓的亞洲50佳酒吧The Aubrey坐坐。
穿過兩側擺滿相框的歐式古典風長廊,充滿日式居酒屋氛圍的The Aubrey酒吧現于眼前,多個酒吧、起居室和古玩廊等三大區間的設計出各具特色的酒吧體驗,和風與歐陸情懷碰撞,特別是周末氣氛更是熱烈,與倫敦本店有一脈相承之妙。當然,喜歡安靜的你,落座靠于窗邊,就能一睹繁華熙攘的維港與中環景致,
話不多說,不想動腦子的,可以盲挑十款signature中的一款,又或者吩咐調酒師拿一杯剛推出為慶祝今年酒吧取得新名次的沖繩鳳梨新品雞尾酒,也可以試試這里很有特色的幾款燒酒調酒也,幾杯過后,瞬時饑腸轆轆。
突然想起來,這里名聲在外的和牛三文治,正是碳水+油脂的絕佳組合,趕緊order墊墊肚子。
12
一旁的友人提了一下我,其實還有一款烏黑烏黑的炸雞也很受歡迎,要不也下單試試?成年人不做選擇,全都點上了。
2024亞洲50佳酒吧
頒獎典禮
可以解開謎底了,吃喝這么飽,就因為接下來泰迪會為出席2024亞洲50佳酒吧頒獎典禮提前打下「基礎」,因為估計至少要從傍晚6點一直喝到凌晨12點。果不其然,這家泰迪十分喜愛的酒店酒吧The Aubrey,今年再次毫無懸念再次入榜,并一舉進入前十,位于2024在亞洲50佳酒吧第10位!
而今年中國大陸地區則有廟前冰室(第14位),CMYK(第43位)一同進入亞洲50佳酒吧,在現場一同見證盛事,與有榮焉!
夢幻客座
隔了一天,泰迪又來The Aubrey。
這次是為了來頭不小的The Aubrey客座調酒師。來自紐約的Martiny’s Bar, New York是今年北美排名第4、世界排名68的當紅炸子雞,主理人日籍調酒師Takuma Watanabe與Shingo Gokan一樣出自紐約傳奇日式酒吧Angel's Share。要說起Martiny’s Bar酒吧的名字,主理人巧妙地借用了他最喜歡的雞尾酒Martini,同時也是向法裔美國雕塑家Philip Mattiny致敬,兩意合一而成。
是夜Martiny’s Bar主調Takuma Watanabe坐鎮全場。
令人驚喜的是Takuma還找了曼谷第二酒吧(2024亞洲50酒吧第18 ,Mahaniyom Cocktail Bar )過來幫忙,4杯特調只剩3款,全都點了都好好喝,特別是清爽那杯Caprese,很愛,怪不得現場嗨爆。
重新認識文華廳
WAN HUA IN MOHKG
/02
//米其林一星
一家看似傳統但充滿創意的粵菜館//
其實我七年前已來過文華廳,其時現任主廚黃永強師傅仍未到任,而現在的文華廳已經連續11年被評為米其林星級餐廳,但泰迪今天寫的文華廳其實是一家看似傳統但其實充滿創意的粵菜餐廳。
最近一次見到黃師傅,是在之前在香港某餐廳的八手連彈中,當時已初步領略了黃師傅的烹飪風格,當其時師傅推出以陳皮肉桂等食材與柱候醬焗制油脂豐腴的銀鱈魚,一款創意無限的紫淮山燉官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臨窗景觀絕佳桌前落座,看著窗外維港上中式古董帆船「鴨靈號」的來回穿梭,靜候文華廳行政總廚黃永強師傅的佳作,一上來就是黃師傅的招牌手工粵菜-太史松茸戈渣。
師傅介紹適逢松茸上市,就結合文華廳的招牌戈渣做出這款「太史松茸戈渣」,分量不多,一人一小件,外皮有輕輕的脆感,內里是燙熱滑軟的瓊脂,口感滑溜,菌香撩人。
看到菜單上寫著下一道「滬燒鮑魚」原先不太感興趣,因為鮑魚很難有什么新風味的突破。但當我淺嘗一片經過上海傳統調味醬燒冷置后的六頭鮮鮑,立馬加快了使用筷子的速度。醬汁自帶回甜,來回穿配合鮮鮑的鮮和一旁的青瓜絲和酸甜可口的桂花漬冬瓜球,清鮮可口,一點兒都不膩。
剛說完鮑魚不太感興趣,接下來的文華廳「松茸榆耳黃耳燉雪蓮子」,就沒喝就惦記上,因為黃師傅每月都有素食幾天的習慣,所以從心出發,設計了這道素湯,菌菇的清香,黃耳增加的稠度,喝完身心一時達至安靜。
接下來一道「玉麟魚躍逐金波」賣相實在太美,靈感來自黃師傅常經過的魚塘,也是香港旅游發展局在推廣形象展示的菜式,以蛋白作池塘,羊肚菌做池中島嶼,紅黃一對金魚分別是紅菜苔汁菌菇餃和蝦肉鱔魚餃,活靈活現。龍蝦海膽炒蛋坐鎮前庭,荷塘景致躍然眼前。
一道「圍村扣五層肉」,當然是致敬粵菜經典芋頭扣肉,點睛之筆是用了元朗鄧氏圍村特色的圍村醬去燜制,端上來就芋香滿屋,將米飯、芋頭、扣肉拌勻,這誘人的碳水我真的要謝!
簡單一口自煉蔥油的「龍井蔥油撈天使面」過場后,似乎還欠缺點什么,問了師傅廚房還有什么可以馬上上菜的,師傅推薦了就在常規菜單上的「魚香茄子燜鴨粒」,原來是道招牌!
請自行腦補下圖充盈大澳咸魚和現炒鴨丁的下飯指數!
餐后甜點楊枝甘露與燕窩蛋撻,看似普通,實則在接收這些經典呈上后,隱藏著接下來登場的神秘甜品。
這時候的單尾是「美點雙輝」,呈上一盤「仙氣飄飄」的棋盤,雙色棋子其實對應鳳梨酥與芝麻酥雙味酥餅,棋逢對手,贏得一方要真的吃下對方的棋子,難免吃多,所以輸的一方也在偷著樂!
如果從「香港文華」出發,只需三數分鐘,穿過那條亮眼的天橋,就能抵達「置地文華」。這里有個小tips,如果有較多行李,可以委托「香港文華」這邊的Concierge作轉運,當你入住「置地文華」,發現行李已送至客房內,非常周到的考慮!
#2
置地文華東方酒店
應該這樣玩
// 即將「休息」一整年 //
趕在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裝修升級前(文末有詳盡溫馨提示),再一次來感受設計師Joyce Wong的前作,更期待一年之后的煥新發布!
這次入住房卡是藍色的Burberry風,原來是為Burberry新款手袋Rocking Horse誕生而推出的酒店crossover活動,其中包括入住房卡、主題客房、一層的MO BAR換裝藍色格紋的騎士士酒吧等等,一坐一景,十分出片!
「藍調」的MO BAR
MO BAR IN MOL
/01
事不宜遲,馬上來到藍調MO BAR,是夜置地文華東方酒店MO BAR今夜迎來北海道札幌Owl&Rooste首席調酒師Saito生和來自熊本Yakobuko的首席調酒師Koba生雙強客座。
不止可以一次過體驗兩位主調六款signature,還有全場藍調Burberry的炫彩舞動,最喜歡是加入自家制Tepache的那款Nangoku,又爽又fresh,氣氛太好了。
忘了提醒了,這里餐食非常出彩,還有不少是樓上amber大廚的設計,是日點的KFC\TACO\LAKSA出品很好,完勝于一般專營店。
后來一旁的友人提醒,這里的「海南雞飯」是神一般的存在,趕緊我又下了一單,當一口熱燙雞油飯入口,就知道我的美食向導誠不欺我!
PDT
由于MO BAR也連同酒店一起進入一年的「煥新」工程,那隱藏在MO BAR的PDT酒吧當然不能錯過翻灼,經由一個神秘的電話亭進入,暗下約定號碼,進入這家酒吧中的酒吧。
其實香港PDT與紐約標志性的雞尾酒會酒吧 PDT (Please Don't Tell)是雙生兄弟,有知名雞尾酒團隊包括調酒師 Jeff Bell 以及從紐約借調的首席調酒師 Daniel Valencia 為主導。
來到PDT,不能免俗,必須要點上「Benton’s Old Fashion」 及用苦瓜蘋果、康普茶專為香港 PDT 酒吧調制的「Be a Fan」。
忘了說,PDT的下酒小吃很下酒,很飽腹,其中有部分是米其林兩星主廚 Richard Ekkebus 精心創作,除了紅遍多時的多款美味熱狗,還有「Impossible Burger」、炸薯球、炸雞一一點上!
「綠色」的AMBER
Amber IN Landmark Level 7
/02
// 米其林二星+綠星 //
翻了一下我的社交媒體賬號,發現第一次造訪AMBER是2014年的秋天,晃眼已經是十年前的事,而上一次來則是未重新裝修的2018年。Amber早在2005年開業,之前一直是較為傳統、一本正經的法餐,期間餐廳在2019年花上大半年裝修,主廚Chef Richard Ekkbus隨即利用這段時間周游列國。
在荷蘭海島長大的Ekkbus,個人本來就對環保保育理念很支持,在后續的Amber菜式中你容易就能感受到菜單中的可持續發展概念菜品。
重新裝修后的Amber第一次來,設計舍棄了早前奢華于外的深沉和銅質。現在中央處也是巨型水晶燈,不過燈管內藏光線溫和,用餐氛圍更為恬靜優雅,桌臺之間調整得更為合適。在環保一致性方面,餐廳不用一次性材料,餐臺沒有臺布,全餐廳使用香港本地木材。
眾所周知,Amber食材選用上既無牛奶也無牛油,比如這道餐前酸面包搭配的黃油入口有濃郁的豆香味,原來主要成分就是豆乳,再加入椰子和核桃做成的純植物黃油。
先上來的Amuse Bouche ,喝下一口康普茶、紫蘇葉雪芭、墨西哥辣椒三種元素的「冷湯」,輕松打開味蕾!
將慢煮的番茄顆粒點綴川椒油,下鋪番茄清湯啫喱,以豆奶奶凍墊底,一勺到底就是滿口清新番茄香。
香濃幼滑的Foie Gras Lollipop,棒棒糖每次都能遇到,紅莓啫喱輕輕鴨肝的膩感,粘在上面的姜餅紅菜頭,調皮地增加趣感。
阿拉斯加帝皇蟹
主菜首先上來阿拉斯加蟹,解構一下,底層是蟹肉啫喱出汁,用的醬是豆奶番茄姜汁調制。中間一層蟹腿肉,表層紅色是番茄脆片,吃的時候敲碎,拌勻來吃,一勺就有蟹肉、番茄湯、番茄脆片,好不快樂!
Aka Uni
這是Amber享譽了19年的招牌菜,坊間「致敬」產品不勝枚舉,但只是學到了形,神還在Amber本店。有一說一,跟十年前相比,現在也有少許改動。
由于餐廳不使用牛油也沒有牛奶,所以大廚將日本豆奶?椰菜花蓉mix令醬汁更加滑溜。底層是椰菜花慕絲,中間夾層是龍蝦濃湯啫喱和來自九州的、產量極為稀少的赤海膽,味道馥郁甘甜之中又帶有一絲清苦。而最上層是份量慷慨的Royal Cristal Caviar魚子醬,是史氏鱘和達氏鰉雜交而成的雜交鱘魚子,再點綴使用金箔。食材沒有搶去大家各自的風頭,是鮮味的乘法!!配上脆脆的海苔脆片,真是鮮味從一而終!
金目鯛
第三道菜主廚邀請我們到后廚chef table享用(如果你order的是六道菜的full course的話),你可以全程見證一道菜的誕生,你可以看到廚師們如何將每一個食材變成一道美味的佳肴,感受到后廚一眾廚師們對美食的熱情和專注。
我本以為又是在平日嘗到的金目鯛立鱗燒,結果完全不是!!與主廚交流,感受到他一直強調的使用天然調味的堅持,不直接用精制糖、鹽,不添加鮮味劑,比如用昆布熬制油來增鮮來替代。
金目鯛
交談正酣,已全然忘了這道金目鯛的制作流程,主廚走過來再次分享。這一道使用來自附近的食材金目鯛,目的是減少運輸,無形中減少了碳排放。此金目鯛三天熟成后,不加調味,鹽味來自魷魚7天低溫慢煮后的發酵產物,伴碟的綠色卷是漬青瓜片,白色的是魷魚片卷,在廚房趁熱吃,吃到了另一種不常遇到的鮮。
Foie Gras
接下來的大菜,來到法國鴨肝!香煎法國鴨肝很常見,擺盤這里更顯優美,鴨肝上鋪水蓮花和孢子甘藍,最底下墊著的是手工制酸面包多士,碟的左邊放印度馬拉巴爾黑胡椒和黑蒜醋,蘸著吃可以用來解膩。
乳鴿
Amber用的法國乳鴿鴿齡在4-6個月大,鴿身足夠大只,底鋪炭燒沖繩玉米片,伴碟則是玉米茸。主廚將鴿胸一片切片慢煮,一片作炭燒烹制,以紅酒醬汁調味。一旁碟內盛裝的是內臟愛好者的恩物-乳鴿肝,必須試一口!
和牛
以初榨芥末油將來自宮崎縣的A5和牛煎至五成熟讀,充分激發和牛油脂香氣,頂層的配菜是五款新鮮芥菜,靈魂醬汁以白酒、和牛骨湯加入大麥味噌熬出。
香蕉熱情果咖啡黑巧克力雪糕
手搖抹茶
水果、瑪德琳
法餐的甜品永遠都讓人期待,來到甜品環節,擺盤就讓人眼前一亮,冰淇淋上的巧克力脆片,加入香蕉、熱情果、咖啡口味的黑巧克力和冰淇淋,綠色的底墊是牛油果做的。
現場手調無酒精飲料伴著petit fours迎來尾聲,我最喜歡的還是有超好吃的臺灣愛文芒果。
當然要跟主廚Chef Richard Rekkbus來個合照收官這次48小時旋風造訪香港的有趣行程!
為進一步提升酒店奢華品質,打造香港中心地帶超豪華生活的新典范,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將于2024年11月1日參與置地廣場「明日中環」的改造項目。目前,酒店處于全面運營狀態,可接受退房日期在2024年9月1日之前的客房預訂。
項目改造期間,酒店7樓擁有七顆米其林星的四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將繼續運營,以饗賓客,其中包括由知名主廚 Richard Ekkebus 主理的 Amber 和 SOMM,以及兩家日系餐廳 Sushi Shikon 和 Kappo Rin。在此期間,原先由東方水療中心 Bastian Gonzalez 工作室提供的普拉提、瑜伽和 Pedi:Mani:Cure 服務將由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提供。
香港文華東方酒店
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環干諾道5號
+852 2522 0111
置地文華東方酒店
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
+852 2132 018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