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生活 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輕舟已過萬重山。
8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一則公告,表示督導阿里巴巴集團完成三年整改。
公告主要講了三點:一,過去三年阿里合規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二,接下來要加快創新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三,國家高度重視促進平臺經濟發展。
這則公告意味著,阿里的監管風險已經過去。阿里也回應稱:這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未來將繼續加大科技投入,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受此鼓舞,阿里美股盤前上漲5%,最終收在2.86%,漲幅超過大多數中概股。
01
阿里走過艱難的三年
過去三年,阿里走得屬實不易。
2021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給阿里開出一張高達182.28億元的天價罰單。那是中國反壟斷史上最大的罰單,在全球也能排進前三。
雖然阿里第一時間表示誠懇接受、堅決服從。但一時間來自政策監管的風險,成為投資者在看待阿里時,最大的擔憂,隨即用腳投票。
2020年11月,阿里市值最高一度達到8351億美元,準備沖擊萬億美元市值大關。如今阿里市值1898億美元,距離高點已跌去6000多億美元。有人計算過,這些跌去的市值,約等于今天的京東+拼多多+美團+網易+小米。
當然,過去三年,整個中概都面臨著市值縮水,原因是多元的。這三年,阿里顛簸過、艱難過,但扛過來后,阿里也明顯成長了。如今,電商行業嚴重內卷之下,平臺健康度成了競爭勝負手。
此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公告,一方面表明阿里的政策監管風險已經暫告一段落。另一方面接下來,當我們更加客觀地審視電商的競爭格局及阿里的競爭力,其巨大優勢不言自明。
02
熟悉的阿里回來了
盡管,市場對阿里一度很沮喪,甚至等著看“一鯨落”。但阿里并沒有躺平,而是不斷地自我調整、主動變革,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2021年底,阿里宣布升級“多元化治理”體系。2023年初,阿里宣布進行“1+6+N”組織變革,推動各業務更加敏捷地響應市場變化。2023年9月,阿里完成了管理層交棒,確定了“用戶危險、AI驅動”戰略重心,重塑業務戰略優先級。此后阿里不斷強調聚焦主業、加大投入。
對于阿里這樣體量的大公司來說,每一次組織結構調整,都是一件弄不好就會傷及企業筋骨的大事。調整得好,企業將獲得重生;調整得不好,就會元氣大傷,甚至是癱瘓。
改革的根本,無非摸著石頭過河,阿里眼前沒有什么經驗可借鑒。有的是阿里敢于承認錯誤,主動求變,以及管理層的魄力和擔當。
以阿里最重要的業務之一電商為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阿里的改革探索過程。
最近兩年,在直播電商、追求絕對低價等行業趨勢之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處于變革期的阿里,不斷調整跟進。但就平臺規模大意味著改革難度大,發展較早也意味著任何一個小變動都牽動著無數底層邏輯變化。很長一段時間,外界似乎忽略了阿里在電商行業“領頭羊”地位。但阿里并非一味跟隨發展,而是有著清晰的自我邏輯。
今年,意識到整個電商行業已經陷入了“卷絕對低價”的囚徒困境后,淘寶天貓第一個宣布淡化絕對低價策略,松綁僅退款規則,重回按GMV分配的體系,帶領行業打響“反內卷”第一槍。
布魯斯·格林沃爾德等人在《競爭優勢:透視企業護城河》提到,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低價均衡都是破壞性的,而且,一旦進入很難逃脫這種惡性循環。如果企業的管理層是理性的,就應該意識到,此時,停止價格戰才是明智之舉。
當行業在低價競爭中膠著時,淘寶天貓敢于主動求變,釋放了有意一起重建行業合作的信號,凸顯其魄力和遠見。那個熟悉的阿里回來了。
03
靴子落地,阿里再出發
最近的阿里,終于好消息頻傳。
8月28日,阿里巴巴完成香港雙重主要上市,市場預計阿里有望在9月9日納入港股通。
納入港股通,能夠吸引來自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對阿里意味著更多的流動性,也推動了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熱情,有利于提升市場交易活躍度。
而阿里管理層也一直努力用業績和持續的回購,穩定投資者的信心。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上季度,阿里營收2432.4億元,同比增長4%,每ADS收益16.44元。
阿里CEO吳泳銘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阿里以用戶為中心和AI驅動的戰略開始見效,上季度業績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勢頭,淘寶和天貓集團訂單量和GMV同比均實現穩步增長。而得益于核心公有云和AI產品,阿里云的收入,也恢復正增長。
此時,市場監管總局又發布公告,表示阿里的三年合規整改已經完成,并且效果良好。意味著阿里的政策監管風險已經成為過去時。
而且,公告還強調了“平臺經濟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這意味著,阿里的平臺地位,和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被認可。
以當下最熱的AI賽道為例。發展AI需要的投入巨大,且回報周期長,風險大。縱觀國際市場,哪怕是以創新者形象出現的OpenAI,也離不開背后微軟的支持。中國要想在AI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離不開阿里、騰訊、百度這些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他們能經受“高投入、慢回報”,也有耐心投資前沿科技。吳泳銘就多次表示,阿里將繼續增加人工智能的研發投入,以確保我們人工智能驅動的云業務的增長。
過去三年,疊加疫情、大國博弈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概股經歷了艱難過程。如今,中概股的市盈率遠低于美國公司。以業務最相似的阿里和亞馬遜為例,亞馬遜市盈率42.6,靜態市盈率61.55;阿里的市盈率21.25;靜態市盈率18.93。按照投資人士注重的安全邊際來說,投資中概股,已經遠比投資美國公司更安全。
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總局的公告,不僅意味著阿里平臺地位被認可,更代表了監管部門對平臺經濟的新思考。這一公告,或將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的新節點。
也有投行主管表示,此前有些投資者出于政策風險考量,從阿里等中概股撤離。但在過去幾個月里,一些歐洲、亞洲在內的國際基金又重回香港市場,開始考慮或者已經加入香港股票市場。香港證監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二季度香港基金資金凈流入環比增長80%。
如今,政策風險已經過去,投資者正在回歸。加之阿里的基本面早已呈現向好勢頭,也相信阿里聚集主業加大投入將持續釋放業績增長動力。重新奔跑的阿里和平臺經濟,未來可期。
—End—
更多關注:商業與生活,ID:xiaopeizhu8
內容同步:網易號、同花順、百家號、今日頭條、UC、雪球、企鵝號、一點資訊、知乎、搜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