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聊到他的公司這幾年招的畢業生,朋友感嘆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難帶。
別看各個學歷都很高,還都是名校畢業,但是又“無知”又自大。
很聽話,但是做事情像個木頭人,你說一步,他就做一步,絕不會想一想第二步。
情緒化,真的相信“00后整治職場”,情商特別低,說話一個比一個沖,動不動就和同事甩臉子,提辭職。
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內耗,活得自我,尊重本心,然而大部分年輕人看似灑脫,不拘一格的外表下其實就是無知且無禮,而造成這種情況原因是這些孩子身上都有“三窮”,這樣的孩子未來一定會吃苦。
思想窮
曾有大學教授表示,現在的大學課堂太安靜了,當代大學生只會靜靜地坐在那里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不會和老師熱火朝天地爭辯討論,甚至在老師提出問題后,也只會安靜地等老師給出答案,幾乎沒有任何思考。
雖然現在的孩子在學校的時候超前學,成績好,看著很厲害,可是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推著走,輔導班帶著走,極度缺乏自主的學習能力。而且太多的孩子生活中只有學習,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成長,因此他們一到社會上就變得特別“清澈而愚蠢”,甚至連學習的能力都失去了。
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性,甚至不會自主學習,主動思考,越來越多的孩子都在出現這樣的問題。
思想窮的可怕不僅僅在于知識的匱乏和無知,更會影響到一個人未來的發展。
他們腦袋空,不會主動吸收,主動成長,因此很容易缺乏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向上找工作比較難,肚里沒貨,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人牽著鼻子走,職業發展容易被限制。
他們缺少對人生和事業的規劃,生活沒有目標,很容易將生活過得一團糟。
思想窮的孩子思辨能力差,主動性弱,在很長時間內都習慣以學生思維來看待事業和未來,很容易陷入得過且過的被動狀態。而長期的思想窮會讓人變得懶惰,沒有上進心,甚至會出現自我懷疑,自卑、焦慮,變得消極。面對機會,他們沒有能力接住,很容易錯失良機,甚至陷入困境。
培養持續學習的能力
越來越卷的時代,讓很多孩子考上大學后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丟掉了持續學習的能力。甚至有人開玩笑說“你一輩子的知識巔峰期就是在高中”,其實這是很悲哀的事情。
持續學習的人,他的一生一定是在持續向上走。
學生時期要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重視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要讓學習成為孩子的陰影。
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論讀書》中寫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讀書的孩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他們會擁有超出年齡的眼界和心胸。他們在書中不斷提升素養,修德修心,擴大格局。
重視與孩子的思想交流
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反駁自己,拓展孩子看待事情的角度......
不要認為孩子還小,而是要從多角度去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看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思想,會思考,三觀正的人,很重要。
情感窮
這幾天看到一個視頻,讓人感到心寒和恐懼。
某中學開學儀式上,一男生因中暑暈倒,周圍的同學竟然只是麻木地站著圍觀,沒有一個跑過去幫忙或者呼喚老師的。最后老師走過來時,也是慢慢悠悠,沒有一絲緊張。
麻木,冷漠,冷淡,沒有愛人的能力,現在的孩子在情感上越來越窮了,最終只能活成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而情感窮的人是不會感到幸福的。
情感貧瘠的人缺乏同理心和敏感性,無法理解他人的情緒和需求,即使對待親人也充滿了冷漠和疏離,很以與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因為無法獲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工作生活上很難有貴人相助。
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和有效溝通,情感貧瘠、情商低的人可能會逐漸感到社交孤立,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
情感貧瘠的人內心孤獨,容易感到孤獨和空虛。這種心理長期存在,會讓他們的情緒容易失控,出現焦慮抑郁。
父母要明白應該如何愛孩子
你真的會愛孩子嗎?
無論孩子的性格、能力、外貌如何,我們都要無條件的愛和接納;肯花時間陪伴孩子,參與他們的學習、游戲、日常生活;懂得以身作則,展現出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要學會看見孩子
我們要經常與孩子交流,關注他們的感受、想法和需求,給予耐心的傾聽和積極的回應;
在孩子進步的時候,我們能看到他的努力,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給孩子打氣,為孩子托底;,
我們能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信任父母,并在需要時尋求幫助和支持。
能力窮
別看孩子們一個個都是名校畢業,但是能力和學歷不成正比的特別多。
能力不足的孩子在工作中可能無法高效地完成任務,難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能力不足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
職業發展受阻,會導致經濟壓力增大,影響生活質量。使生活工作都感到挫敗和無力,降低幸福感。
別人說一就是一,不會主動思考,不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會處理人際關系,甚至在生活中都不懂的照顧自己。
而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是一個全面而系統的過程,涉及多個方面。
我們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培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我們要帶孩子去不同的社交場合,教給他社交的禮儀和方法,學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掌握交際技巧;
我們要鼓勵孩子勞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好好生活;
我們要帶孩子多運動,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學會愛惜自己的健康;
我們要教孩子遵紀守法,要學會處理生活上的各種瑣事,擁有生活的基本技能等等。
“三窮”實際上就是孩子的思想,內心和能力,而這是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很好生存必須擁有的基本能力。
可是在大部分家庭中,家長都專注于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這三項能力的培養。當孩子埋頭卷成績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差距就已經開始被逐漸拉開了。甚至很多孩子在初高中就開始被這三種“窮”反噬了。
作為父母,我們的目光要看的更長遠,看到孩子的未來之路,千萬不要讓孩子在這三個方面成為“窮人”,而是越富足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