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我們可以待在空調里吃著西瓜,看著電視,還能來一根冷飲。別以為這只能是現代人享受的福利,古人也有冷飲和“空調”哦。
《中國古代趣聞錄》是一本簡史,艾公子集結小伙伴,撰寫涉及知識面五花八門,買房簡史、名校簡史、孤兒院簡史、辣椒簡史、冷飲簡史,主打一個內容廣泛,多彩多姿。
這書的內容淺顯易懂,沒有多深奧,但貴在話題有趣,幾乎和現代人的生活成了一個映照。
你以為學區房只是我去看俄羅斯的那個真人秀現代人的專利嗎?其實不是,人們在古時候就已經根據考區的不同政策考慮買房遷徙。
你以為古代沒有養老院嗎?恰恰相反,這樣福利機構比我們想的還要早,而且還是公辦的哦?
冷飲簡史
古代人很早就開始用冰,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這冰到底怎么保存呢?
曾侯乙銅冰鑒是最早用來儲存冰的古代冰箱。它其實是2合1的組合器皿,外層是青銅方鑒,里邊是盛放食品的尊缶。兩個器皿之間有較大的空隙,這個空隙就是用來裝冰的。
所以古人就能享用冰鎮過的美酒美食。
有一些冰鑒上還有氣孔,既能將食物冰鎮,又能釋放一些冷氣,降低周圍的溫度。可以說是最早的“空調”。
古人的冰是從哪里來的呢?
他們當然沒有辦法自己做冰,所以他們一定要在冬天的時候去采冰。從凍結的江河上找去,再存放到冰窖中。為了避免在冰窖中有所損耗,通常采冰量是用冰量的三倍。
令人稱奇的是冰窖的降溫效果非常好,有些藏冰能用到第二年。
古人的技術遠比我們想的要高超。
在唐朝以前,冰鎮過的冷飲是貴族享用的專利,普通人可是享用不到的。唐代以后,冷飲成了街上販賣的熱門商品,可見平民也能吃到消暑飲品。
原先青銅制的冰鑒有了更多的材質,木頭的,陶瓷的,既美觀又實用。
你以為古人沒有條件享受冰鎮飲品,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古代人的高科技就是這么質樸。
養老院簡史
第一個官辦養老院是在南北朝時期出現的。
梁武帝蕭衍創辦孤獨院。只要有孤寡老人不能自主生活的,就可以進入孤獨院養老。國家會負責完成他們的生活,直到他們去世并幫他們安排葬禮。
不過這家孤獨院存在的年限不長,因為南梁王朝的動亂覆滅,這座孤獨院如曇花一現很快就消失。
到了唐代養老院制度才更完善,出現了救濟貧困老幼的慈善機構——悲田養病坊。最初這個地方是以寺院為依托的,業務也是由僧人來主持的。
朝廷慢慢重視起他,所以加以扶持,成了他經費來源之一。
另一項經費的來源是信眾的捐款以及寺院自有的田產。
所以它的性質有點公私合營的性質。
到了宋朝,出現了福田院、居養院。朝廷對于它們大有扶持。
清朝年間,收養救濟老人的機構叫廠局。
所以養老產業不是現代的專有,很早就已經有了相應形式。
結語
歷史不僅僅是帝王將相的正史,歷史也包含在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飲食有飲食的歷史,服裝有服裝的歷史,書籍有書籍的歷史。
《中國古代趣聞錄》就是這樣的一本歷史小冊子,它的有趣就在展現古人的日常生活,那不是枯燥的文字,是活生生的畫面。
比起帝王將相,可能生活的歷史才更貼近普通人。
【文/云玖弋】
【聲明:玖弋閣 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玖弋閣,一周一書評,更多新書更好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