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隨著蘇聯軍隊的快速推進,關東軍在我國滿洲地區的統治開始迅速崩潰。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百姓目睹了無比駭人的一幕。
當天,一群樺川縣農民攔下了一輛開拓團卡車,車上的幾名日本人寡不敵眾,除一人逃跑外,其他的全被憤怒的民眾當場活活打死。隨后,大伙兒從卡車上發現大量槍支彈藥,便把這些武器全部帶走。
哪知沒走多久,這群農民便隱約聽到遠處傳來絕望的哭喊聲,只見大概十幾名日本男子正圍著一間屋子,屋里已經燃起大火,哭聲正是從其中傳出來的。見狀,眾人的火氣一下就竄起來了。
他們本以為兇惡的日本人又在殘骸中國同胞,便扛著槍與敵寇展開激烈交戰。怎料奇怪的一幕上演了:不知什么原因,對方只做了短暫抵抗便沒了動靜,過去一看,只見十幾個日本人要么飲彈要么剖腹,居然都已“效忠天皇”。
聽到房間里還有哭聲,眾人趕緊想辦法打開門,只見其中躺滿了尸體,全部都是婦女和小孩,少說有百余人。更讓中國百姓震驚的是,被燒死的竟都是日本人。
從幸存的日本婦女那兒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中國百姓頓感大快人心,高呼活該。
蘇軍突入“偽滿洲國”后如入無人之境,關東軍一觸即潰。可即便如此,關東軍高層仍叫囂要“粉碎蘇軍的野心”。事情的轉機出現在1945年8月15日:當天,昭和天皇通過廣播向全日本宣讀了“停戰詔書”,豈料此舉直接導致關東軍內部發生分裂,差點展開火拼。
8月16日凌晨,關東軍高層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接下來應該如何是好。雖然蘇聯對日宣戰使日軍高層意識到敗局已定,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決心負隅頑抗到底。
陸相阿南惟幾在給關東軍司令部的電報里要求關東軍不準投降,即便將部隊化整為零,逃進深山老林中打游擊也要拖住蘇軍。當然也有人認為勝負已定,沒有必要再做毫無意義的抵抗。
因此這場關東軍高層會議的氣氛十分嚴肅緊張,據一些資料記載,當時許多人把手放在槍套上,或是按著軍刀,為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并做準備。
關鍵時刻,關東軍總參謀長秦彥三郎站出來穩住了局面,他搬出了“天皇”這個招牌,聲稱裕仁已經做出決斷,“作為軍人,除服從陛下命令外再無其他忠節之道”,揚言不服從的便是亂臣賊子。
話說到這份兒上,眾人這才不再有異議。
關東軍的態度成了摧毀“偽滿洲國”秩序的最后一記重拳,局勢隨后便極速崩潰。
實際上,早在8月11日,關東軍高層便已將包括皇帝溥儀、總理大臣張景惠等在內的“偽滿洲國”政府要員秘密轉移,無論是政府大樓、皇宮還是關東軍司令部,實際上早已人去樓空。
不過,彼時關東軍高層的算盤是退到朝鮮境內再做抵抗,那段時間,滿洲地區的鐵路無比繁忙,高級官員和軍官急著轉移財產,他們多年來在中國搜刮的金銀器物塞滿了車廂。即便是低級軍官,也有攜帶若干件行李的特權。
在這生死存亡之際,移民而來的日本僑民總算體驗到了過去多年里被他們任意欺凌的中國百姓的感受。
就在當官的匆忙外逃之際,關東軍司令部卻放話出來,宣稱要與來犯的蘇軍“玉碎”,動員日籍市民走上街頭,在市區里四處修筑工事,拿起武器準備抗敵。
“偽滿洲國”政府普通職員并不在撤退計劃之內,他們也帶著行李,扶老攜幼地來到車站,哪知等待他們的卻是日軍的槍口。而有試圖強行沖上火車的日籍市民,日軍發覺攔不住,干脆抽出軍刀砍翻在地,然后扔下列車。
結果,軍政要員提前溜走,數以百萬計的日僑慘遭拋棄,自生自滅。
這些人值得被可憐嗎?答案是否定的——只要踏上中國的土地,就意味著他們是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和移民陰謀的踐行者。
原來,自打霸占我國滿洲地區并建立“偽滿洲國”以來,日本政府便出臺了許多政策,例如發放特殊津貼等,鼓勵日本民眾向中國滿洲地區移民。
當局將這些移民組織成為“開拓團”,攛掇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霸占田地,大搞生育,目的是改變滿洲地區的人口結構,將這塊海外殖民地本土化。
開拓團成員并非軍人,大多數在來到中國前也是普通百姓。然而其中許多人的行徑比日軍都好不到哪兒去:仗著有日本政府的保護,他們敢在中國的土地上隨意欺凌中國百姓,搶奪中國人的財物,乃至殺害中國平民,搶占他們的房屋和田地。
根據相關資料:“偽滿洲國”時期,平均有大概20戶中國百姓被開拓團殺害。
我們在文章開頭講述的小插曲發生在黑龍江省樺川縣境內。
隨著關東軍高層的轉移,“偽滿洲國”社會基層呈真空狀態,而淪為棄子的開拓團只能各自為戰,想方設法保命。
開拓團團長名叫中野良朋,他意識到失去了關東軍的保護,男性團員又基本都被征召入伍,剩下的十幾名團員根本無力庇護三百多名婦女兒童,后者極有可能遭到憤怒的中國百姓的報復和清算;他甚至認為對方會像日本侵略者過去所做的那樣,虐殺兒童,玷污日本婦女。
為此,中野良朋趕緊吩咐幾名團員開著卡車,從武器庫里取來槍支彈藥。哪知卡車在返回途中遭遇了中國農民,除一人僥幸逃脫外,其他人全部被憤怒的民眾生生打死。
事實上,即便到了這種關頭,善良的中國百姓也沒有落井下石的打算,只想搶一些武器,確保在遭遇窮途末路的敵寇時能夠自保。然而,中野良朋在得到報信后,誤認為那群中國農民就是沖著報復來的。
過去,這伙開拓團沒少做燒殺劫掠的勾當,眼下武器已落入對方手里,中野良朋擔心遭到中國人同樣手段的報復;他尤其害怕開拓團中的婦女慘遭蹂躪,與其如此,不如干脆先一步“效忠天皇”。
于是,他下令團員用僅剩的幾支槍,逼迫婦女兒童走進一間房屋內,隨后鎖死房門,用茅草引燃大火。有不愿赴死的婦女和兒童試圖逃跑,卻都被團員開槍或是用刀捅死。好在那群中國農民及時趕來,最終救下了一小部分幸存的日本婦女和兒童。
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兇殘行徑遠不止如此,只要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可以極盡手段地將同胞消滅。
太平洋戰場上,每一場戰斗后,日軍指揮官都會派人趁夜去給失去行動能力的傷員補槍,確保他們不會向美軍透露軍事情報;即便是救回來的傷號,倘若傷勢過重,本著“節約醫療物資”的目的,軍醫會給這些傷員打空氣針。
而在關東軍崩潰的過程中,有不少部隊在最后關頭組建起敢死隊,用肉身短暫拖緩蘇軍的進攻步伐,其目的竟然僅僅是爭取時間把士兵的家眷都集中起來,用機槍全部處決,以此“效忠天皇”,免遭蘇軍玷污。
對此,大多日軍官兵竟表示支持,被挑中向親人開槍的士兵,還會倍感榮幸。
值得一提的是,蘇軍從日軍手中接管了中國滿洲地區后,被丟棄的日僑開始將希望放在蘇聯人身上。他們大量聚集在公路、鐵路沿線,強行攔住蘇軍車輛。哪知蘇軍更不客氣:在開槍警示無果后,蘇軍直接開著坦克從人群中碾過,據說拖出來的血印足有數公里長!
根據一些資料:二戰末期,共有約17萬日本僑民死在了滿洲地區,后來還是在美國的幫助下,從1945年11月開始,中國方面才將1051047名日僑陸續遣送回國。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軍國主義分子的丑惡嘴臉,而為虎作倀者也很難落得好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