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選擇這本書純粹是被封面吸引了,這封面有一種很燃的感覺,加上一個跳躍的背影,瞬間有種大俠出手的感覺。
《汴梁異聞錄》這本小說主要說的就是妖怪行俠仗義的故事。
汴梁城西南角有座荒廢的老貍祠,那就是貍妖的居所。半夜去那邊請愿,擺上錢財或貢品,對著土像訴說一番,若是貍妖接受了,就會得到一塊白色的石頭,石頭上有一個爪印。
當然,妖怪是不存在的,祈求妖怪幫助的是可憐人,聽取這些可憐人愿望的是“貍貓家族”,實際上他們是個五人小組,有當巡檢的宋青竹,經營魚羹店的風四娘,幻術師莊助,說書人孫蛤蟆,刀客張小滿。
在每一個故事之前都有一段古文,講述了這個故事里出現的妖怪記錄,算是個題跋。
作者張云喜歡野史筆記和民間奇談,出版了幾本妖怪系列,比如《妖怪說》、《中國妖怪故事全集》、《貓怪·長安妖怪事記》。這本《汴梁異聞錄》的靈感來源于《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
百禽戲·螞蟻
劉百禽是一個演雜技的藝人,他養了一院子的飛禽走獸,將它們視作親人。但他年紀大了,開始擔憂這些飛禽走獸的去處,于是求到了貍妖。
他得到了貍妖的回應,開心地回去了。可沒想到,被高衙內盯上了。
原來劉貴妃到大相國寺禮佛,高衙內想要討好劉貴妃,希望劉貴妃能在官家面前美言幾句,這樣就能謀個職位。
劉貴妃最喜歡看雜技,恰巧劉百禽有一門獨門秘籍,可以讓螞蟻聽話地排出隊列。高衙內就想親自表演這個絕技,并將這一罐螞蟻送給劉貴妃。
劉百禽當然不愿意,如果說教高衙內秘技,劉百禽不介意??梢獙⑦@些螞蟻送給高衙內,劉百禽是萬萬不肯的。對他來說,這無疑是將自己的兒子們送人。
高衙內也好,劉貴妃也罷,在他們眼里,螞蟻只是螞蟻,死了就死了。劉百禽定然不會讓這種事發生,所以死活不同意。
正因為不同意,高衙內派虞教頭刑訊,逼劉百禽交出螞蟻。
宋青竹正好去找劉百禽,遇到了這件事,于是想了個辦法,帶走了劉百禽。虞教頭不放心,又追了過去,沒想到才說了幾句話,劉百禽就倒地死了。
這下好了,螞蟻沒拿到,人死了?!
宋青竹安慰虞教頭,他已經拿到了螞蟻,沒想到虞教頭這么沖動……
這么樁小事也就這么過去了,虞教頭歡歡喜喜地拿著螞蟻回去復命。高衙內開開心心地拿著螞蟻向劉貴妃獻寶。
他最后讓螞蟻排列出一個壽字,討好劉貴妃。
哪里想到劉貴妃看后震怒不已。更沒想到的是,出現了劉百禽的冤魂,更有巨大的螞蟻現身喊冤,找高衙內索命。
高衙內害人的事情敗露了,自然受到了懲罰。
劉百禽當然還活著,最后帶著寶貝螞蟻離開了汴梁。
這一切當然是貍貓家族在背后策劃。
司書·書神
榮六郎書鋪的老板榮六郎最近發現鋪子里的伙計們情況不太對。
原先這些伙計干完一天的活就會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可現在他們生根班也一個個的都溜出去,手里還拿著東西,直到天亮才回來。
他問這些伙計去干嘛,被他們找理由搪塞過去。有一天半夜醒來看到他們聚在書鋪里,說著什么,可是因為有人在門外守著,他沒法知道這些伙計在干嘛。
于是請宋青竹幫忙了解下。
宋青竹與孫蛤蟆,帶著張小滿夜晚跟蹤伙計們,發現他們去了賭坊賭錢。為了了解實情,他們在伙計們回到書鋪后,直接找到他們問話。
一問之下才明白,原來這事和榮六郎的準女婿有關。
榮六郎一心想找一個不為家財而來的女婿,希望女婿能將他的書鋪繼續發揚光大,真心對待每一本書。恰恰遇到了駱家書鋪的第三子駱敬,此人談吐非凡,同樣愛書。榮六郎與他一見如故,就定下來女兒和駱敬的婚約。
沒想到駱敬花言巧語騙得榮小姐將書鋪的地契和幾十萬卷書的憑據都給了他。他拿著當賭資去賭坊賭,全部輸光了。
這事兒被伙計們知道了,他們著急呀!這書鋪是老板的心血,于是去求了貍妖。只是又不放心,所以大家集資去賭坊,想把那些東西賭回來……結果連棺材本都輸沒了……
其實這個駱敬是個敗家子,被駱家趕出來后,才到了汴梁。聽說榮六郎給女兒找女婿,又打聽了榮六郎的發家史,決定騙財,才裝模作樣討了榮六郎的歡心,騙了婚事。
宋青竹讓伙計們靜候佳音。
孫蛤蟆利用原來的關系一分不花地拿回了地契和憑據。之后,宋青竹、孫蛤蟆、莊助、張小滿一合計,用計謀解決駱敬。
事后,榮六郎感激有這些伙計。女兒的婚事有了新的著落,找到了一個真正愛書的人。
結語
《汴梁異聞錄》全書有七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依托妖怪奇聞來掩蓋“貍貓家族”的行事。
他們接取任務的標準并非好人的事都接受,也不完全拒絕壞人的委托。界定是模糊,這也許在于追求的義理是什么。
妖怪故事總是新奇的,若是加上一些懸疑,那確實是打發時間的好故事。
【文/云玖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聲明:玖弋閣 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玖弋閣,一周一書評,更多新書更好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