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放假在家參加了五個飯局,沒想到從上海、北京、深圳、杭州這些一線城市回流西安的人這么多。
喝了點酒,緩解了新認識的尷尬,大家聊的話題還是回歸到:
有什么好的賺錢機會?
聽了好幾圈,我發現基本上都是車轱轆話,特別是以“我有一個朋友...”做為開頭。
講的內容基本都是來自抖音,什么第五次消費時代、人工智能、虛擬合伙人、離火運、社恐經濟、養老地產、銀發經濟、身心靈賽道、新型酒精飲料...
自我感覺都很好,認為西安和一線城市有好幾年的信息差,不說降維打擊吧,都對前景一片看好。
看看大部分人的狀態:都是在職牛馬或者失業的牛馬。
畢竟職場里的金九銀十,也是一波跳槽的小高峰,等跳的時候就能切身感受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
聽完了之后,我自己的感受就是:
雖然大家都很窮,但是懂的是真多。
回憶下近三十年的風口,80年代擺地攤、90年代當個體戶或者下海經商、2000年前后炒股票、2005年以后搞房地產、2010年以后搞電商、2015年前后搞直播...
市場上從來都不缺風口。
我覺得要想踩到所謂的風口,首先就是了解國家政策大方向,比如我主要做產業地產和存量資產盤活的全鏈條工作,我就會認真去看:
- 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
- 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做好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中央預算內投資示范專項管理辦法》的通知。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特許經營協議(編制)范本(2024年試行版)》的通知。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支持城市更新的規劃與土地政策指引(2023版)》的通知。
以城市更新為例,中央文件明確寫出了城市更新示范工作支持對象是地級及以上城市,重點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沿線大城市傾斜。
這一句話就說明了這項業務的市場規模和重點城市。
但是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會去主動了解,不會去詳細閱讀政策,時間被工作和社交媒體填得太滿了。
得空了,刷視頻、打游戲已經成為一種本能,同時很多新聞和信息也都是從社交軟件上看到的。
但是當大部分人都和你刷到同一個內容,這個信息也就不是寶貴信息了,你也不是獲得了新的認知。
前幾年在蘇州做產業園項目的時候,有一個做了十幾年房地產業務的大哥已經開始上岸,那個時候正是土拍市場、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最火熱的時候。
當時是合作方的小弟身份,聊得不多,聽大哥說了下他對風口的看法,大白話就是:
真正的風口趨勢都是靠自己去發掘,再用經驗去推測,最后做出來判斷。
最有名的論斷之一就是當年電商平臺混戰,拼XX做出了消費降級的判斷,最后什么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智力、深度思考、資金和資源都很普通,甚至厭惡風險,追求穩定。
而發現風口,需要超出一般人的洞察力,能夠在爭議和沖突中堅定地走下去,這太難了。
任何機會都不可能你一進來,就可以撿錢,前期都是需要投入時間去學習和試錯的。
普通人只是認識風險投資這幾個字,沒有風險投資的認知和概念。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風口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基本上三五年就有一個風口。
抓住風口,是需要資金、經驗積累或者人脈資源的,這些普通人都不具備,因為他們從來都沒開始過,所以也不可能有什么積累。
再加上都是在社交軟件上學習提升認知,內心堅信:
人賺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看別人在網上分享干貨的時候,感覺一聽就懂,看多了,就覺得賺錢其實也沒那么難,只要有一個機會,也能實現財富自由。
所以不計成本地提升認知,關注各路商業導師,學習各種厲害的思維,研究各種賺錢模式。
最尷尬的是,被割韭菜最多的,就是這種高認知窮人。
越學越窮,越窮越學,最后活生生把自己熬成了學習難民:問題到底出在那兒?
認知,不是信息的堆積。
高認知不是我知道的多,而是在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發現別人不知道的信息,并且能夠把信息變現。
再簡單點說就是我把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完完整整都告訴你了,你也不能復制出來,抄都抄不會。
那些賺到錢又喜歡思考的老板,他們只對自己賺錢的行業有認知,而且往往在一個很小的點上鉆研的特別深。
這叫一輩子只干一件事。
我們現在面臨的工作環境,只要認真踏實,絕大部分職位只要高中畢業,有幾年工作經驗都能干的不差。
因為很多工作崗位,都是屬于驢子拉磨性質,如果不是遇到好領導或者自己悟性特別高,職場技能方面或者職場競爭力上很容易達到天花板。
再來一波經濟繁榮周期,這些已經40歲的職場大叔們在職業競爭力可能同30歲的職場新人沒有太大差別。
如果有一些新行業或者新職位出現,那些新工作機會也一定都是被年輕人所占據,普通的中年職場人可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我特別相信在這個時代,業余不能挑戰專業,普通人最好的機會就是升級為職業專家:
- 把行業做深。
- 把政策吃透。
- 把自己的工作干到極致。
簡單說就是不要輕易換行業,要有定力,扎根其中,默默耕耘,靜待花開,才是普通職場人最好的發展路徑。
“八風不動”源自佛教,具體指的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種情緒或境遇。
佛家認為,八風不動是對一個修行人的基本要求,遇到任何境界,都要不為所動,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內心不會為外境所轉。
這種修行有助于達到內心的平和與自在,不被貪嗔癡的煩惱所困擾。
佛家還有“戒、定、慧”三學,戒即戒律,定即禪定,慧即智慧。
修行佛法者須“依戒資定,依定發慧,依慧斷惑”,方可“顯發真理,成正等覺”。
在三學之中,“定”又為佛法之中樞。
所以,普通人難有定力也是正常,因為定力需要底氣和積累,或者特別強大的內心,修行修行,要修也要行。
只有在沒風的時候蓄勢筑基,才可能有迎風展翅的機會,因為無論何時上場下場,都不如風來的時候我們還在場。
分享產業園、城市更新在招商運營、產業培育、產業投資的經驗和案例,承接委托運營、方案策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