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硅料、電池片的雙料龍頭,通威股份在8月13日盤后宣布收購電池片行業第五潤陽股份51%的股權,是光伏行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龍頭企業收購有助于行業積極出清、減少無序產能擴張和內卷。
通威曾經在2013年收購賽維,二者在后續的電池片市場上成功實現了共贏。但對通威來說,在當前周期底部收購潤陽這步棋是否正確?
行業變革,對錯難判。而憑借強大的消化、整合、管理能力,通威或許能在潤陽身上再現奇跡。
以下為正文:
2024年8月13日,通威股份計劃以不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對價,收購潤陽股份不低于51%的股權,本次并購,被視為光伏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并購案。
通威創始人劉漢元曾說:“不同的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社會需求,通威的兩次選擇都是當時社會的最大需求。”
在光伏行業持續下行的今天,這步棋,通威股份走對了嗎?
01
歷史收購
本次收購,并不是通威第一次以收購模式實現擴張。
事實上,這家頗具行業洞察的企業,曾經多次抓住行業風口。在硅料領域深耕多年后,通威趕在光伏的黃金時代來臨前,成功收購了賽維,順利進入了電池片行業。
2013年,合肥賽維LDK工廠受到歐美等國家對我國光伏產業的“雙反”抵制,自身經營管理上也出現一定問題,陷入資金鏈斷裂、債務惡化的困境,一度陷入停產狀態。2013年9月,通威以8.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完成對其100%股權的收購,并隨即啟動恢復生產工作,自此,合肥賽維并入通威。
2014年,32條高效多晶硅電池生產線逐步恢復生產,產品品質不斷升級,合肥通威逐步走上正軌,重組首年就實現盈利。
收購賽維使得通威正式進入光伏電池片領域,這家當時全球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單體規模最大的企業,成功填補了通威在光伏產業鏈中游的空白,為后續通威在電池片領域的擴張開了個好頭。
2014年電池環節技術迭代尚緩,進入壁壘不高,國內競爭企業眾多,電池片市場CR5不足30%,正是群雄逐鹿、比拼擴張速度和成本管控的時刻。通威憑借在飼料、硅料兩大領域的龍頭地位,已經積累了遠超其他小電池企業的資金優勢和管理經驗,迅速制定了電池片產能擴張計劃。
憑借強大的管理能力和戰略決心,通威把曾經的賽維、現在的合肥通威救活了。到2014年9月,這家全球最大的電池片單體工廠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實現滿產,10月開始盈利,隨后迅速與同行廠家拉開差距。2015年8月,合肥通威一舉成為晶硅電池出貨量全國第一、全球第三,公司也在成都、合肥多地繼續拓展產能、提高產品效率。
如此成績得益于通威內部管理流程的通暢和扁平化。舉例來說,劉漢元要求審批環節不得超過3個,決策流程越短越好、管理界面越少越好。
通威的這波擴張,與光伏行業的興盛不謀而合,2015年開始,光伏行業補貼政策頻出;2020年,光伏行業更是在“雙碳”目標的東風下一路高歌猛進。
通威抓住行業發展的黃金期,成為了硅料、電池片兩大領域的龍頭,并在2022年正式進入組件領域,全力加速自身作為光伏龍頭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
02
時局兩異
本次通威收購潤陽,雖然也是抱著擴張規模、進行有效產業協同的決心,但是無論是宏觀環境還是微觀交易主體,都與11年前收購賽維的場景有所不同。
宏觀環境上,光伏行業周期明顯,目前大洗牌正在加劇,需求尚未恢復,光伏主材價格持續走低,市場情緒并不樂觀,顯然與11年前高度分散、尚有大量需求有待開發的環境不一致。據中金,光伏行業產業鏈P/B估值已經觸達2012/2018底部周期水平,各環節已經基本虧毛利到負現金狀態。
微觀上,收購方通威已經是光伏行業硅料、電池片領域毋庸置疑的絕對龍頭,與當年尚未進入電池片行業的通威也是迥乎不同。截至2023年末,通威股份已形成45萬噸高純晶硅產能、95GW太陽能電池產能以及75GW組件產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帶領通威走向輝煌的劉漢元也已于2023年3月卸任,其女劉舒琪接任通威股份董事長。
被收購方上,潤陽跟當年的賽維也并不是一個體量。據收購公告,被收購方潤陽股份是2023年出貨全球前五的電池廠商。目前已建立5.5萬噸工業硅、13萬噸多晶硅、7GW拉晶、10GW切片、57GW太陽能電池和13GW組件產能,并適當布局部分光伏電站業務,形成了自上游工業硅到終端光伏電站完整的產業鏈,在生產成本、產品品質、品牌價值等方面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并在美國、泰國、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場建設了富有競爭力的產能,能夠滿足海外市場溯源要求。今年以來,光伏行業下行加劇,潤陽陷入了諸多經營危機,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業務角度,對通威而言,合并另一個行業巨型玩家,必然進一步鞏固其在高純晶硅、高效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等核心環節的市場占有率,補充海外產能布局,幫助其拓寬海外高溢價市場的銷售渠道,提升通威在全球的綜合競爭力。
然而,黃金時代不再,在當今的局勢之下合并另一個行業巨型玩家,也意味著通威得在承擔潤陽IPO失敗、高資產負債率、業績持續波動、員工薪資停發、子公司裁員等等一系列問題的前提下,想辦法讓潤陽真正活過來。
財務角度,通威賬上現金流雖然比較充足,但仍然承擔著不小的債務和利息壓力。據通威股份2024年一季度報,截至2024年3月31日,通威當前資產負債率為59.3%(較年初增長4.2pct),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186.4億(較年初增長42.7億)。
可見,本次收購除了通過規模增大來補充體量之外,通威也得具有很好的消化、整合、管理能力,才能不讓潤陽這把收來的利劍蒙塵,甚至刺向自己,拖累了集團的資金鏈和正常生產。
對行業而言,本次收購標志著光伏行業走上了加速出清、頭部整合的道路,也能夠減少一部分產能的無序擴張。據西部證券分析師,當行業集中度提高,頭部廠商有望修復價格,使得行業價格水平恢復至合理區間,擺脫目前光伏行業大面積虧損的狀態。這也符合今年5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的“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給出的“光伏供給側改革”預期。
這場“不多于50億”的現金收購,無疑是一場豪賭。這場賭,源于對行業供需、競爭格局有深刻把握的自信,也源于對自身強大的管理、整合能力的堅信。
這家小漁村里成長起來的光伏龍頭,再一次走上了大冒險的旅程。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光伏行業新進展(不建群),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
- NEBR -
喜歡就獎勵一個“”和“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